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No.117 从包产到户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No.117 从包产到户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4/9/11
logo of podcast 半拿铁 | 商业沉浮录

半拿铁 | 商业沉浮录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Topics
潇磊和刘飞:本期节目详细讲述了从包产到户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演变过程。节目指出,包产到户并非中央的预先设计,而是农民自发行为,中央因势利导,最终形成全国性政策。这一改革打破了农业长期停滞的局面,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巨大动能。节目回顾了人民公社制度的弊端,如大锅饭、缺乏激励机制等,导致粮食短缺和农民积极性下降。安徽省在万里等领导的推动下,率先进行改革探索,经历了曲折反复的过程,最终取得成功。节目还分析了其他省份在改革过程中的不同情况,以及包产到户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完善。 潇磊和刘飞:节目深入探讨了包产到户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阻力和挑战。例如,陈永贵等人的反对,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反对包产到户,以及一些地方干部对政策的摇摆不定,都给改革带来了阻碍。然而,在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支持下,以及通过实地调研和试点,包产到户政策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节目还分析了包产到户政策实施后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生产资料分配不均、对弱势群体的照顾等,并指出这些问题并非无法解决。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和完善,包产到户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Deep Dive

Chapters
本章讨论了包产到户的起源、背景及其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意义,包括安徽小岗村的故事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
  • 包产到户是老百姓自发搞起来的,中央后来加以提高形成政策。
  • 安徽小岗村18户村民在1978年11月秘密按下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包产到户打破了农业长期停滞的局面,为改革开放起步阶段提供了巨大动能。

Shownotes Transcript

主播|潇磊 刘飞

“包产到户”是老百姓自己想出来的名儿,官方给起的名儿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像小孩子一样,有一个奶名,还有一个学名。此处奶名在先,学名在后。因为它不是有意而为的顶层设计,是老百姓先自发搞起来,然后中央再加以提高形成政策。但这个打破了中国农业长期停滞局面、为改革开放起步阶段提供了巨大动能的由下而上的过程并非顺风顺水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诸多曲折反复和艰难坎坷。这中间的故事,我们这期来说说。坐吧,来杯半拿铁,我们边喝边唠。

�听友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杭州特调「芝麻·半拿铁」的品尝地:西湖区华星路 01coffee

�半拿铁周边购买淘宝店:小羊商店Sheepedia

朋友们,半拿铁本年度的周边全家桶已发布,包含了棒球帽、T 恤、卫衣、单肩包和杯子。目前购买还有实体卡牌附送。欢迎选购。

淘宝店:小羊商店Sheepedia

半拿铁2024周边听友返图共赏:

时间轴:

04:57) “包产到户”的意义与背景

09:10) 安徽故事:残酷的现实

24:03) 安徽故事:改革先声与一波三折

35:14) 补充知识:六十年代初的农村政策调整

39:14) 安徽故事:阻力重重

71:56) 安徽故事:逐步放开

82:02) 安徽故事:大丰收

84:40) 其他成功因素

91:33) 联产责任制向外延伸

101:49) 读评论环节

主要参考资料:

《改革开放口述史》 欧阳淞 高永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萧冬连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见证重大改革决策——改革亲历者口述历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邓小平时代》 傅高义

《包产到户沉浮录》徐勇 珠海出版社

片尾曲:

交工乐队 《阿成想耕田》

本期制作人:

戎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