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10 纪实摄影:谁是你的眼睛・车轱辘话(其一)

#10 纪实摄影:谁是你的眼睛・车轱辘话(其一)

2020/4/21
logo of podcast  告别摄影

告别摄影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甜食
蔡骁
Topics
甜食认为纪实摄影的真实性与照片的精致程度无关,一张照片是否真实,取决于照片所记录的事件是否真实发生过,而非照片本身的处理是否完美。她以武汉医务人员与老人看夕阳的照片为例,指出照片处理过于精致反而让人怀疑其真实性,引发了关于摆拍的讨论。她还认为,新闻摄影追求真实,而艺术创作则不一定,艺术创作可以追求艺术效果,即使照片经过处理,只要好看,就是好的照片。她还谈到了摄影师在创作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加入自己的滤镜,影响作品的真实性。 蔡骁则认为,新闻摄影中,抓拍是重要的因素,但现在技术可以让人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反而导致照片过于完美而显得不真实。他认为,纪实作品的力量主要源于内容的冲击力,而非画面本身。他以释广德自焚照片为例,指出照片本身的艺术性并非其力量的来源,而是事件内容的冲击力。他还认为,摄影师的专业性体现在照片的工整和技术处理上,而非情感的投入。在纪实摄影中,摄影师是否应该将自身情感融入拍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他认为,真实感与真实并非一回事,每个人的真实感也不一样。他认为,短视频的真实感源于其难以篡改性、手机拍摄的普及性以及内容的冲击力,以及其粗糙和未经加工的状态。他认为,照片一度是给人真实感最强的媒介,是因为当时没有更好的媒介,现在有了更好的媒介,例如短视频,所以摄影的地位受到挑战。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节目是「车轱辘话」系列节目的第一期,甜食和蔡骁谈论了纪实摄影。我们谈论了真实如何被记录、真实感如何被汲取,以及摄影师立足于何地,但是到最后也没有得到什么结论。正如系列标题所暗示的,在这些节目里面充满了失败的讨论、未能达成的共识,和被自己推翻的结论。这是谈论的尝试的余烬,也许也将是新的讨论的种子。

时间轴:

  • 0:00:00) 开场

  • 0:00:45) 关于几张照片的讨论

  • 0:15:06) 「真实感」与「真实」

  • 0:21:47) 「纪实」代表了什么

  • 0:34:16) 照片与真实的对等关系

  • 0:38:59) 摄影作为真实感来源的历史地位

  • 0:40:40) 眼睛的(更好的)延伸

  • 0:46:42) 为什么不去拍短视频

  • 0:54:06) 摄影作为「真实」和摄影师之间的滤镜

相关链接:

注:封面图为 Malcolm Browne) 所摄的释广德自焚的照片的局部

主持:甜食、蔡骁

来信请寄:[email protected] 网站:https://byebye.photography/)

爱发电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