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87.《黑暗的左手》:雌雄同体的爱,跨越隔阂的人×肖一之

87.《黑暗的左手》:雌雄同体的爱,跨越隔阂的人×肖一之

2024/11/13
logo of podcast 痴人之爱

痴人之爱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肖一之
阿酌
Topics
阿酌:重读《黑暗的左手》后,对小说的理解更加深刻,但单纯的阅读快感却有所减少。小说中体现了直男对非顺性别群体的刻板印象,以及对高语境和低语境交流的理解。冰原旅行是两人感情发展的高潮,也是他们克服生理和文化障碍,走向互相理解的过程。对伊斯特拉凡的代词使用,可能影响了读者对角色性别的认知。对勒古恩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刻画的批评,应放在其创作时代背景下进行考量。勒古恩的作品中,包含了对现实政治的隐喻,例如冷战和越南战争。 肖一之:《黑暗的左手》中冰原旅行部分的感动依然存在,但如今更关注人物在恶劣环境下的求生互动。勒古恩擅长用简洁的笔法勾勒异世界,并使之与世界其他部分逻辑相通。《黑暗的左手》的世界设定为冰期星球,这影响了该星球的文明形态。勒古恩作品具有强烈的文学性,故事内容和讲述方法同等重要。道家思想对勒古恩作品影响深远,体现在作品的结构和主题上。《黑暗的左手》的核心主题是理解与他人完全不同的人的困难。小说主人公经历了生理上的冲击,展现了理解他人之难。勒古恩的文化人类学视角源于其家庭背景,其父母都是著名人类学家。勒古恩的成长经历对其世界观影响深远,使其视角不同于典型的美国人。勒古恩认为科幻小说应是思想实验,而非对未来的预言。《黑暗的左手》探讨性别模糊的社会,意在重新审视现实世界中习以为常的性别观念。勒古恩的作品具有强烈的道德和预言意义,例如《离开Omelas的人》。勒古恩的作品中体现了荣格心理学中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概念。道家思想在勒古恩作品中体现为阴阳互补的意向以及对克制的强调。格森星人的性别流动性是真实的,而非比喻意义上的。格森星人的性别流动性对政治和社会体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格森星人的社会中,血缘和亲族关系需要重新调整。格森星人的性别流动性消除了传统的性别分工。格森星人没有战争,这可能与他们的性别流动性和环境有关。《黑暗的左手》通过对格森星的描写,引发对现实世界中性别观念的反思。《黑暗的左手》中代词的使用问题,反映了语言对认知的限制。对勒古恩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刻画的批评,应放在其创作时代背景下进行考量。勒古恩作品中存在的不足,应归因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而非作者个人问题。勒古恩的科幻小说是对现实政治的思想实验,通过镜像反映现实问题。勒古恩对现代政治和国家体制持悲观态度,认为其中存在黑暗和残酷。隐居村和预言家的存在,并非乌托邦,而是对现实的另一种解读。道家思想对勒古恩的影响是全面的,体现在小说构思、人物理解和宗教设定等方面。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光明是黑暗的左手,黑暗是光明的右手。 生死归一,如同相拥而卧的克慕恋人,如同紧握的双手,如同终点与旅程。”

——厄休拉·勒古恩《黑暗的左手》

嘉宾 肖一之

       文学研究者,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

主播 阿酌

本期摘要

1.重读勒古恩《黑暗的左手》有哪些新的阅读体验:嗑生嗑死?越读越冷?

2.关于勒古恩:不只是类型化的科幻作家,更是天才的文学家

3.从“海恩”的群星到“地海”的群岛:来自文化人类学家的独特观察

4.勒古恩如何定义科幻:一种面向当下现实问题的思想实验

5.从柏拉图《会饮》到ABO文学:如何想象一种雌雄同体的人类文明

6.想象性别差异完全消失的世界,是为了重新审视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

7.金利·艾与伊斯特拉凡的沟通壁垒:来自地球的钢铁直男VS来自异星的Alpha双性人

8.漫长的冰原旅行:两个充满误解的人,如何跨越身体、种族与文化的隔阂再次相遇和理解

9.由人称代词(He)引发的争议:语言的惯性如何限定观念和认知的边界?

10.如果有人批评勒古恩的女性视角有一定的局限,那一定是世界本身出了错!

11.勒古恩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关注:核危机、越南战争和美苏冷战的时代背景

12.道家思想对勒古恩的影响:什么是“黑暗的左手”?为什么读客封面仅有一只“黑暗的左手”是对勒古恩彻底的误读?

本期音乐

手嶌葵 - 旅人

手嶌葵 - テルーの唄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以以下方式给我们打赏:

�更新小宇宙app,shownotes拉到最下方有「赞赏」通道

�公众号搜索「痴人之爱」,任意选择一篇文章,最下方可以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