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由未来 15 管理局独家出品的丢丢科幻电波丢丢丢丢丢丢我们在之前的节目里边就跟大家预告过, 5 月 我们推出了两套非常精彩的科幻选集,一套是由詹姆斯感恩主编的科幻之路,还有一套是我们和 7 年文摘合作的科幻剧院系列中篇选。
之前我们就说过会专门出两期节目跟大家聊一聊这两套书,今天就是一期填坑的节目。
嗯,我们要来聊一聊科幻剧院这套书。
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小静,跟我一起聊中篇的有悠悠。
大家好,还有 Anita。
大家好,我是 Anita, 还有塔可。
大家好!
我是塔克 Taco Taco 科幻剧院这套书我们最开始策划的时候就想象的是每一个故事前面都会有一张张观众的脸,我们希望大家是带着一种沉浸式的,嗯,仿佛是在看一个短片的那种感觉,阅读完整个故事的,这也是我们选片的一个标准。
我们的合作方青年文摘杂志社可以说是一个国民级的青年期刊了。
看是对。
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青年文摘这个老牌的杂志,实际上一直都对科幻是有兴趣的。
青年文摘杂志上刊登过很多优秀的科幻作品,所以跟他们一起合作也是一个非常舒适,非常顺理成章的一个过程。
嗯,今年推出的科幻剧院中篇系列,实际上已经是这套系列的第二集了。
第一集是有两本,是叫未然的历史和未来往事,第二二级呢,就从两本变成了三本,他们的标题分别是此处有龙、最后的鸟鸣和亲吻人类。
就是两本变成三本,这件事情,其实就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嗯,其实在中文科幻圈,中篇的价值之前是没有被完全地挖掘出来的。
但是我们看到很多流明清史的科幻电影,它都是由中篇改编而来的,比如说像降临少数派报告,还有银翼杀手,嗯,还有我们熟悉的流浪地球。
主编了科幻之路这套书的美国科幻学家作者、科幻大师詹姆斯感恩说过科幻的最佳长度就是中篇,既可以让读者体验惊心动魄的故事,又能够展现细致生动的虚构世界,而又不会非常的拖沓累赘。
我们看包括新品奖在内的这种科幻奖项,它短篇、中篇、长篇的入围作品的数量就可以发现,写中篇的人实际上是非常非常的少的。
因为短篇它就阅读门槛低嘛,就更容易传播。
像很多的杂志,它在转载的时候,可能也会更倾向于选择几千字的这样的短片,而长篇的话,就可能更容易出版,也更容易被大家记住,畅销获奖。
所以好像中篇的写作就变成了一个既不划算又特别难的一个事情。
我们就希望能够用这套书去弥补中篇发表的一个空缺。
我们也非常高兴地看到,就是第一套书做出来了之后,我们接受到的中篇的投稿确确实实有变多,反映到第二集上面,就是两本变成了三本。
对,这就算一个超级华丽的全面升级了。
这个第二季三本书还有一特点,就是本土科幻更多了,基本上整个阵容就是用本土科幻来演绎中国的古典文化,就是我们有了乡土科幻,民国科幻、宋代科幻等等等等。
待会我们会详细地展开给大家讲一讲。
没错,第二集这三本 18 篇作品,全部都是中国作家创作的,而且他们很多都是呃关于中国古典文化的。
嗯,大家可以去读一读。
后面我们也会详细跟大家介绍他们是怎么把中国古典文化融入这个科幻的故事了。
嗯,在进入小说之前,还有一点一定要夸一下,就是第二集科幻剧院的这个书的封面真的非常非常的漂亮哎!
对,我们选了一个极致的科幻色系,这些色系是什么呢?
首先是一 v a 粉丝最喜欢的紫绿,然后还有一个芭比粉色。
那个芭比粉上面就是一条非常漂亮的龙。
嗯,烫金工艺。
而且整个是硬皮包装的,那个书真的是拿在手里看在眼里就是一种享受。
对,其实我们就是之所以会选择这种不走寻常路的配色,一开始就是也也抱着一种想要打破科幻的刻板偏前的这样的一种心态。
因为大家可能一说科幻,你可能脑子里边立刻就会浮现出蓝色黑色,然后满天的都是星星,但其实科幻它应该是一种五颜六色的题材。
其实其实在做第一套书的时候,青年文摘的编辑们就说过,希望这套书它呈现出来的不是刻板印象里的那种科幻。
所以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第一套书的两个封面,实际上也是很精美,不太一样的那种感觉,但是它的整个的那个色系还是黑色的,哈哈,就可能他们第一次做这种科幻的这种图书还是不够大胆,但到第二次的时候,大家的胆子就大了起来,放飞了。
那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故事的环节,请主播们跟大家讲一讲我们各自最喜欢的这三套书里的故事。
在三本 18 篇故事里面,我整个阅读体验下来,个人在我心中 top one 的,也就是我等会将要跟大家重磅推荐的一篇,叫做黑色不是一种颜色。
嗯,我个人非常喜爱这部作品,在我眼里,如果用电影去比喻它,我认为它就是一个中国导演的加长加精版骑马蓝,所以喜欢骑马蓝的朋友们,你们有福了,等会我们会具体地聊一聊这一篇。
另一部在我心里跟知名科幻电影交相辉映的作品就叫做岁月流。
在我心里呢,它就更像是一个本土版的,掺杂了我们中国人本身的一些情节和文化的信条。
它也是关于宿命论、人有没有自由意志这两个主题展开的一个故事。
我接下来也会跟大家详细介绍。
哇妮她说的这两篇我也非常的喜欢,因为整套书有 18 篇故事,所以时间有限,我们就每个人挑选了两篇小说来跟大家分享我们没有提到的小说,并不是我们不喜欢,哈哈哈。
我挑选的两篇是两个非常优秀的女科幻作家的作品,一篇是周温的解控人生的少女,还有一篇是李夏的长安饕餮馆,以他们的故事也都非常的精彩。
嗯,到后面再跟大家详细地分享。
安妮塔说那两篇我也很喜欢。
另外我想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延伸与亡灵少女,还有一篇是人生历险记。
这两篇呢,是我觉得它的故事性都非常好的两篇。
那我作为一个非著名历史爱好者,我就挑选了两篇我喜欢的历史背景的科幻给大家分享。
一篇是谭雀写的豆疤豆饼与豆丁。
还有另外一篇重磅推荐,就是蔡建峰写的此处有龙。
这也是我们这一次啊一套三册书其中一册的名字。
那就先讲第一个故事吧。
蔡元峰的此处有龙。
他这两年其实写了很多根植在中国本土背景下的志怪题材的小说,那这一篇其实也是这样的性质。
呃,他大致上这个故事讲的是在上世纪 1934 年, 中国正面临着这个外忧内患的情况。
主人公他去东北奉天去调查一个龙的谜团,据说有龙坠落在了这个地方。
呃,这个村庄呢,它充满了各种非常奇怪的,不可名状的乃至邪恶的传言。
就据说这些村民他们什么也不做,整天就是去跳一种祭祀性的舞蹈,而且去过的外人都会发疯,陷入这种散职清零的状态。
呃,后来这个村子就莫名的被迷雾给笼罩,找不到进去的路了。
呃,主人公他就是在这个地方的不远处,看见了一条坠落的龙的尸体,还有龙的腐肉跟白骨啊。
8 年过去之后呢,他又因为一些别的事情来这里重游故地,发现这里建起了一座龙骨做的祠堂。
这个祠堂壁画呢,它还描摹着一些怪诞的龙的历史。
有一群村民跪坐在这里,他们处于一种安享的婴儿般的昏迷当中。
我特别想给大家念一小段原文,因为蔡建峰的文笔实在是太好了,他是这么写的我熟知这股气味,不仅是因为他附着在祠堂的白色斗拱和飞檐之上,更是因为它也从记忆深处最隐秘的角落飘来。
两两印证。
我发现这气味正与 1934 年 的味道相似。
显然,它暗示了宇宙间的某种奥秘。
这秘密发生在某种奇异圣物和本村村民之间。
也许它来自遥远的地方,天外的群星,甚至在那被人遗忘的久远的日子里,它一度作为一种神圣的存在被人膜拜着,如今他在这里接受观礼。
嗯,我觉得蔡建峰他非常擅长这样一种离奇的魔幻现实主义的氛围感塑造,就是你会被他的描写紧紧吸住,然后你糊里糊涂的,恍恍惚惚的跟着主人公继续他这种调散之旅。
在我读这一个短篇故事的时候,我的感受就像玩一个第一人称的克苏鲁神秘学,再加上一些民国背景的一个探险游戏。
嗯,是这样,因为蔡建峰老师这个像刚刚悠悠说的,文笔非常好,它的通感的技巧会让你沉浸到这个氛围当中。
嗯,你能看到和感受到这个主人公经历的一切。
所以如果对科斯鲁感兴趣,或者对神秘学感兴趣,甚至如果你很喜欢关于古董的一些传奇故事的话,你都可以来阅读这一篇,相信你可以收获很好的阅读体验。
对蔡元丰,他这一篇小说让人很着迷的一点是,他使用各种各样的隐喻和模糊的语义。
因此,这个故事它其实有很多可以解读的方式,就是主人公他到底经历了些什么,乃至于龙到底是什么。
你相不相信文中角色的解释?
你可以凭自己的理解。
我所强烈感到的一点就是他试图传递一种和空虚的斗争。
人们试图滑向虚无,通常是因为不堪忍受那种无意义的苦难。
但是你会发现虚无主义并不能给人平静。
我觉得他把面对虚无的恐惧描写得非常精准,而且难能可贵的是,最后这个故事他本身没有画像虚无主人公,他发出了一个灵魂的质疑,说我们是有救的嘛。
啊,那一个一直在斗争的人,他就坚定地说是有救的,麻木的人有朝一日会苏醒。
这个人是为了世界上所有在遭受苦难的人而斗争着的。
我在最初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说他叫此处有龙,而这本书是一个科幻选集,所以这个题目一下子就让我有一种拉扯感,因为龙就是祥瑞嘛,它是传说,它是古典文化中被认为是神秘,是神话性的那一部分,它跟科幻,或者说跟科学,我觉得是天然上关系不大的,所以我就抱着很大的好奇心去看这个故事。
但是就像刚刚悠悠说的,它最后其实会落到一个很坚实的基点。
那你要这么说的话,就还有一篇,也是以这种神话的东西作为标题的,就是底下的长安饕餮馆。
小庆说到底下,他整个人开始雀跃起来了,因为小庆是一个李夏忠实粉丝。
对,我非常喜欢李夏的作品。
李夏创作的有一个长安系列,所有的故事都是以一个想象中的长安为背景的,这篇也是其中的一篇。
那为什么叫饕餮馆呢?
就是在这个虚拟的长安城里,有一个神秘的酒楼,它就叫饕餮馆。
这个老板娘叫惠娘,它是来自混沌大荒世界的一只饕餮,套着这个人盒来做生意,它会烹制精致的美食给人吃,借机偷吃人的欲望。
就这个饕餮,它实际上不是吃人吃的这些东西,而是靠吃人的欲望为生的。
但是慧娘呢,就觉得这个人的这种原生的这种欲望太难吃了,而且就是老是吃不饱,所以她就剥下了一些她觉得好吃的欲望的种子,然后慢慢饲养。
为了让自己吃饱,慧娘的秘密就被号称长安第一偷客的张信发现了,但是张晋没有告发他,而是决定与惠娘合作,各取所需。
张晋帮惠娘吃饱,慧娘则要把饕餮的神力借给张信,让他能够穿越时间去见他已故的娘。
张信就总觉得是自己拖累了自己母亲的人生,他希望尝一尝母亲亲手做的菜,也希望告诉母亲去过自己自由的人生。
这篇故事,实际上它里边也有这种对抗人生虚无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点,或者说两个点,一个是美食,一个是爱。
里边有一句话,我觉得是以下写这一篇小说的核心的一个想要表达的一个意义,他就说不能与爱的人共享的话,世间的繁华就没有意义。
就这个张信和这个作为饕餮的惠娘之间,他到后面还有一些隐隐的情愫在,看的人非常的感动,但是如果你看过一两篇李夏的话,你就会知道李夏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作家。
这中间有一个情节,这个张信就一直在挑剔饕餮管理的吃食,他就觉得每一道菜都很难吃,都是只有一个华丽的皮囊,里边的东西实际上调味非常的差。
惠娘说老娘在未来世界待过不少日子,是见过大世面的,哈哈哈。
然后张信就眉头一皱,说未来世界?
你还去过未来世界,那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惠阳就说不怎么样,满大街都是预制菜,各色化学品加防腐剂,哈哈,放一个月都不搜不坏。
我这暴脾气,忍不了就搬去更远一点的未来。
发现又开始吃什么营养泥了,胃如嚼蜡,吃一口一天都不饿,搞不清未来人整天瞎忙些什么,一个个病殃殃的,烦心事特别多,都没时间坐下来好好吃顿饭。
看这一段我真是爆笑啊,因为确实现在叫来的外卖,里边的那个预制的味道是越来越浓厚了。
嗯,包含了作者对于当下一些食物的怨念。
我在看长安饕餮馆这一片时候,因为我本身就是西安人,我感觉我看的是一个特别热闹的长安,它整个场景,整个故事的节奏都是很快很密集很热闹的,跟刚刚悠悠介绍的那一篇此处有龙不一样,那个是幽暗的,神秘的,安静的,甚至有点恐怖的,这个是锣鼓喧天的那种感受,就好像我,我在逛大唐不夜城,如果有西安的朋友就会知道我在说什么。
他会娘这个角色也处理得特别的好,就这只画成女性角色的这样的一个大饕餮,就是一个非常泼辣的一个形象。
哈哈哈,嗯,我就想说,我看到慧娘就想到一些古装港片里面的那种场面,就有点像张曼玉出来的那种感觉。
对对对,还有一个故事呢,也非常有影视画面感,是翻空老师写的延伸与亡灵少女,这个故事讲了一个殡葬少女追陶诗的故事。
哈哈哈。
已经在笑了。
就这个故事,它是关于赛博格的,但是它的赛博格令我打开了眼界。
哈哈哈。
故事里面对未来殡葬的想象非常的吸引我。
在作者设想的这个未来里面,因为人已经是一体化的嘛,所以他在送进火化路之前需要先把一体的部分摘除。
作者对殡仪馆的日常写得也非常的细致,对里面的工作人员描写也非常的生动。
他让我想到了一部日剧,叫做非自然死亡。
这里面最有趣的是关于异体的设定。
这个异体呢,作者将它定义为延伸异体,这种异体有它特殊的生长方式,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是根据人的欲念自发地长出超能力的人体组织,而且这种组织还带有某种信息传递的功能。
呃,想要拥有这种延伸议题的话,你得首先你得办会员,因为他们这个公司是会员制的公司,有基站,基站就像一个星号塔,像一个大蘑菇一样散发一种叫做延伸素的物质。
这种延伸素会员接收到了呢,就会有反应,你是无法指定长出一个什么样的理想的器官来,而它是要根据你内心的欲望而催生出来一个超能力的器官。
这里面主角的延伸一体是他的体液,这种体液可以帮他做手术,做解剖,是可以帮助它完美地完成将人类一体的部分与它原生的躯体分割开来的这么一个任务,来满足殡仪馆工作的一个要求。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拥有这样的一体化,就是到死了的时候,它就会比较麻烦。
就它这种高科技一体器官,它有点像 AI, 就是人死了之后,他还有他要完成的任务,这些任务是这些一体生长出来的时候,那个人类想要完成的。
于是我们就会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就是赛伯格的一体部分是否承担人性?
哇,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就是有些人他虽然死已经死了,但是技术把它给复活了,仿佛它从来没有死去,你就会觉得这种生死的界限已经模糊掉了。
对对对!
就是这样一个意思。
就像我以前看过的一些赛博格的作品,它会讨论就是人老是换零件,人还是不是人,人何以为人?
嗯,而作者他是透过了一个死亡仪式的。
这样的故事带来了一个新的角度。
就你想知道一个新的生死观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吗?
那你请看这篇小说。
这个职业我们其实很少能够在科幻小说里看到,就是这种新技术它带来的矛盾冲突,必定有一个与之匹配的旧职业的应对的方法。
殡葬业在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我觉得也是这个小说它具有想象力的一个表现。
殡葬是一个非常独特又有趣的选题,而且这个故事的情节也非常的引人入胜,真的可以说是一个悬念接着一个悬念,我觉得它很好地融会了城市怪谈、鬼故事、僵尸、吸血鬼、超能人、职场、校园罪案、科幻以及少女成长各种类型的故事。
趣味啊哈哈哈,你你这贯口说得太好了。
大家知道吗?
刚才塔克他在说这一串贯口的时候,他一边在挥舞拳头。
哈哈哈!
对这个故事的氛围非常好哎,推荐大家看一对。
虽然它是涉及殡葬,但是其实不是一个非常沉重的啊,就已死人了这这样的一种态度,实际上还他还是带着一种很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这件事情。
嗯,这篇小说的作者翻空是一个资深编剧。
嗯,所以你读这篇小说的时候,你会感觉特别有画面感。
就像刚才悠悠和塔可提到的,科技的发展总是会带来一些新的伦理问题。
嗯,收录在亲吻人类里的延伸与亡灵少女,她探讨的是科技发展会给殡葬业带来什么样的新的伦理问题。
同样收录在亲吻人类这本书里的周温创作的解控人生的少女,她就探讨了另一种我们可能更熟悉的伦理文体,就是关于 APP 的成瘾。
这篇小说去年获得了华语科幻星云奖中篇金奖,今年周恩又以诗中的语言蝉联了这个奖项。
嗯,诗中的语言收录在我们另外一本非常精彩的选集造访星辰里。
这篇小说是以双视角写成的。
女主姜冉来自中国北方,她是一个互联网大厂的产品经理,负责一款叫林峰的 APP。
另一个女主希思罗则成长于南亚一个小岛上,这个小岛国被称为无瘾之国,因为这个国家可以说是互联网文化的荒地,而且不光是互联网,任何成瘾性的东西,比如说像烟草、咖啡、游戏,都没有办法在这里站住脚。
这个国家的人,他是天生就是没有这个上瘾的体制的。
而姜冉,他就是天生有上瘾体质的,这样的一种人,他成长的过程中,曾经因为沉迷游戏被送去网瘾学校。
而希思罗所在的无瘾之国的国民,他们都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情绪,自控能力非常的强。
这两个人在大学的时候相遇,成为了室友。
大学毕业之后,女主去了互联网公司工作,她为了去无隐之国推广凌风 APP, 再次见到了希斯罗。
这款 APP, 它的设计就非常非常的精妙,它的上瘾性非常强,即使是无瘾之国的居民,也是纷纷对这个 APP 上瘾,整天都在低头看手机,而且最可怕的是,这种上瘾引发了他们的躯体性疾病,他们会突然休克甚至死亡。
江冉就和希斯罗一起试图想要去尝试拯救无隐之国的居民,那他们有没有成功呢?
就请大家自己去读一读吧。
我对于这一篇故事最大的感受是,大家一定会对里面这个自律之国他们的理念非常熟悉,因为这个就是咱们每个人高中或者初中必修的一部分。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想法,在历史上他的理论里面,他说吃饭是天理,而痴撑是人欲。
我们可以把同样的规律应用到对于这个无隐之国的理解里面。
在他们的理念中,认为自持是人类最强大的能力,就像呃,某个知名运动软件的 LOGO 一样,自律使我自由,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他觉得你对一个东西生理上需要,它是你可以取用的,但是你不能过度依赖它。
另一个方面,反过来到姜冉的故事里,也是我认为作者想要探讨的现代人生活的一个点在于我们的欲望因为被满足得太快了,太及时了,就是我们现在的种种设备,包括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便利,都非常的能够在第一时间满足我们的欲望。
想要什么你就可以下单,会送到家门口,想吃什么你就点外卖,一个小时之内就会给你送到。
但是这样越来越快地满足欲望的节奏,就会导致我们欲壑难填。
我在读这篇作品的时候,能感受到作者他其实是夹杂着对于我们现在生活的一个思考和逻辑在的。
周温先是从姜冉的视角看希斯罗的时候,他就想要说一个完全不会上瘾的人,那他的生活一定是在某种意义上很自由的,但其实上瘾也是一种着迷,只有非常着迷于一个事情,你可能才会能够专精地去把他给做得更好。
但是对于希斯罗来说,他不上瘾的同时,他也没有喜欢。
中间有一个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个情节,就是姜冉跟他说,你可以去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希特勒就愣住了。
希特勒说喜欢是什么呢?
对于人类来讲,这东西可能是一个非常微妙的一个平衡,我们完全过一种很自律、很平静的生活的话,我们可能也没有办法拥有现在这样繁盛的文明,非常发展的科技。
但这是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沉迷于我们的手机,沉迷于各种各样的游戏的话,我们可能也会荒废掉很多的时光。
所以我就陷入了深深的反思,因为我本人是一个怎么说我相信激情是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我认为是人的一时兴起,或者说某种特别强烈的欲望,才会拖拽着我们去完成一个比较大的成就,或者说找到我们人生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去才能够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但是在周文描写的这个国度里面,它是刚好反过来的。
它里面有一段是写江染来到无瘾之国之后,感受到了这种文化冲击。
我觉得这一段对于我们这种每天都在对着电脑工作,然后闲暇时间也都在玩手机的人来说,可能也确实是能够感受到那种冲击力。
姜冉说他来到这个国家以后,他看到大家都在晒太阳,感觉走得也非常的慢,就觉得这里一定是非常落后的,他们是需要他这个现代人的拯救的。
但是他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就发现其实这个无隐之国的人,他是在过完全不同的一种人生,他们没有手机,没有咖啡,没有消费主义,也没有会不断刺激他们情绪的短视频,也没有刺激多巴胺的电子游戏。
于是你的一天的时间就显得很多,好像你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它时时刻刻都清醒而明朗,理智和感情从来都不会打架。
姜冉就意识到,无影之国根本就不是世界上很多人想的那样,不够文明,不够发达,还没有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荒漠并不等于文明的荒漠,我觉得这句话它写得特别的好。
我我也非常喜欢周恩的这一篇,因为我以前也是某 APP 的产品经理,对大家讲的那个故事就有一些很熟悉的地方,让我就觉得他写得太好了,他能把那些女生很独特的那种情感情绪,跟他对整个大千世界的观察和深刻的理解,都封装在一个故事里面喔我真的觉得,哇塞,我之前的班真是白上了哈哈哈。
还来得及还来得及,他可立刻拿起笔哈哈哈。
如果说皱瘟的解控人生的少女谈论的说人的欲望,包括你的这种无止境的欲望,是不是应该一直被满足,你如何克制她的话题的话,我接下来想要推荐的这一篇,她会把人的欲望或者说意志推到一个更大的层面,就是刘天一的岁月流这一篇作品,这篇作品被收录在最后的鸟鸣这一步选集中。
在这一篇作品当中呢,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它的书写形式,它没有采用传统的小说的书写模式,它用的是日记的方法,是一个第一人称视角,从它去执行这一次任务,然后穿插着对现在的记录和对过去的回忆,整个组织起来的这么一个人生故事。
而故事的主人公呢,也就是我,因为小的时候一场意外,我打碎了一面镜子,而这个镜子似乎有一种奇特的能力,它的碎片进入我的眼睛之后,我的一边眼睛就可以看到短暂的未来了,而这个未来片段是跟现在息息相关的,或者说我能看到现在的因和未来的果,我能看到未来的果,从而倒推出现在的因。
而在我拥有这种能力之后,我经历了漫长的这种青春期和艰难的成长过程。
因为从小家庭遭受了很多变故,我也有点怎么说,桀骜不驯,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
嗯,所以花了很长时间才让生活重回正轨,而且我决定要子承父业,或者说继承我爷爷的这种心愿,然后走上空间站,去继续中国的太空探索事业。
但是就横遭意外,有一种名叫连晶的物质的爆炸,对整个空间站的建设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而我们发现这个连晶这种物质本身,它是含有一种特殊的能量的,这种能量就是会让因果导错。
就比如说如果天上落下了一个陨石,是这个陨石先落在地上,然后我们才能知道这个地上的陨石坑是什么样的,有多大,在哪里。
因为这个陨石坑是这个陨石的果,这个陨石是因。
但是在发生异常的世界里面,是我们先看到了这个陨石坑,第二天这个陨石才会如约降临到这个陨石坑里面。
在这样导错的环境下,我们自然而然就会去思考一个问题,有这样的大灾难要发生,我们是否能够阻止它?
嗯,所以主人公的多个任务也经过了多重的努力,他也经历了很多生离死别,亲友的离开,他意识到其实这是无法阻止的。
这个听起来似乎会有一些因果论或者宿命论的悲观情绪在,但我个人非常欣赏,也格外喜欢这篇作品的原因就是这个作者,到最后他让语调落在了一个昂扬而积极的落脚点上,就很像这个我已经好像反复提到就是飘的结尾,我觉得斯加利奥哈拉的这句话万古长青,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嗯,他最后还是带着对未来的希冀和这种信心。
这个作者在最后说我大概总结一下意思就是,虽然俗语都说我们也都知道人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两次,因为河水一直在流逝嘛,但是我可以双脚站立在里面,我可以一脚在现在,然后一脚在区别于现在的另一个时空基点,我还可以在岁月的这条河上钓鱼。
非常让我感动的一个情节就是这个作者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会给蔚来提问,因为他已经知道了这个英国导错的事情嘛,他就试图给蔚来的自己留下讯息,他会留下问题,然后期待未来的自己看到这个问题之后,给自己留下解答。
他也确实收到了回答,但是这个回答是不是由他自己写下的呢?
呃,这个悬念就交给读到这本书的朋友去看。
他在最后留下的问题是说,这个世界上有自由意志吗?
或者说自由意志真的存在吗?
他得到的回答是有,相信你自己。
这也是我认为这个作者想要传递给所有读者的一个讯息,就是虽然很多事情看起来像是命中注定,像是难以遏制的一种灾祸或者厄运,但是不要放弃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只要你还在这一条轨迹上继续生活着,你会找到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你可以做出一件事而让你的生活发出改变。
我觉得这种乐观的心态是我读完这篇故事里面对我震动最大的部分。
在刚刚最开始的时候,我也说这篇故事让我想起信条这个电影,信条它的设定跟这个略有不同,它的设定是逆商嘛,所以其实跟这篇故事中连经这种物质还是有区别的,它给人的情感体验也是类似的。
甚至在读这一篇故事当中,虽然它是日记的题材,但你就会像看电影一样,因为作者写的很多场景和回忆都非常的栩栩如生,而第一人称的口吻又能很快的把我们带入到这个故事的世界里面,我们就会看到这个作者过往的经历,包括在未来的遇到的很多挑战,就像走马灯一样,总的来说是一个观影体验阅读体验都非常好的一篇作品,我会强烈推荐。
这篇作品里面像刚刚说的,在日记上给未来的自己提问也会让人会心一笑,因为科幻迷的话都会有一个对于这种跟未来对话的想象吧,就跟生活大爆炸里面每次我看到都会笑得很厉害的一个桥段,就是 Sheldon 他和 Lander 两个人签下了这个舍友的条约,其中一条就是如果我们未来发明了时间机器,我们必须要回到现在这个我们签下这个合同的时间点。
然后他们答应了之后就在原地倒数了 5 秒还是 10 秒钟,然后很失望说唉,好吧,看来我们还是没有发明时间机器。
那么接下来话锋一转,我给大家带来一个非常宏大的呃,具有时代意义的这样一篇作品,就是谭雀的豆疤豆饼与豆丁。
它是一个以清末明初为背景,在这样的大时代下救亡荼存的题材。
作为一个喜欢近代史的人,我做起来了,像这种历史科幻情多来一点。
这个故事就是把好几个主人公的命运给串联起来,其中有一位,他曾经留学德国去学习生物医学,研究出了克隆人类的方法,那归国之后,他就跟几个主人公合伙做起了克隆的生意。
第一个出资要定制克隆人的也是一个刘洋的人,他在巴黎看到了万国博览会,他就看到西洋人都是那些大炮战舰,只有咱大清啊,是拖着烟袋的萧雕女人,呃,这个主人公他就受了巨大的刺激,于是他制定了一个疯狂的计划,他要去制造一个权势滔天的贵族贝子爷的克隆体。
那这个克隆体下旨去拨银子给水师,去尚书皇帝展出奸臣,为此,他只需要这个克隆体活一天就足够。
甚至于他也想到了克隆人可以为大清快速地培养士兵,这个我们星战粉都瘦。
那至于克隆体本身是过着怎样一种痛苦而短命的日子,有没有人权呢?
那当然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他觉得杀一人而救千万人。
我最喜欢的其实是克隆人睁开眼睛认识自己个世界的那一段,就是它在主题上回归了咱们科幻的老祖宗弗兰肯斯坦,但是在行文上,它有一种五四运动特有的狂飙突进的味道。
我我可以给大家念一小段,原本它是以克隆人的这个 PUV 视角写的。
我现在一点也睡不着。
我大喊道生命的激情像火把,一瞬间噼里啪啦点燃了我。
今天是我活在世上的第一天。
我用力呼吸,微小的气泡顺着鼻腔往下涌,一股脑沉入肺中,又疏忽从肺泡中逃逸而出,钻入每根血管里,推动我的血液往大脑涌动,激起更深层的喜悦。
白天的一些话语开始呼啸,卷起狂暴的风浪,裹挟我的心脏,让他猛烈地跳跳跳!
我在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就是一种不仅是和主人公的生命所共振,而且是审美上的狂喜。
呃,在这里我要表达一个不算很主流的个人的偏好,就是我喜欢郭沫若的很多诗歌。
我尤其喜欢语文课本上那首天狗。
你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一个生命,它诞生在一个非常封闭的,它所不能理解的一团混沌里。
因此它感到急躁,这之后就依靠本能去飞奔狂叫,去如饥似渴地吞吃啃镊着眼里所见的一切事物。
那把这一切都撕碎吞咽下去之后,他还是感到无处发泄,于是再把自己给吃掉。
终于,他感到我便是我了。
对,我我知道。
其实郭沫若的诗歌很多人不太理解呃,她会觉得,尤其是这首诗,很浮夸。
但是呢,对于那会的中国人来说,就像什么 x 光啊,什么 energy 的总量啊这些词,它代表着一种最先进的,让人目瞪口呆,头晕目眩的新世界。
那天狗,它作为一篇刚开始摆脱文言走向白话的先行者,本身也是一种新生命的诞生。
大家知道五四运动,它为了解放人去追逐最激烈的,最张扬最自我呃,他要横扫和创造一切的那种表达。
像谭阙这个作品里,他用一个开眼看世界的克隆生命的视角,就给了我类似的审美感受,当然这个比较主观。
而且他这边小说他在语言上还有另一个特色,就是他的文白相间掺杂了很多互娱,虽然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发音,但是我听得懂一些,因为我外公是上海人,有一些我从他的嘴里听到过。
残缺的文笔也是非常好的,这个作者他也当过编剧,所以他也非常注重这种画面感的这种刻画。
嗯,而且他的故事的节奏把控得非常的好。
谭却最吸引我的一个点就是我觉得他每一个故事都是来自于一种好像是一种强烈的感受,对这个社会的一个感受,你能从他的小说里面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表达欲。
我觉得当一个作者有一件事情他非常想说,有一个故事他不说不可的时候,这个故事通常就会变成一个好故事。
嗯。
这个故事它是一个 PUV 的形式,就集合了几位主人公各自因为这位克隆体而彻底改变的命运,那最后毫无意外地走向了一个失控而混乱的悲剧。
我想介绍这一篇是出自亲吻人类作者房泽宇所写的人生历险记。
头一次看到这么诚心诚意关注阿紫海默的一个科幻小说,他用的是一种可以让一个人的意识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一种技术,一开始这个技术还只是一个娱乐服务用的。
呃,主角他就是一个小职员,他提供自己的躯体,然后让别人的意识附着在她的身上来体验一个不一样的感受。
这有点像萨满,就是一个被被上身的那,那种感觉就是她自己的意识同时也在,但他的意志不能控制他自己的身体,他只能作为一个观察者。
小说一开始这个主角易安接了一个让宠物狗上身的一个活。
就我刚开始看就觉得这个故事有一点无厘头诶,又感到了一种打工人的心酸,我发现我竟然就共情上去了。
就我很喜欢看这种用一些调侃啊自嘲的方式来给予辛酸的生活以一些喜剧色彩的故事。
而同时主人公易安,他又是一个冒险爱好者,他工作主要是想赚钱,然后去玩。
其实房泽宇老师也给我同样的感受,因为之前见过这个作者嘛,我就觉得这个小说的前面的风格就非常像他。
但我没想到,就是往后看的时候,这个故事就越发令我感动,就几乎要给我看哭了啊。
这个主人公易安其实是在阿尔兹海默病人的一个世界里面,经历了一场亦真亦假的冒险旅程,他甚至沉迷于阿兹海默之境,当他逐渐深入到病人世界的过程,当去的时候,他了解到这个人的光辉的过去,他所珍视的东西,他面临的困境。
整个这个故事让我对阿紫蛤蟆这个疾病有了一个很形象的切身体验的过程,作者带着他的幽默和乐观去关怀那些阿兹海默的病人,能体会到来自作者的一份真挚的想要陪伴和去帮助病人的一种心情,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做出与疾病斗争的这种努力。
作者将病人的世界描绘得非常的迷人,也让不幸的遭遇成为生命中鲜活的存在。
能够达成这种效果,是因为作者设计的这个科幻的基点本身很巧妙,因为人的意识可以依附在另一个人的身体上,而他们是共享无感的。
所以其实在主人公眼里,他是第一视角进入了这个阿尔兹海默症老人的五彩斑斓的世界,他的视觉在这个老人的眼中,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第一人称冒险游戏,他跟普通人看到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也是我觉得这个作者在去写阿尔兹海默症这个病本身和这些病人群体的时候,格外贴心的一点。
因为我们从外人的视角来看,我们只能看到外部表现的症状,但是我们不知道他的内心解剖开来会是什么样子,他的想法会是什么样,他的感情是什么样。
但是这个作者就带着我们潜入了这个患者的意识当中,去看他眼里的世界,去经历他想要的冒险,甚至跟着他一起去找他一辈子都想找到的一个宝藏。
而至于这个宝藏是什么,也是作者埋藏的非常巧妙的一个谜底。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风格,房泽宇的风格其实还是挺明显的,就在我心目中,房泽宇就是一个故事大王,他的脑子里总是有很多很多的点子,所以他就写过很多精彩的短片。
那这个小说或许也就证明了房泽宇也是可以写中篇的,他的中篇也非常的感人,非常的有趣。
然后就到了我们今天要推荐的最后一篇,也是我个人心中的 top one 黑色不是一种颜色。
这部作品呢,收录在绿色封皮的这一本最后的鸟鸣当中,也是他开篇的第一篇。
我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我就已经隐隐地开始有一种预感了,因为我个人来讲,非常喜欢的一位艺术家就是马列维奇。
熟悉近现代艺术史的朋友们可能知道这一位至上主义的大师,它的一幅名画就叫做 Blacksquare 黑色方块。
这个艺术流派是诞生于苏联建立之初,当时的一个共识是说,我们要创造所有的人都可以理解,所有的劳动者都可以欣赏的艺术,而并非那些曾经的沙俄贵族推崇的新古典主义那种大油画。
精妙的人、人物啊,精妙的肖像啊,精妙的静物,那些我们要用解构、几何、抽象这些元素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流派,我就隐隐约约感受到了。
而果然,这个艺术品就在这个故事里面被当作了一个最精致、最重要的体验。
我说这个故事它像一个加长加精版的骑马栏,是因为它们中的要素重叠真的非常的多。
首先,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一个机器人,它是一个被设计出来就是为了创造艺术品的机器人,它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程序,他的一切的思考的流程都只为了一件事,就是创造艺术品。
而同样的,在他最后创造出最重要的那一幅作品之后,他也走向了自我毁灭。
就跟骑马兰当中的主人公一样,在机器人的成长过程中,他遇到了跟我们所有人都曾经思考过一个重要问题一致的难题,就是艺术到底是什么?
在艺术迈进近现代的范畴之后,越来越多的新的潮流会让更多的观众,更多的艺术爱好者去思考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把旧的这些形式和经典和理论都推倒,这些新艺术到底是什么?
或者说我们现在的艺术概念到底是什么?
所以这个机器人也在一直思考这个问题,他就从复刻开始,这也是他的画廊经理人父亲最开始给他下达的任务,因为他可以做到 1:1 还原,他可以仿出跟原作几乎无意的那些画,就像莫奈的那些睡莲,或者说其他大师的一些经典之作,哪怕是放进卢浮宫或者是交给一些专业人士也看不出区别的。
但很快这个机器人就对做这件事感到不满足了,他想要做原创,而他在做原创的这条路上也需要很多的学习,所以他就拜托他的工程师母亲偷偷地把他带出门,去各种艺术馆呀,展厅啊去观摩。
他也确实感到了奇妙的震动,就是他一个机器人因为看到艺术品产生的奇异的震动,我觉得这首先就是一个我在科创里非常想看到的一件事,就是它不是单纯的技术升级,它也不是那种宇宙飞船或者说是宇宙爆炸的事情,而是一个机器人站在曾经的人类创造的没有经济上或者说物理意义上巨大价值的一个艺术品面前,它产生了异常。
它创造出的第一幅大麦的原创作品是一片红色,大家都很喜欢,外界一直认为它是一个不愿意露面的神秘的人类艺术家,而走到了他艺术之路最璀璨的尽头的时候,他创造出的一小幅黑色,居然撼动了其他 AI 的心智,让他们看到了自己,也就是说机器人主人公画出来的画,让其他 AI 产生了自我意识,这个是怎么实现的呢?
诶,答案就在故事里面哈,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读。
如果你也好奇,未来 AI 是不是会替代人类,或者说 AI 是不是能够也创作出艺术品了,或者说艺术的定义会彻底被科技的进步所改写,那么这部小说里面一定有你所关心的这个问题的答案。
关于 AI 和机器人,他觉醒的那个时刻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其实科幻小说里边有很多的想象,但文和谷的这篇小说,它把这件事情具象到了绘画上面,我觉得还是非常有新意的。
我也非常期待这篇小说能够被改编成像骑马蓝那样的动画。
嗯。
是的。
因为我本人是一个非常喜欢去逛美术馆,去逛艺术展厅的一个人,我对很多艺术形式,像油画、板画、现当代艺术、装置艺术、沉浸式展览等等等等,我都很感兴趣。
我个人其实也有一种忧虑,就在于互联网已经铺盖了我们所有生活的今天,或者说在科技一定会更加发展的未来,这些艺术装置,这些艺术品,它们的价值和他们曾经我认为的那种神圣性还存在吗?
或者说怎么样被重新谱写?
我在这个作者笔下看到了我认为是比较乐观的一种答案。
或者说从另外一个角度,很多人就批评说 AI 创作的作品是没有灵魂的,那到底 AI 创作的东西和人类创作的东西,它那个不一样的那个 something 到底是什么呢?
我觉得这个也是可以用科幻去不断地去扩张想象的一个课题。
对的,非常同意。
那个所谓的艺术的灵魂是什么?
这个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总的来说,真的是我非常满意的一篇作品,很希望能看到它有朝一日能用影视的方形式呈现在大家眼前。
那我们和青年文摘合作的科幻剧院中篇系列已经迎来了第二集,我非常期待这个系列可以一直办下去,也期待以后能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的优秀的科幻中篇的诞生。
当然,我们也很期待这些中篇作品都能改编成剧集、动画。
那我们的科幻剧院第二集,此处有龙、最后的鸟鸣、亲吻人类这三本书现在已经全面上架各大电商平台,大家搜索关键词就可以买到了。
现在正是 618 活动期,现在就是下手的最好时刻了!
那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你有什么喜欢的科幻中篇也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们,或者可以加群,加接待员微信 FA0504 报丢丢就可以进群交流啦!
也希望大家能够在不同的平台订阅丢丢,喜欢这期内容的话,也请你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那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啦,拜拜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