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英伟达的阳谋、破绽与野心 | 对话行云创始人 Mackler 季宇

英伟达的阳谋、破绽与野心 | 对话行云创始人 Mackler 季宇

2024/6/10
logo of podcast 42章经

42章经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季宇
Topics
英伟达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其独特的战略眼光和执行力,以及对市场趋势的精准预判。其核心战略在于将GPU从单纯的图形加速卡发展成为独立的计算平台,并通过持续的性能提升,避免被CPU集成。英伟达的成功并非仅仅依靠技术创新,更在于其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领先于市场需求的战略布局。英伟达的成功也离不开其构建的强大的软件生态,特别是CUDA,这构成了其重要的护城河。英伟达的竞争策略是一种“阳谋”,其策略清晰可见,但竞争对手却难以应对。英伟达的成功在于其巧妙地将GPU作为CPU的协处理器,平滑地融入现有系统,而非彻底颠覆。英伟达的未来挑战在于如何平衡市场扩张和高溢价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应对潜在的竞争和技术变革。英伟达的目标是将整个计算机系统变成其全家桶,实现生态闭环,但这可能面临来自行业整体利益的挑战。

Deep Dive

Chapters
英伟达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其战略选择的精妙之处。它没有试图完全取代CPU,而是通过GPU与其协同工作,将计算机系统从纯CPU体系转变为CPU+GPU组合体系。
  • 英伟达将CPU和GPU比喻为老教授和小学生,CUDA则是小学生的指挥部。
  • 英伟达的战略是将GPU性能提升速度远超CPU,避免被集成。
  • 英伟达的护城河是软件生态,而非芯片本身。

Shownotes Transcript

季宇是清华物理本科、计算机体系结构方向博士,他也是我认识的几个华为天才少年之一。认识他是因为在不同的时间点,分别有几个人跟我说,你要聊英伟达一定要找他,他是最懂英伟达的人,后来我看了他知乎(Mackler)上的很多篇文章以后确实觉得很厉害,于是就有了这次的对话。

其实关于英伟达已经有各种文章和播客讲过,但大多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和时间在讲 CPU、GPU、CUDA 等名词解释,我们这次先用了几分钟时间快速科普了这些基础内容,然后用一个不太一样的视角讲英伟达背后的战略体系,讲英伟达是怎么从 Intel 的垄断地位中杀出来,并有了今天绝对领先的生态地位的。

我敢保证,这期的内容和视角是你从来没有看过听过的。在收听过这期内容之后,你会更理解英伟达在过去几十年里都做了什么,现在正在做什么,也更能理解老黄的 NB 和精妙之处,而且还会对芯片产业历史沿袭及各个公司的战略选择有更多的体会和启发。

最后,我们的 AI 私董会也在持续报名中,目前已经聚集了一批市场上最好的 AI 创始人,欢迎点击链接)报名(里面也有目前已加入的成员名单,可点击查看)

人类博物馆】

**导游:**曲凯,42章经创始人

**22 号珍藏:**季宇,行云集成电路创始人

时光机】

Part 1 如何理解过去 30 年,英伟达战略选择的精妙之处?

  • 1:29 试图用两分钟解释 CPU、GPU 和 CUDA (CPU≈几个老教授,GPU≈几万个小学生,CUDA≈小学生指挥部)
  • 4:21 说英伟达靠运气,是低估了老黄的实力
  • 5:34 英伟达是如何解构英特尔的?
  • 6:08 过去 10 年,英伟达为什么能把性能提升 1000 倍?
  • 15:47 最顶级的竞争策略是一场阳谋
  • 23:41 英伟达最重要的护城河并不是芯片,而是芯片之上的软件生态
  • 24:58 黄仁勋最 nb 的能力:定义进化的方向
  • 31:54 黄仁勋在一开始就把一切都想清楚了 (真可怕.jpg)
  • 32:52 以弱胜强的一个解法:单点打爆

Part 2 如何看待未来 30 年,英伟达的壁垒与软肋?

  • 38:07 你对英伟达看好到什么程度?
  • 40:40 英伟达的破绽在哪里?
  • 44:01 英伟达的野心:把整个计算机系统变成我的全家桶
  • 45:23 当一个芯片越全能,它反而越有可能被解构
  • 51:54 英伟达的微妙处境——既想把市场做大,又想收更高溢价
  • 54:16 如果你是黄仁勋,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 55:13 如果你是英特尔或 AMD,后面的仗要怎么打?

The gang that made this happen】

  • 制作人:Celia
  • 剪辑:思娜
  • Bgm:Mondo Bongo - Joe Strummer & The Mescaleros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