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罐电报是那时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不单需要快速、机敏,还带着挺刺激的冒险滋味。它的玩法简单易学,谁都可以参加。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可是就在他四处去捉那些藏身的孩子时,冷不防从什么地方会蹿出一人,啪地将罐儿叮里当啷踢得老远,倒霉,又得重新开始…… 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然而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 歪儿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儿左盼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儿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像是父子俩。 他母亲是苏州人,四十岁才生下这个有点儿畸形的儿子,取名叫弯儿。我们天天都能听到她用苏州腔呼唤儿子的声音,却把弯儿错听成歪儿。 也许这歪儿更像他的模样。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 只有他家才有这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儿,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由格灵AI分级系统评级,与小学6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难度同步) 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缓缓悦耳的驼铃声响起,童年重临心头;童年记忆里的花灯各式各样,梦幻迷离,宫灯,羊灯,狮子灯,走马灯……丽江的水,流溢着月光的香味;丽江的桥,倒映着童年的友情。外国文学名著给我们打开了一道通向异域文化的大门:让我们跟随尼尔斯去旅行;和汤姆·索亚一起去冒险;追赶那只神秘的兔子,漫游爱丽丝梦中的奇境…… 三棵留着过年包饺子的白菜被送到集市,却又因我的小心眼的算计而被退回,母亲的流泪让“我”沉痛至今;不识字的老师凭着做母亲的本能,含辛茹苦地供养着儿女读书;跌跌撞撞的弯儿像晨星一样的眼睛,照亮了小伙伴们的心……革命烈士方志敏在狱中饱含深情,为党和人民写下《可爱的中国》;在漫天的风雪中,那晶莹的丰碑镌刻着艰难、荣光、坚定、无私、勇敢……为了孵育孩子,企鹅爸爸直立在冰面上,成了南极洲最让人刻骨铭心的一道风景;已经灭绝的恐龙竟然还在我们头上飞翔,为了求证这个科学假说,几代科学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在这个热烈、金黄、紧张的夏天,我们即将离开母校,像永不停息的小溪一样,勇往直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要抛弃学问”,把自己铸造成器。面对未来,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