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姚洋:2024年将是中国经济希望的一年 | 2023年终讲特辑

姚洋:2024年将是中国经济希望的一年 | 2023年终讲特辑

2023/12/29
logo of podcast 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

People
姚洋
Topics
姚洋: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但民众体感温度较低,这与同比增长计算方式、收入增长滞后以及物价不涨有关。8月份以后经济开始好转,企业利润增长带动投资和就业。中国经济竞争激烈,但进步迅速,小企业和个体户是就业主要来源,其恢复不足影响民众感受。 中国经济恢复不稳,原因在于疫情疤痕效应和政府对经济的深度调整,包括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贯彻‘房住不炒’原则,治理表现差的房地产公司,调整供给侧)以及地方政府财政问题的解决(债务置换、特别国债发行、提前使用地方债额度)。政府的积极财政措施并非寅吃卯粮,因为中国储蓄率高,政府支出有助于经济稳定和复苏。 全球经济普遍悲观,但姚洋长期对中国经济保持乐观,这基于中国技术进步速度快于预期,美国对中国高科技的打压反而促进了中国创新,中国在某些领域已超越或赶超欧美国家。全球化遭遇逆流,发达国家寻求去风险而非脱钩,中国企业应积极参与全球化,在海外发展,未来20年中国企业将在海外再造一个更大的中国。2023年中国经济波折不断,但2024年将充满希望,中国潜在增长速度仍在5.5%左右。

Deep Dive

Chapters
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5%,但民众体感温度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同比增长掩盖了经济恢复的过程,居民收入增长滞后,物价上涨温和,企业利润增长缓慢。但从八月份开始,情况逐渐好转,企业利润和投资开始增长。
  • 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5%
  • 民众体感温度低
  • 收入增长滞后
  • 物价上涨温和
  • 企业利润增长缓慢

Shownotes Transcript

2023年,我们重新开始流动,世界却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安稳。当个体的“自转”汇入时代的“公转”,一场新知探寻之旅即将启程——由东方卫视携手第一财经倾力打造的财经人文分享秀《年终讲》,重装归来。2023时光飞逝,这一年,你过得还好吗?ChatGPT能否改变未来?消费出现了新趋势?中国制造如何成功转型?未来房价走势如何?体面养老要留多少钱?本期,我们听听第一财经主持人张媛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聊了些什么?本期,你将听到以下内容:02:30 今年经济增长5%,老百姓为什么感觉不到?03:52 怎么看待钱难赚,工作难找的压力?04:35 中国2023年经济恢复为何没那么平稳?09:07 姚洋:一直对中国经济保有信心,长期乐观10:35 中国电动车对欧洲的冲击15:03 乐观者赢得未来,悲观者赢得当下对话视频👇姚洋:悲观者赢得当下,乐观者赢得未来丨2023年终讲这是一档由第一财经推出的播客节目,专注解读热点商业资讯、财经事件,分析背后逻辑,提供干货,在这里,你可以听点你想听的。</context> <raw_text>0 2023, 时光飞逝, 这一年 你 过得 还好 吗? 这一年, 我们 重新开始 流动。 世界 并 不如 想象 中的 安稳, 蝴蝶振翅 在 千里之外, 于 方寸之间。 每个 人都 在 宏大 与 微小 之间 设问, 生活 没有 标准答案, 只有 喜怒哀乐。 在 时间 的 长河 中, 尽是 草蛇灰线, 伏脉 千里。 当 个体 的 自传 汇入 时代 的 公转, 如何 看清 当下 与 未来, 找到 你我的 心安 之 所? 此刻, 一场 大不同 的 新知 探寻 之 旅 即将 启程。

您 86年 从 北大 地理系 毕业, 但是 后来 怎么 就 转去 学 经济 了 呢?

完全 是 偶然 的 事情。 因为 我们 北大 他 办 了 一个 管理科学 中心, 我们 就 这么 稀里糊涂 就 考 了。 所以 我 老 跟 我们 现在 年轻人 说, 不要 计划 的 那么好, 其实 你 学 什么都可以 成功。

您 出了 一本 新书, 经济学 的 意义。 为什么 出 这 本书?

经济学 的 起点 是 人性。 这样 你 从 人性 去 推导 出来 的 东西, 全 是 一些 常识 的 东西。 可是 我们 现在 很多 情况 下都 是 缺乏 常常 识。 如果 能够 通过 这 本书 能把 常识 传递 给 大家, 我 觉得 就 成功了。

大家好, 我是 姚 旸。 2023年 就要 过去了, 在这里 我想 和 大家 分享 一下, 关于 2023年 经济 的 一些 看法。 今年 的 增长 达到 5% 应该 是 没有 太 大问题 的。 但是 我们的 体感温度 都 比较 低。 老百姓 都 问 你说 这个 经济 能够 增长 5%, 我 怎么 没有 感觉到?

我 觉得 这里 头 有 几方面 的 原因。 第一点 原因 就是 我们 报 的 这个 增长 是 所谓 的 同比。 也就是说 今年 比如说 十月份 和 去年 10月份 来 比那 我们 知道 去年 还在 风 控 着, 所以 它 这个 增长 它 本身 就是 一个 恢复 的 过程。 第二个 原因, 就是 我们的 老百姓 收入 增长 还没有 那么 快, 我们 看到 年轻人 找 工作 还 是非 非常 难。 第三 方面 的 原因, 就是 我们的 整体 物价 它 不 涨。 所以 我们的 企业 他 卖东西, 他 今天 卖 的 东西 比 昨天 卖 的 东西 还要 便宜。 他 当然 体感温度 不会 高。

但是 我们 也 看到, 自打 这个 八月份 之后 情况 在 慢慢的 发生变化。 比方说 我们的 企业 的 利润 开始 增长 了, 那么 它的 投资 就会 增长 起来。 下一步 就业 就会 跟上来。

今年 大家 的 这个 体感, 很多人 有 几个 比较 集中 的 感受。 比如 第一个 钱 难赚, 工作 难找 是 压力 大。 您 怎么看 这些。

现象 给 我们 老师 厌倦, 全社会 都在 卷, 但是 你 从 好的 方面 来说, 就是 中国 它 卷 起来 之后, 他 进步 快。 我们 不要 一说 就业, 就是 看到 这个 大厂, 其实 最 吸纳 就业 的 地方 是 这些 小企业 小商店。 对, 那 这些 没有 恢复, 大家 的 体感温度 是 不可能 高 的。

我们 怎么 去 解释 中国 这一年 来 经济 恢复 不是 那么 平稳 的 这样的 一个 现象 呢? 我 觉得 有 几点 原因。 第一点 原因 就是 所谓 的 疫情 的 疤痕 效应。 我们 看到 一季度 大家 实际上 是一个 应激 的 一种 反应, 突然 一下 疫情 放开 了, 我们 可以 出去 消费 了。 但 事实上 恐怕 要有 很 长时间 才能 恢复过来。

第二 方面 的 原因, 就是 我们 国家 政府 是 有意 的对 经济 在 做 一些 深度 的 调整。 我在这里 想 和 大家 举 两个 例子。 第一个 是 房地产 的 深度 调整。 调整 的 重点, 第一 要 贯彻 房 住 不 炒 这样的 一个 原则。 第二 要 对 一些 表现 比较 差 的 房地产 公司 进行 治理。

我们 也 看到 房地产业 持续 两年 的 负增长, 我们 国家 实际上 房子 的 这个 面积 来说, 已经 是 够了。 那 一般 的 计算 我们 稳定下来 的 每年 的 房地产销售, 可能 是在 12亿平米。 但是 在 高峰 的 时候, 我们 已经达到 了 16亿平米。 这样 那 显然 这里 头 是 会 产生 了 房地产 的 过剩。 对, 我们 要把 这部分 过剩 给 它 压下来。 现在 我们 已经 给 它 压 到了 11平米 左右。

第二 方面, 我们 还有一个 房地产 的 供给 面的 一个 调整。 由于 我们 把 一些 比较 坏 的, 主要靠 债务 来 推动 自己 增长 的 这些 企业 给 它 清除 在 市场 之外 了。 中央政府 重新 制定 了 房地产 信贷政策, 那 有了 房地产 企业 的 白名单, 那些 比较 好的 企业 是 可以 得到 贷款 的。 也就是说 未来 很长 一段时间 里头, 商业地产 要归 市场 来 管, 政府 管 什么 呢? 政府 管 保障性 住宅。 这样 一方面 可以 给 我们 普通 老百姓 提供 足够 的 住房, 另一方面 也可以 把 价格 给 稳定下来。

第二个 就是 地方政府 的 财政 问题。 我们 知道 我们 地方政府 的 财政 都 比较 紧张, 那 中央政府 在 积极 的 采取 一些 措施。 因为 这 里面 包括 出台 1.5万亿 的 债务 置换 的 资金, 这个 对于 缓解 地方政府 的 财政 压力 作用 非常 大。 中央政府 又 新发 了 1万亿 的 特别 国债, 这些 特别 国债 主要 来 用 在 水利 抗灾 这方面。 中央政府 还 要求 地方政府 把 明年 的 2.7万亿 的 地方债 的 额度 转到 今年来 用。

那 可能 有人 问 了, 你 这 不是 寅吃卯粮 吗? 你 把 明年 的 额度 挪 到 今年来, 我 觉得 这里 大家 恐怕 对于 我们 国家 的 债务 有 一些 误解。 我们 国家 的 这个 债务 看起来 好像 比 别的 国家 高。 最 重要 的 原因 就是 我们的 储 续 比较 多, 我们的 储蓄率 是 45%, 也就是说 G D P 的 45% 我们 都 存 下来 了, 那 银行 他 就得 花 出去, 他 不 花 出去 他 就 亏了。 可是 我们 现在 企业 投资 意愿 是 比较 低 的, 消费 意愿 也没有 完全恢复 起来。 按照 我们 经济学 的 这样的 一个 原理, 那 就得 政府 来 花 这个 花呢 是 有 效果 的。 因为 对于 我们的 这个 经济 的 稳定, 还有 经济 的 复苏 作用 会 非常 大。

您 今年 去了 很多很多 国家, 就是 在 这个 过程 当中 您 的 感受 怎么样?

其实 在 别的 国家 悲观者 也是 非常 高 的。 因为 整个 欧洲 今年 可能 是 负增长。 在 欧美 还有 其他 问题, 比方说 移民 问题, 他们的 产业 要 重新 振兴, 这 比 中国 的 问题 还 大。 大家 都 困惑 全球化 能不能 走下去? 所有的 国家 都不 期待 看到 中美 发生冲突, 都 不想 选 边 站, 所以 他们 也都 很 困惑。 可能 大家 会 问, 你 作为 一个 经济学家, 你 对 中国经济 到底 有没有 信心 呢? 我 一直 是对 中国经济 抱有 信心, 在 长期 我 永远 是一个 乐观主义 者。

首先 第一点 就是 中国 的 技术进步 速度, 其实 是 超出 我们 一般人 的 想象。 美国 要在 高科技 领域 打压 中国, 它 主要 的 手段 就是 把 我们的 企业 列入 实体 清单。 然后 在 实体 清单 上 的 企业 就 不能 进口 美国 的 高科技产品。 但 这个 影响 到底 有 多大 呢? 我们是 实际上 是 做 过 调查 的, 我们 发现 实体 清单 上 的 企业, 3分之1 大概 影响 是 比较严重 的, 像 华为 这样的 企业。 但是 即使 是 这样的 企业, 经过 一段时间 之后, 它 也会 调整 起来。 比方说 华为 已经 突破 了 美国 的 芯片 的 封锁, 还有 3分之1 它 通过 一些 措施 是 可以 规避 美国 的 出口 管制 的 影响。 还有 3分之1 其实 他们 早 做好 了 准备, 他们的 技术 已经 去 美化 了。

就是 美国 对 中国 的 高科技 这种 打压 不仅 不可能 起到 效果, 而且 对 美国 自己 会有 反思。 这个 反思 就是 它 会 促进 中国企业 做 一些 高科技 的 创新, 结果 极有可能 中国 在 某些 领域 突破 了。 再 比方说 去年 我们的 汽车出口 超越 了 德国 世界 第二, 今年 大 概率 我们的 汽车出口 要 超越 日本 成为 世界第一。 我们的 电动车 的 技术 超越 了 欧洲 一代 半, 但是 我们的 成本 比 欧洲 要 低 20%。

这个 对于 欧洲 来说 是一个 巨大 一个 冲击。 中国 的 技术 的 发展 在 很多 方面 走 到了 世界 的 前沿。 当然 有人 他说 你 这 吹牛, 我们的 这 叉 gbt 大 语言 模型, 我们 落后 一个 人家, 这个 没错。 但是 我不知道 大家 想 过 这个 问题 没有? 我们的 人均收入 只有 美国 的 6分之1, 在 日本 的 4分之1。 我们 如果 在 技术 领域 都 全面 的 超越 了 这些 国家, 有 这种 可能性 吗? 对于 经济学家 来说 是 不太可能 的。 我们在 一些 领域 能够 赶上 甚至 超越 欧美 这些 国家, 已经 做 的 相当 的 不错 了。

大家 一方面 就是 希望 发展, 希望 融合。 然而 大家 看到 的 现实 和 体感 似乎 跟 希望 之间 是 有 距离 的。

在 过去 的 几十年 里头, 超级 的 全球 就是 大家 都 走到 一起 去。 但是 这个 走 多了 之后, 特别是 发达国家, 他 回过头来 一看 说 这 好像 对我 是 不利 的。 对, 你看 这个 经济全球化, 便宜 全 被 中国人 占去 了。 这个人 一 开放, 发展中国家 的 人 全 跑到 我 这儿 来了, 来 我 这 吃 福利。 所以 他 就有 一个 反动 的 过程。 那 这个 反动 过程 就要 有 调整, 这个 调整 的 过程 就 很 痛苦。

还有一个 方面, 大家 就 会说, 整个 世界 想 和 我们 脱钩 怎么办? 我 觉得 这也是 一个 迷思。 如果 要说 脱钩, 只有 美国, 而且 美国 也 仅限于 高科技 科技领域 想 跟 中国 脱钩, 其他 的 国家 都想 跟 中国 继续 做生意。 比如说 欧洲, 他 提出了 去 风险 这样的 一个 新的 说法。 我 去 看 了 一个 博士 的 一个 工厂。 博世 这个 企业 在 中国 的 运营 是 非常 大 的, 而且 他在 增加 在 中国 的 投资, 他 没有 离开 中国, 但是 他 回到 德国 去 建 了 一个 芯片 厂, 然后 在 美国 又 建 了 一个 芯片 厂, 他们 把 这个 叫做 去 风险。 去 风险 它 就是 要 多样化、 分散化。

还有一个 方面 就是 欧洲, 他 也要 再 工业化。 我 觉得 我们 中国人, 我们 应该 站在 更高 的 层次 上去 理解 全世界 的 发展。 我们 也得 要 理解 欧洲 的 老牌 的 这种 发展 国家, 其实 它 产业 空心化 是 非常 厉害 的。 现在 他 想 再 工业化, 我们 应该 告诉 欧洲人 说 我们 理解 你, 我们 还想 帮助 你。 比方说 我们的 电动汽车 是 应该 到 欧洲 去 设厂。 比方说 我们 上海 的 这个 M G 来自于 英国 的 技术, 能不能 M G 回到 英国 去 重新 设厂, 帮助 英国 的 再 工业化 的话, 也是 我们 体现 全球 责任 的 一个 非常重要 的 方面。

所以 走出国门 一看, 其实 世界 并没有 在 跟 中国 脱钩。 事实上 这 疫情 这 三年 我们的 出口 占 世界 的 比例 是 上升 的, 而 不是 下降 的。 世界 其实 更加 依赖 中国, 而 不是 相反。

另一方面 我们的 企业 是 有 转出去, 但是 我们 看到 它 转出去 的 地方 是 东盟 一些 国家, 墨西哥 这些 国家。 我们的 这个 产品 是 绕 到 这些 国家, 又 出口 到 欧美 这些 发达国家。 所以 最终 还是 中国 的 企业 在 做。 我们 看一下 发达国家 的 发展 历史, 美国 也好, 日本 也好, 他们 实际上 在 海外 都是 再造 了 半个 美国, 再造 了 半个 日本。 现在 轮 到 中国 了, 在 未来 的 20年 里头, 恐怕 中国 的 企业 要在 海外 再造 半个 甚至 更大 的 中国。

我 曾经 说过, 乐观者 赢得 未来, 悲观者 赢得 当下。 我们 要 用 一种 比较 谨慎 的 态度 来 处理 当下 的 问题。 对于 未来 我们 要 保持 乐观 的 心态。 所以 在 长期 来说, 我 对 中国经济 是 抱有 强烈 的 信心。 我自己 计算 过中国 的 潜在 增长速度 仍然 在 5.5% 左右。 如果 要 用 一句话 来 总结 2023年 的 经济, 我会 说 2023年 是 一波三折 的 一年。 如果 要 我 来 展望 一下 2024年 的 中国经济, 我会 说 2024年 将是 中国经济 希望 的 一年。 好, 我 和 大家 的 分享 就 到 这里, 谢谢 大家。</raw_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