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儿童精神科医生仅有约两三百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导致资源非常稀缺。主要原因在于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在高校教育体系中课时较少,且目前没有专门的医科类博士学位针对这一领域。
寻找用药谨慎的儿童精神科医生时,应关注其受训背景,尤其是是否接受过与儿童心理治疗相关的训练。这类医生通常更注重通过谈话治疗等方式帮助孩子,而非过度依赖药物。
精神科药物与抗生素类似,自行停药可能导致耐药性,影响未来用药效果。医生会根据药理学知识逐步调整剂量,确保安全停药,因此必须严格遵循医嘱。
在英国,许多长期使用ADHD药物的孩子并未表现出因药物导致的发育问题。药物帮助孩子控制症状,稳定情绪,从而改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感。
一些孩子在经过心理治疗和医生讨论后,症状稳定,可以逐步停用药物。例如,ADHD或抗抑郁药物在症状缓解后,医生可能会建议停药。
同一药物对不同人的作用可能截然不同,有人感到困倦,有人则感到平静或工作效率提高。这种差异强调了医生需根据个体反应调整用药方案的重要性。
在心理治疗资源匮乏或家庭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药物是一种性价比高且能迅速缓解症状的方式。尽管有副作用,但通过医生监测和调整,可以确保用药安全。
精神科医生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心理咨询。例如,原发性ADHD在药物控制良好且家庭环境稳定时,可能不需要额外心理咨询,而家庭冲突多的孩子则可能受益于谈话治疗。
从非精神科从业者的角度聊聊,到底要不要给面对心理健康挑战的孩子使用精神科药物,靠谱的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医生哪里找,以及如何与儿少精神科医生沟通才不会帮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