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是大商场

这是两个来自大陆、暂居香港的女性发起的普通话播客,她们跟随在香港生活却背景各异的普通人游走这城,从真实的人、平常的地点和具体的故事去认识香港的过去和当下。 欢迎在Instagram或Matters搜索

Episodes

Total: 13

阿兰在2007年来到香港后,围绕着照顾和供养孩子的需要,分别在餐厅、糖水店、按摩店和养老院工作过,当过服务员和洗碗工,做过后厨也做过水吧。现在做着两份工,从来不休息,尽量不在餐厅吃饭,能步行就不搭车。

终于认识了一位从女校毕业的朋友——皮皮,我们连环提问:只有女生的中学是不是女同性恋的乐园?会不会是挣脱了性别规范的净土?学校的宗教背景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校服制度怎么还没被挑战?离开女校后,面对更多的男

Anna是在这几年的移民潮里也感受到或去或留的压力和挣扎、并即将暂时离开的香港人。什么不安让人离开,什么不安让人不愿离开?香港不过是被当作垫脚石吗,还是也会被流动的人所改变?对流动的人来说,为什么香港

小北是一个来到香港后选择离开、然后又回到香港的内地青年。两次来到香港,却都不是因为喜欢香港,香港对于她而言,只是一个备选;而对于香港而言,她说自己”从来都只是一个过客“。在2019年前后来到香港,经历

我们回来啦。 在这一期,晨曦阿姨和我们分享她成为“双非”跨境儿童的“港宝妈”、又在疫情影响下放弃在大陆的工作、陪孩子来港生活的故事。从陌生与惶恐,到和其它港宝妈建立起互相守望、情同姐妹的社群,经历不

在不知道会不会有下一季的这一季的最后,我们分享之前节目嘉宾的更多故事,也聊聊自己关于界限街、旺角天桥、双层巴士等等的香港记忆和感情。后会有期啦,希望在电台之外,我们都还常常能品尝平凡的日子,和身边的普

刚成年不久的杯面来自一个“单非家庭”,即父母有一方不是香港居民、在大陆和香港两地分居的家庭。短短几年中,他从一个觉得香港是个大商场的小孩,成为因为香港社会议题而经历家庭关系破裂、不得不独自生活的少年。

这期节目聊的是来香港生活一段时间后,我们对宗教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角色的新认识。在这里认识了拥有不同信仰的朋友,卸下了对特定教徒的高度符号化和警惕,也重新反思科学与迷信二元对立的看法:为什么家乡的拜神

尽管有地域、年龄和人生经历的不同,在这一场对话里,我们更多地感受到的是和嘉宾Vivian的相似和共鸣:身为人类、女性、和老龄化时代下的个体,对亲友离世的恐惧,对衰老和死亡的追问,独身所经历的压力和老年

这期节目录制于Olivia的劏房租屋里。通过她分享的资料和故事,我们才了解到劏房的尺租反而更高,公屋申请根据家庭类型有不同要求和队列,经历家庭变故的Olivia不得不重新排队、主动降薪,街坊有句口头禅

50年代在香港出生的Uncle David说自己是“地道的香港人”,又言自己的身份认同是“在香港的中国人”。这一期我们很幸运可以听他讲过去几十年他所经历和感受到的香港、大陆两地的变化,从小时候妈妈定期

在2009年的香港,普通话的使用远没有像今天这样多,从大陆过来读书的Vicky曾在课堂、街市和九龙塘火车站内迷失,又成为能说流利粤语的“资深港漂”,在铜锣湾的深夜下班路上,和城市的另一面共鸣,在社会运

即便不是放在外籍家务工(foreign domestic helpers)这个群体里,Cassey也是一个很特别的人:她在赤柱的海滩边上袒露的爱情观,在街市边上回忆的印尼惊险过往,在麦当劳里讲述的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