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投资要在什么时候赎回呢?

投资要在什么时候赎回呢?

2019/12/11
logo of podcast 孟岩投资实证

孟岩投资实证

Frequently requested episodes will be transcribed first

Shownotes Transcript

2019年4月,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了最新的公募基金统计数据。截至2月末,公募基金的资产合计达到了 14.29** 万亿,创下历史最高。 “维基揭秘”的柯智华老师做了一个解读,希望通过这个数据来分析基民的投资行为,很有趣。 为了更好的进行分析,这个数据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1)公募基金总资产的增长,既包括基民的申购,也包括资产本身的上涨; 2)公募基金的申购/赎回行为,既包括普通散户基民,也包括机构。 解决第一个问题,柯老师用了基金份额而非净值,这样就去除了资产本身的上涨。 解决第二个问题,柯老师做了一个近似的假设。因为机构对 ETF 份额的申赎更多的体现在股票型基金份额上,因此他用混合型基金份额来进行观察。 先来看从 2018年9月 到 2019年2月 的情况。

在最近半年的时间里,混合型基金份额从 14411.01 亿份减少至 13775.52 亿份,基民连续 6个月 净赎回。 其中,2018年9月至12月,A股频创新低,基民的净赎回呈缩小趋势;而从2019年1月份开始,股市大幅上涨,净赎回则显著增加。 柯老师对比了上一轮牛市的情况,见下图。

上一轮牛市从2014年9月起步,11月沪港通进一步点燃了市场气氛,12月上证指数单月上涨了 20%。从9月到11月,基民一直在净赎回,直到12月,才扭转为小幅的净申购。 再来看上一轮牛市最顶峰的三个月,从4月到6月。当时股市的估值已经非常贵,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是非常不适合投资的时间段。 但基民的行为呢? 2015年5月混合型基金份额的净申购为 6703.42** 亿份,是 2014年12月的 600 倍**,是上月末混合型基金总份额的 67%,而这个总份额可是积累了将近 20年的时间。 这张表可以完美的解释公募基金行业那个著名的问题,为什么基金赚钱(基金业绩持续上涨,年化收益 16%)而基民却在赔钱,因为大部分的基金份额都申购在了市场最高最高的山顶上。 这样贵的估值,这样的天量净申购,是典型的财富毁灭。 你也许也会奇怪,那2014年11、12月的时候,明显市场进入牛市了,为什么那么多人赎回呢? 很简单。如果你穿越回 2014年的11、12月,你眼前的景象是这样的:2009年之后,被套牢的投资者们已经忍了5年,在这期间涨了又跌回去的情况也有过几次。现在好不容易赚钱了,不跑恐怕又要跌回去了。谁知道后面是大牛市呢? 而这些赎回的投资者,大多数又在2015年的牛市山顶追进去了。 你也许还会奇怪?市场已经那么高了,泡沫那么严重,为什么这么多人前仆后继的去买呢? 很简单。如果你穿越回 2015年的5月,你眼前的景象是这样的:140倍市盈率的创业板被认为还会更高,“今天不买就错过了此生最大的投资机会”,你的资产每天都在上涨,对面的同事又多赚出一辆车 … 你还能忍得住吗? 下面这张图是我之前的周报中手绘的一张图,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如果你认为上面的文字是要论证现在处于牛市初期,那么你错了。 我想说的是,2014年11月牛市初期净赎回的基民,和2015年5月牛市顶点天量净申购的基民,背后的行为,是因为没有锚。 “锚”的本意是船停泊时所用的工具,没有锚,遇到风浪船就无法停泊。“锚”也通常会比喻为我们做事的依据和原则,有了锚,你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在干什么。 你也许并不同意:干什么?来股市当然是为了赚钱的。 那就换个说法,我的意思是,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并不知道股市中的钱是如何赚到的。 比如说,来说说我的“锚”: 1)投资股市获利的根源是位于国民经济头部的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这个值大概是年化 8% - 12%; 2)买的太贵是亏损最大的根源。一笔好的投资,在买的时候已经锁定了收益率; 3)除非市场估值太高、或者有更好的投资标的,不轻易卖出,做时间和好企业的朋友。 当然,有了“锚”,你还需要克服自己的情绪,在贪婪和恐惧的时候,不会让情绪左右自己做出错误的行为。 说来说去,还是格雷厄姆那句话。

最后悄悄说一句,我让且慢的伙伴算了一下且慢用户的总持有份额的情况。 答案不说你也猜的出来:没有净赎回。 那是一条斜向右上方、没有回撤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