年轻人更容易产生年龄焦虑是因为他们正处在人生转型期,面临着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转变,同时社会对他们的期望也更高。此外,年轻人常常感到迷茫和不确定性,尤其是在职业、婚恋等方面,这些不确定性会加剧他们的焦虑感。
年龄焦虑在社会学中有两个概念:生理年龄和社会年龄。生理年龄是指个人的实际年龄,而社会年龄是指社会对不同年龄段的行为和角色的期望。人们焦虑的往往不是生理年龄,而是社会年龄,即他们是否在某个年龄段完成了社会期望的任务,如结婚、生子、职业发展等。
20岁开始有年龄焦虑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刚刚进入社会,面临着身份转变和职业选择的压力。他们发现自己不再是社会中最年轻的一批人,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时社会对他们的期望也逐渐增加,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焦虑感的产生。
读博并不一定有助于缓解年龄焦虑,反而可能增加焦虑感。读博意味着更窄的专业领域和更长的学习时间,就业面也会变得更窄。如果读博的动机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不是出于对学术的热爱,那么这种选择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焦虑和压力。
生娃之后的年龄焦虑可以通过合理规划来缓解。建议在父母或公婆还能帮忙照顾孩子时尽早生育,这样可以减轻照顾孩子的负担。此外,保持积极的心态,接受生活中的变化,并与家人共同分担责任,也能有效缓解焦虑。
30岁以后的人更容易感到身体上的焦虑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开始感受到身体机能的下滑,如新陈代谢变慢、熬夜能力下降等。此外,30岁以后的人往往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和家庭责任,这些都会加剧对身体健康的担忧。
40岁以后的经济压力焦虑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调整职业路径来缓解。建议在40岁左右重新评估自己的职业发展,考虑是否需要换工作或增加收入来源。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接受生活中的挑战,并与家人共同应对经济压力,也能有效缓解焦虑。
50岁以后的人不再有年龄焦虑是因为他们已经经历了人生中的许多重要阶段,如职业、婚姻、生育等,心态更加成熟和稳定。此外,50岁以后的人往往更加关注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而不是外部的社会期望,因此焦虑感会大大减少。
2025年的第一期播客,祝大家新年快乐。
新的一年开始,我也即将步入50了,借着这个机会,商老师就提议我们一起聊一聊“年龄焦虑”的问题:快50岁的我,有年龄焦虑吗?商老师呢?
我们也征集到了一些年龄焦虑的问题:要不要读博?还要不要继续考公、教师?要不要结婚生子?生完孩子之后很焦虑怎么办?人生的意义变少了、不快乐,怎么办?
我们也会聊聊在社会学上,我们怎么看“年龄焦虑”?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年龄焦虑”?
你也可以分享你的经历。
【本期内容】
02:16 为什么要聊年龄焦虑?我们有年龄焦虑吗?
07:26 年轻人在“年龄焦虑”什么?
17:37 聊聊社会学里的“年龄焦虑”
19:21“年龄焦虑”一般从20岁开始?
28:01 关于要不要读博的焦虑
34:35 关于择业的焦虑
38:07 再聊聊读博的焦虑
40:14 要不要生孩子的焦虑
45:54 关于恋爱、结婚的焦虑
50:16 博士延迟毕业的焦虑
52:57 考公、教师的焦虑
56:39 人生的意义变少,不快乐的焦虑?
01:03:17 生娃之后的焦虑
01:07:42 40岁的焦虑:经济压力、精力不充沛⋯
01:14:24 总结各个年龄段的焦虑
01:20:38 如何面对年龄焦虑?
01:28:12 最后的总结
【One More Thing】
· 我的增加了沟通彩蛋课的「社会学爱情思维课」,如果感兴趣,也可以: 搜索公众号“光之来处”去购买。
-另外,我的「沈奕斐家庭教育课」已经上线,这不只是一门关于父母和孩子的家庭教育课,更是一门自我成长和爱的课程。如果你感兴趣,请搜索公众号「光之来处」。
-如果你对「在2021年聊性别」感兴趣,你可以: 在「小宇宙首页搜索」和「沈奕斐的播客主页」看到这个付费播客的购买入口, 我们也把「提纲」放在「购买页面」上了,你可以去详细看看和试听。
出品:光之来处
策划:商建刚 格林
设计:马晓羽
剪辑:达达
合作请联系:frankyzp(添加请注明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