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44. 我们距离真正的元宇宙,还需要一些时间

44. 我们距离真正的元宇宙,还需要一些时间

2024/7/12
logo of podcast 合以见得

合以见得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汪丛青
Topics
汪丛青先生在本次分享中,从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这一现状出发,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与元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潜在风险。他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速度远超预期,每年进步十倍,这得益于大量的投资和人才涌入。他指出,元宇宙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人工智能技术紧密关联,人工智能是元宇宙实现的关键技术。他同时分析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几种误解,例如认为人工智能只是工具、发展已到瓶颈、会消灭人类等,并逐一进行了反驳。他认为,未来人机交互将更加自然,使用肢体语言和语音等方式,而XR设备的体积和重量将大幅减小,未来将更加轻便易用。他还强调,元宇宙是3D互联网,不应该依赖广告模式,普遍基本收入(UBI)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是应对AI时代失业问题的必要措施。他预测,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出现并非科幻,可能很快就会实现,并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例如提高生产力、改善健康状况等。但他同时指出,AI也存在风险,例如AI控制人类、AI目标错位、失业和恶意使用等。他建议,应对AI发展,应采取积极的策略,而非简单地禁止或放任,并强调全球合作的重要性。他认为,AI的风险并非随着其发展而线性增长,可能存在一个风险降低的阶段,并呼吁大家要将目光放长远,积极应对挑战,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针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失业问题,汪丛青先生认为,生产力提高将导致工作时间减少,未来可能实现零工作,但同时也强调了技术变革将导致就业结构快速变化,需要提供失业人员的再培训机会,并建立普遍基本收入(UBI)和普遍基本服务(UBS)体系。他建议,工作不应仅仅是为了赚钱,更应该追求个人使命感,并指出幸福感取决于多种因素,不仅仅是收入。他还分析了AI可能带来的其他风险,例如制造虚假信息、人们沉迷于AI伴侣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例如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公众辨别能力、加强监管等。最后,他总结道,AI是工具,也是我们的孩子,它将把我们的基因、知识、智慧和历史传承下去,并带到更远的未来。

Deep Dive

Chapters
本章节探讨了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对未来的影响。AI 技术发展速度之快超乎想象,其应用也日益广泛。本章节也探讨了 AI 的潜在风险和机遇。
  • AI 技术发展速度在近几年显著提升,每年翻十倍
  • AI 应用日益广泛,涵盖绘图、写歌、视频制作、编程等领域
  • AI 的发展可能带来失业问题
  • AGI(通用人工智能)可能在未来几年出现

Shownotes Transcript

电影《黑客帝国》中,人类生活在一片被机器统治的虚拟现实世界,而这一科幻设定也预言了「元宇宙」的到来。然而,当下「元宇宙」在爆红后迅速遇冷,如昙花一现,紧接着「人工智能」快速崛起,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一时风头无两,当绘图、写歌、视频制作、编程、预测蛋白质结构等各种眼花缭乱的AI大模型应用此起彼伏地出现,「元宇宙」再次进入主流视野。 

真正的元宇宙是一个怎样世界?AI算法是否有极限?我们应当如何预防AI的潜在风险?AI将取代哪些工作?新的职业机会在哪里?虚拟现实到来之际,我们又将如何找到自我? 

本期节目,我们从当下AI趋势出发,回溯AI技术如何实现飞速进步,利弊何在;我们对AI的认识,又存在哪些误区;当AI赋能元宇宙,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这究竟是一场令人兴奋的革命,还是文明潜在的危机?

本节目由中欧EMB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版权所有。

你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豆瓣)、中欧EMBA视频号订阅收听。

-本期主播-

汪丛青(Alvin Wang Graylin)

HTC企业发展全球副总裁

Our Next Reality: How the AI-powered Metaverse Will Reshape the World合著者

点此阅读:https://ournextreality.com/

 

图片来源:amazon.com

-时间轴-

02:47 AI的变革,比想象之中更为迅速

06:23 人与设备的交互,趋向自然逼真

08:22 被视为3D互联网的元宇宙,尚在概念之中

10:32 AIGC还不是AI的究极形态

12:26 人类大脑十万年未变,芯片计算逐年成倍增长

15:07 当每个国家拥有自己的AI,后果是什么?

17:22 应对AI:自我保护性禁止还是全方位利用?

19:15 AI威胁社会理论之真真假假

21:40 未来被AI替代的劳动力,通过AI寻求新解法

27:09 理解AI之后,面对它的风险时至少不再慌张

33:37 我们的基因、知识、智慧,由AI传向未来世代

38:10 了解新技术:「为什么」比「怎么做」更重要

-入听友群-

  1. 扫描下方二维码

  2. 微信关注「中欧EMBA」,发送「听友群」,获取入群二维码

期待与你交流!

-延伸阅读-

AI首先替代的不是蓝领白领工作 I 2024新趋势之三)

Sora来了,人类角色和游戏规则被改变了吗?)

微软中国CTO韦青:滑向冰球即将到达的地方)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中欧EMBA(CEIBSE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