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 | DCM(老深双人) 主播 | desert,nada **剪辑 | **nada 深双,全称“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2005 年始,至今办了 8 届。 有了一些变化。比如主题不再只是城市更新,比如分展场多达 9 个,而媒体的报道热情大减。 [上集] 我们和一位老深双人聊了聊这个自诩“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建筑双年展”的前世今生。 对话发生在华侨城创意园,这里是深双的发源地。 **# **名词解释 · 华侨城创意园区 如今深圳市区热闹的文创园区,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最早曾是工业园区,1980年代这里集中了一批“三来一补”企业,2004年开始转型,第二年成为首届深双的举办地,当届主题为“城市开门”。 · “空间知识分子” 2019年深双UABB学术委员会委员庞伟提及,UABB事实上也成为了“空间知识分子”(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室内设计师等)跨专业、非商业的派对和检阅,它鼓励和促成一种大建筑学的视野和实践。 · 威尼斯双年展展馆——军械库 原为国家造船厂和军械库,曾为威尼斯生产大量海上贸易船只,后生产功能后退,1980年成为首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展的主展馆,之后其他艺术展也陆续启用军械库。 · 张永和 首届深双总策展人,非常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 欧宁 策展人,2009第三届深双总策展人,当届主题为“城市动员”,他也是“碧山计划”的发起者之一。 **· Ole Bouman 奥雷·**伯曼 2013年第五届深双策展人、创意总监,此前他曾是荷兰建筑协会会长,与雷姆·库哈斯、马克·维格利合办了杂志Volume。2015年成为深圳蛇口“设计互联”馆长。 · 李翔宁 同为2013年第五届深双策展人、学术总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曾任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米兰三年展中国建筑师展、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等展览的策展人。 · 《看(不)见的城市》(In)Visible City 与2015年第六届深双同期推出,深双十年回顾文集,采访了历届主策展团队、参展人、主办单位的官员等等。能看到期间秘辛,也能看到参与者的各种自我怀疑,比如,两年一次这个频率能让人喘息吗?一个有关建筑的展览,建筑师需要振臂高呼,振聋发聩吗?一个双年展需要建立自己的馆藏系统吗? · 打边炉 2015年3月艺术评论人钟刚在深圳创办了这个公号,粤语意为火锅。最近他们写了一篇“为什么深双的分展馆离我们越来越远”。 · 大鹏所城 建于明洪武年间,是明清海防军事要塞,距今600多年历史。这里也成为本届深双的一个分展馆。 · 价值工厂 原广东浮法玻璃厂,中美泰三国合资项目,位于蛇口湾,1987年建成投产。2009年产线停工,建筑结构及细部留存下来,成为2013年第五届深双的主展馆。自此,工业建筑改造成为深双的一块“招牌”。 · 大成面粉厂 前身为1980年成立的远东面粉厂,也是招商局为蛇口工业区引进的第一家外资独资企业。2015年成为深双主展馆,十个巨大的圆柱形筒仓成为地标。但在展期结束,“重生”不满一年,主展馆之一的“8号仓”被拆除,因其所在位置被规划为通往太子港的一条主干道。规划中的太子被定位为一个世界级的邮轮母港。 · 大馆 Tai Kwun 2007年香港首次与深圳联动,合作双城双年展,主展馆就在今天的“大馆”,当时它的名字还是中区警署建筑群。2010年香港发展局与赛马会公布中区警署新的设计方案,建议将这里活化成为当代艺术中心,但改造过程历时多年,设计师团队包括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事务所、许李严等。直到2018年才正式对外开放。 · 王维仁 香港大学建筑系系主任,2007年第二届深双香港部分的主策展人,当届深圳主题为“城市再生”,香港主题为“再织城市”。 **· **香港建筑师协会 最早成立于1956年,27名建筑师组成了“香港建筑师公会”,1972年正式更名。2007年成为深双香港部分的执行单位。 **注释 | **desert 设备 | ZoomH6 + H5 「上层建筑」是一档关于城市的播客节目。从设计出发,谈论城市有关的一切,既谈经济基础,也谈上层建筑。 欢迎给我们写信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