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容简介: 贫富在这两年是愈发尖锐的话题,从各种追着喊爸爸、老公,到现在的资本家,财富、权势、地位这些人和人的现实差距部分,被放在更冲突、显眼的位置。 从我们心理学工作的角度来说,我们会认为浓烈的情感背后都放着需要,那些现实层面的东西,钱,性,美貌,房子,权力,都只是达成需要的某种手段罢了,那并非欲望的终点,穿越过对贫富的复杂感情,我们看向更深处。 恰好,咨询师的工作能接触到不同的人群,我们既会在私人咨询室,服务于巨富阶层、城市中产,也会从事社会工作类服务,服务于贫困家庭、乡村学生。 出身于贫富巨大的阶层,真的会在人内心划下鸿沟吗?内心也会因此存在贫穷与富有吗? 咨询师介绍(预约咨询师可关注公众号“瞬间心理”): 李梦达: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北师大临床心理学硕士,目前在BJ个人执业中。 Amber: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北大心理学硕士,心理学自媒体频道“瞬间心理”主理人。 2、时间轴: [00:00:13] 咨询师介绍 [00:01:11] 钱可以解决多数的心理问题,多数人的心理问题就是因为没钱所以什么是【幸福感】 [00:06:41] 咨询里,我们怎么判断内心世界的富有和贫乏阴阳:快乐和痛苦都有两面性快乐 ≠ 幸福痛苦 ≠ 不幸福[00:20:36] 试试【自我同情】吧,可以变幸福自我宽容普遍人性 *正念 [00:31:39] 关于觉察力的练习: “咨询师,我要怎么解决我的问题呢?”*我们总是忽略了自身的感受、情绪、需求[00:38:07] 给“想提升幸福感的你”的一些练习和“鸡汤”实现/提升【自我同情】:去做你想做的,迈出那第一步利用自己的优势,也善用别人的资源[00:47:05] 总结讨论3、播客中提到内容的附注(1)“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认为,幸福的五个要素是: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s)、投入(Engagement)、意义(Meaning)、成就(Achievements)和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2)经济学「边际效益递减」:通俗来说,饿的时候,吃第一个包子最开心,饱腹感最强,吃到第三个包子,就感觉so so了。(3)自我同情(Self-Compassion):对自己给予仁慈和关爱。人可以享受生活中的快乐欢欣,当生活陷入困苦挣扎时,也可以对自己仁慈和宽恕一些。心理咨询中以此为路径发展出慈悲为中心疗法(CFT)。(4)趋均值回归:特韦尔斯基和卡尼曼(1974)发现了一条可能产生控制错觉的路径:我们没有认识到趋均数回归(regression toward the average)这一统计学现象。由于测验分数部分地由于随机影响而上下波动,所以绝大部分上一次考试得分很高的人下一次的考试分数将稍有下降。因为他们第一次的分数达到了最高值,所以其第二次的分数更可能下降(“回归”),趋向其自身的均值而并非将最高值推向更高。更形象地来说,清北的家长孩子上二本,家长们总觉得是自家孩子不努力或者是自己养育的问题,但实际上,可能父母就是中了家族里的基因彩票,是家族中的异常值,而孩子不过是在回归家族平均,更广泛地说,是人类平均。我们觉得自己的努力在控制结果,但其实自然有其本身规律。 统计学中,趋均值回归源自大数定理。大数定理简单来说,指得是某个随机事件在单次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在大量重复实验中往往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即该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向某个常数值收敛,该常数值即为该事件发生的概率。另一种表达方式为当样本数据无限大时,样本均值趋于总体均值。 (5)播客中提到的《人生五章》:波歇.尼尔森的一首小诗,如下: 第一章:我走上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我掉了进去,我迷失了,我绝望了,这不是我的错,我费了好大的劲才爬出来。第二章:我走上同一条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我假装没看到,还是掉了进去,我不能相信我居然会掉在同样的地方,但这不是我的错,我还是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爬出来。第三章:我走上同一条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我看到它在那,但还是掉了进去,这是一种习惯,我的眼睛张开着,我知道我在那儿,我知道这是我的错,我立刻爬了出来。第四章:我走上同一条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我绕道而过。第五章:我走上另一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