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over of episode 2514.为何海外业务盈利能力更高?

2514.为何海外业务盈利能力更高?

2024/5/24
logo of podcast 雪球·财经有深度

雪球·财经有深度

Frequently requested episodes will be transcribed first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为何海外业务盈利能力更高?来自非完全进化体。 关注及研究出海板块的投资者都会发现,不少公司外销或海外业务的盈利水平,明显高于内销或国内业务。 比如这两年的大牛股宇通客车和杭叉股份,均是外销业务毛利率大幅高于内销业务,外销业务净利率水平推测大约在内销业务的一倍甚至以上,拉动了利润大幅增长。 不少消费品公司,做跨境电商的盈利水平同样也优于国内电商销售。 一些主做出口的公司的盈利能力也让很多内销公司羡慕不已。 比如保温杯公司、水泵公司、布艺公司、人工草坪公司的净利率水平分别为26%、29%、22%、18%。 基本上与海天味业的盈利水平相差无几,而消费品龙头伊利股份的净利率水平仅为8%。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必然会思考,为何这些公司外销业务盈利能力这么高或比内销要高?长期是否能够持续呢? 我们对数十家出海公司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接下来谈谈我们的研究结论及观点: 第一个方面,市场的分散程度不同。 相比于内销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外销面向多个国家与地区。 不同的市场经常面临着不同的监管法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基础设施环境以及不同的产品需求,这就需要公司去进行差异化的产品与市场部署。 其实不难理解,分散的市场很难一家独大,这样有利于不同公司之间的差异化竞争,尤其是在拓张初期,头部公司井水不犯河水。 非正面、有序的竞争直接决定了较高的盈利能力。 第二个方面,市场的准入门槛不同。 对于大多数品类,外销最大的市场是面向欧美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大多会设置较高的市场准备门槛。 尤其是偏向于B端或大型零售商的业务,在公司规模、环保安全、研发投入、专利保护、用工,等多个方面进行要求,规模不足、规范度不高的中小企业很难进入。 而国内市场,中小企业在“合规”方面具有不小成本优势,各种销售及电商渠道门槛也很低,再加上专利保护的不完善,品牌产品很容易受到低价白牌产品的冲击。 第三个方面,产品品质要求不同。 与上一条类似,发达国家B端客户或终端消费者在进行产品选择时,由于消费能力更高,并对安全、环保等因素更加重视,会给与产品品质更高的权重。 这一倾向削弱了单纯的价格竞争。 而在政府、企业或居民收入或财务状况承压时,价格更容易成为优先考虑的因素,直接导致了厂商之间的价格竞争。 第四个方面,优势品类处于快速渗透时期。 许多我国占有显著优势的创新型品类,在外销的渗透初期,往往能够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 一是缺少国际上有力的竞争对手, 二是快速渗透时期国内竞争对手尚不需要进行直接竞争。 比如扫地机器人、新能源客车、叉车以及一些家电和电子产品都展现出了这一特征。 第五个方面,电商平台规则与竞争不同。 在居民消费压力及各大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下,近年来各大电商平台越来越倾向于价格优先策略。 刚搜索完某大牌潮鞋,平台立马会推荐给你某白牌类似甚至几乎一样的产品。 而亚马逊平台的搜索排名及推荐各项因素,所占的权重则更加多元与均衡。 据说,亚马逊搜索排名依赖于A9算法,综合考虑销量、好评率、绩效指标、类目相关性、搜索相关性等要素,其中销量和好评率尤为关键。 不同的规则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竞争策略,种种原因导致了现阶段国内电商平台更加鼓励产品之间的价格竞争,从而导致竞争环境的恶化。 这5个方面也基本解释了为什么国内市场内卷如此严重。 上述因素中有些是可以持续的,有些可能会产生变化。 比如渗透初期的高盈利能力有回落的风险。电商平台的规则可能因其他平台的竞争而发生变化。 除此之外,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会受到某些特殊因素的影响。 比如某家公司解释其超高的盈利能力时,说是因为它所在的低线城市人工成本很低。某些依赖单一大客户的高盈利能力也很难去证明其合理性。类似于这些因素很难去实证。 有些公司过高的盈利能力对于投资而言不见得是好事,反而可能面临均值回归的风险。 对于可以持续的较高的盈利能力,则大概率是优秀公司竞争优势与良好行业竞争格局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