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ooth Jazz虽然曾经流行,但它被认为缺乏爵士乐的深度和复杂性,更像是一种流行音乐的变体,因此不被爵士乐迷视为高品味的象征。
Smooth Jazz在1970年代随着流行音乐的兴起而崛起,它结合了爵士乐的元素和流行音乐的简单旋律,迎合了当时美国中产阶级的音乐需求,成为一种背景音乐。
2008年,美国电台收听率的统计方式从问卷调查改为便携式计数器(PPM),由于Smooth Jazz的音乐风格过于轻柔,难以在其中植入统计信号,导致收听率数据大幅下降,广告商撤资,电台因此关闭。
Kenny G是Smooth Jazz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尤其是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他的专辑销量达到了千万级别。
Smooth Jazz的诞生与吉他手Wes Montgomery和唱片制作人Crate Taylor密切相关。Wes Montgomery在1960年代将爵士乐与流行音乐融合,而Crate Taylor则通过他的CTI唱片公司推动了流行爵士乐的发展。
爵士乐迷认为Kenny G的音乐过于商业化,缺乏爵士乐的复杂性和深度,甚至有爵士音乐家批评他是“萨克斯的背叛者”,因为他更多地迎合市场而非追求音乐的艺术性。
在1980年代,Smooth Jazz成为美国中产阶级的背景音乐,适合在家庭聚会、工作场所和度假时播放,反映了当时美国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乐观情绪。
关于 Smooth Jazz,人们的评价一直都是很极端的。有人很喜欢它,也有人很讨厌。但无论如何,一个真正的爵士乐迷,应该不会用 Smooth Jazz 来彰显 Ta 的音乐品味。但这玩意儿就好像擦边视频,谁都不会跟别人说自己爱看,但是却都在夜深人静时,默默独自享受。 Why for Jazz 开通了微信听友群。我会对进群的朋友一次性收取199元的入群费,作为对本节目的支持。想要进群的朋友可以添加微信号Y4JZXZS,在确认群规及转账成功之后,我会将你拉进本节目的微信群。
如果想获得部分节目的文字稿,请移步我的小报童:https://xiaobot.net/p/Y4JZ) 爵士乐的现场性导致了单纯的音频没办法表现它的全部魅力,因此 Why for Jazz 在小红书和B站开通了视频号。我会在上面分享一些非常哇塞的爵士乐现场,也会发一些自己的视频,欢迎大家点赞关注 Why for Jazz 视频号,作为播客伴侣,配合使用。
Playlist of the Show: [01:03] 理查德克莱德曼 – 水边的阿迪丽娜 [09:23] Wes Montgomery – In and Out [13:46] Wes Montgomery – A Day in the Life [16:12] George Washington Jr. – Mister Magic [23:47] Kenny G – Forever in Love [31:28] George Michael – Careless Wisper [43:57] Chuck Mongione – Feel So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