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Vol.70 终于说清楚五花八门的特殊发酵处理了 ft.苏子岩

Vol.70 终于说清楚五花八门的特殊发酵处理了 ft.苏子岩

2024/9/25
logo of podcast Coffeeplus播客

Coffeeplus播客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Topics
木木 (苏子岩): 我在咖啡行业拥有12年的经验,最初从咖啡培训开始,后来因为对咖啡后处理的兴趣,前往云南进行为期五年的发酵和微生物相关研究。我的研究重点是如何使云南咖啡的生产更可持续,并能稳定地生产出高质量的批次,而非追求极致的风味。这与哥伦比亚咖啡农的思路有所不同,他们更注重满足大规模订单生产的一致性要求。 在增味咖啡方面,我最大的疑惑在于其香气在烘焙前就已非常明确,这与正常的烘焙过程相悖。通过物质检测分析,增味咖啡中咖啡本身内含的物质反而比正常咖啡要少,这说明烘焙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被抑制了。 关于咖啡后处理,其核心目的是将咖啡豆从果实中取出,以便进行贸易,而非为了增加风味。现代咖啡发酵处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不同产区咖啡的风味,使其具备复制性、价格稳定性和大规模生产能力,从而满足期货交易市场的需求。日晒处理法存在发酵不可控的问题,而人为控制的厌氧发酵可以产生更一致的风味。在没有微生物参与的情况下,咖啡豆的生化反应不应被称为发酵,而应称为催化反应。发酵在烹饪中是一种熟成过程,可以产生更多风味物质,但其在咖啡生产中受到限制。咖啡果实的采摘标准会影响发酵过程,例如,西门贝处理法会使用一定比例的未成熟果实,因为其含有更多有机酸。咖啡豆中的蛋白质主要决定了咖啡的香气,不同豆种的蛋白质构成不同,从而影响发酵和风味展现。 好的发酵处理应该避免抑制咖啡本身的风味,并保持风味的平衡。云南咖啡发酵处理时间长、发酵度高,是为了掩盖咖啡本身的不足。添加二氧化碳的主要目的是抑制发酵,控制发酵度,而非增加风味。哥伦比亚天堂庄园的后置添加咖啡果皮果汁发酵液,与其他定向发酵方式原理相同,都是为了让咖啡豆与发酵产生的代谢产物充分接触。巴拿马咖啡发酵处理更注重放大豆种和环境优势的风味,减少发酵对咖啡本身的影响。巴拿马咖啡的晾晒时间比哥伦比亚长,目的是为了提高咖啡豆的均质性和降低水活性,从而延长储存时间。黑茶渥堆法是一种有氧发酵,容易产生咖啡瑕疵风味,可控性较弱。很多发酵失败的案例都与生物风险有关,例如果皮中的果胶酶容易产生甲醇。 在云南,我的主要工作是让咖啡生产更可持续,并能稳定地生产出高质量的批次。云南咖啡减产是为了提高价格和利润,但同时也导致了有价无市的情况。云南咖啡产业化是提高咖啡农收入的关键途径。印尼湿刨法处理速度快,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Yike Yujia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咖啡的后置处理是一项繁复且细致的工作!咖啡豆从种子到杯子,咖农采摘的鲜果被处理成可以作为贸易商品流通的咖啡生豆,这中间的工作,都属于后置处理的范畴。 发源于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刚走出也门港时,最传统的要属日晒处理法;随着欧洲殖民者的野心和扩张,咖啡被带到亚洲、中南美洲种植,水洗处理法也应运而生。在2015年,来自澳洲的咖啡师Sasa Sestic,借鉴葡萄酒酿造技术,将一款通过二氧化碳浸渍发酵的咖啡豆带上了赛场,自此潘多拉魔盒被打开,那年之后的赛场,特殊发酵的咖啡从未缺席。 哥伦比亚咖农们自然不会缺席,从最初的厌氧发酵、二氧化碳浸渍,到增味咖啡、酒桶发酵、菌种发酵、再到冷热冲击、生物动力发酵等等,一连串听着玄乎、不明所以的处理方式,除了让精品咖啡的爱好者们一头雾水、啧啧称奇外,似乎也将这个行业带入了另一条轨道。我们在2021/2022年,就当时争议颇大的增味咖啡与国内的咖啡人及Sasa Sestic本人都进行过采访对话,可以回听Vol.24 对谈世界精品咖啡圈殿堂级人物Sasa Sestic。 巴拿马咖农们更倾向尊重自然风土,对特殊处理法的态度却是谨慎又谨慎。甚至在2024年的BOP赛事上,直接将疑似增味咖啡的样品剔除了比赛资格,坚定守护自然本味的态度,也让他们守护住了咖啡市场的话语权。 现今的咖啡市场,传统处理与特殊发酵处理并驾齐驱。在各个咖啡馆的菜单里,都能轻易找到一款发酵处理的咖啡。那些读起来都费劲的处理法,不要说能清晰解释整个处理过程,哪怕是从业者也无从得知真正的处理过程;这中间的信息差,确实让市场有了溢价的借口。发酵本身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只是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咖啡市场,如何抓住消费者的嘴,挑起他们的猎奇欲,各家各凭本事,谁也不能说谁的不是。到底什么是好咖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咖啡的发酵处理,到底是一番技术革新,还是一场工业革命,咱们喝着看啰! 嘉宾: **木木 / 苏子岩 ** 60颗豆咖啡创始人 SCA世界精品咖啡协会成员 SCA世界精品咖啡协会认证考官 CQI Q-Grader 精品咖啡品质鉴定师 世界咖啡冲煮大赛WBRC中国区总决赛赛事经理 WBRC世界咖啡冲煮大赛中国区赛事评审 2017年世界杯测大赛中国区决赛亚军 2017年SCI烘焙赛决赛季军 2015年CBC北京赛区季军 本期内容: 01:59 木木自我介绍:深入产区了解后置处理 04:17 最初接触“特殊处理法”的咖啡 13:55 咖啡后置处理的真实目的居然是... 19:04 从咖啡贸易史的角度重新看水洗、日晒和发酵 26:39 发酵产生风味的物质和过程 31:27 从另一个角度聊云南的后置处理 37:38 绿原酸对于咖啡发酵的影响 41:54 发酵时长和群落比例的影响 45:53 啊! 喝到这样的咖啡,可能是发酵失败了 49:00 在哥伦比亚看见定向发酵的部分真相 50:45 热冲击?不如说是前置焯水处理 56:52 关于二氧化碳浸渍处理的讹传 59:42 Mossto咖啡果皮发酵液 01:03:21 从哥伦比亚到巴拿马 01:04:54 揭秘艾力达的暗房干燥处理 01:11:20 浅聊下Lost Origin 01:14:16 黑茶握堆处理法 01:16:10 发酵工具与酵液处理 01:18:59 云南咖农怎么才能通过咖啡真正赚到钱? 01:28:35 木木带队的产地游学之旅 主播:**Yike / Yujia 片头音乐:**Country Cue 1 - Audionautix 片尾音乐:**Dove Love - Quincas Moreira 微信公众号: **@Coffeeplus播客 小红书: **@Coffeeplus播客 @Yujia是做咖啡播客的 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内容,请记得订阅频道。您可以在小宇宙App、苹果Podcasts、网易云音乐、Spotify、豆瓣播客、通过喜马拉雅、QQ音乐、Google podcast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请别忘了给我们留言、点赞,在苹果Podcast给我们五星好评,也请多多分享给喜欢咖啡的朋友们! 也可以搜索添加微信Fishplus_wx, 记得备注“播客”哦,邀请您进入微信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