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E193 放下修行

E193 放下修行

2024/11/12
logo of podcast 炑星迹

炑星迹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C
CinCin
R
Rio
Topics
CinCin: 面对工作中的困惑,CinCin建议先从现实角度出发,分析职业规划、自身价值观与公司理念的匹配度等,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而非过度依赖‘修行’去合理化问题。她认为现实的方法可能更轻松便捷。 CinCin进一步指出,在使用‘修行’等心灵方法时,要警惕其是否沦为安慰剂效应,掩盖内心的真正需求。要如实地看到自己的欲望,并真诚地面对它。她认为,‘修行’有时会被用来弥合生活与预期的落差,但如果只是为了满足某种预期,反而会适得其反,增加烦恼。 在讨论如何做出最适合当下的选择时,CinCin提出要先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以及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因素(例如,家庭、个人、职业发展)如何分配。她认为,只有当这些都清晰了,做出的决定才会简单容易。 CinCin还分享了将人生比作游戏副本的观点,认为只有在副本结束后,才能有时间和空间去反思和调整,才能更好地规划下一个副本。 最后,CinCin强调,要定期反思和校准自己对人生、自我和世界的看法,及时更新‘系统’,才能避免在情绪的迷雾中迷失方向。 Rio: Rio 认为,现实中的问题可以用现实的方法解决,不一定需要借助‘修行’。他建议先从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入手,例如计算生活成本,从而确定工作目标。 Rio 提出,‘修行’有时被用来合理化现状,掩盖对更好生活的期待。他认为,要反思是否在期待另一种更好的生活,并以此来审视自己使用‘修行’的方式。 Rio 将‘修行’比作游戏里的工具包,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副本,但不能代替我们对游戏本身的理解和规划。他强调,要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欲望,并看清‘修行’是否真的在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还是仅仅作为一种安慰剂。 Rio 还分享了人生如同过山车的观点,只有在副本结束后,才能有时间和空间去反思和调整,才能更好地规划下一个副本。 最后,Rio 总结说,放下修行,先用现实的视角分析问题,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简单。如果在最简单的状态下依然放不下修行,那才是真正开始修行的时候。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有时候修行反而让问题变得更复杂?

修行有时会引入额外的因素,比如对修行人身份的预期,这可能增加决策的复杂性和烦恼。当我们将修行与现实生活混淆时,问题可能会变得更加模糊和难以解决。

如何在生活中做出清晰的决定?

清晰的决定源于对自己价值观、目标和需求的深刻理解。通过梳理个人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的需求,明确自己的选择余地,可以更容易做出符合内心的决定。

为什么有时候道理在情绪面前不起作用?

情绪的牵引力可能让人陷入迷雾,导致道理变得无力。情绪的强烈影响会让人暂时无法真正理解和应用道理,需要先抚慰情绪,才能重新审视道理。

为什么放下修行可能会让生活更轻松?

放下修行可以减少对修行身份的执着,让生活回归简单。当我们不再将修行作为生活的核心,反而能更轻松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做出更自然的决定。

如何理解灵性成长对生存方式的影响?

灵性成长可以影响我们对生活的理解,进而改变我们的生存方式。灵性层面的清晰认知会向下驱动我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生活和决策。

为什么忙碌可能并不总是有意义的?

忙碌有时是基于对未来的焦虑,而非当下的实际需求。忙碌可能掩盖了我们对生活的真实需求,导致我们忽视了当下的健康和幸福。

如何看待消费与快乐的关系?

消费并不总是带来快乐,真正的快乐可能来自于与家人、朋友的情感交流,而非物质的积累。我们需要反思消费的动机,是否是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或恐惧。

为什么修行有时会成为生活的安慰剂?

修行有时被用来合理化不如意的生活,帮助我们在面对现实冲突时找到心理平衡。然而,这种合理化可能掩盖了我们对更好生活的真实欲望,导致我们无法真正面对问题。

如何重新校准自己的生活系统?

定期审视自己的生活,删除不必要的负担,更新对生活、自我和关系的认知。通过简化生活,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需求,做出更符合内心的选择。

Chapters
一位朋友在工作中遇到困惑,引发了对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的讨论。讨论涉及工作与事业的平衡、个人价值观的匹配、以及如何清晰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需求。
  • 工作与事业的抉择
  • 个人价值观与职业规划的匹配
  • 认识自我,了解自身需求与选择

Shownotes Transcript

前几天好朋友和我们视频的时候聊到了她最近工作中的一些困惑,也是这期播客的缘起。

当我们觉得工作中有些不合适的地方,可能是价值观或是一起工作的人。

修行之后,我们也可能会尝试用一些「义理」或是「道理」来尝试解决这些冲突。

我们尝试转换看待事情的角度、做着感恩练习,但好像有时候会反复,那些冲突感、纠结感时不时地会再次回来。

此时,我们尝试用「无常」来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纠结的情绪会出现也总是会走。

从语言表达上,这些练习看起来都是一种「修行」,也都是一种练习。

而从心的层面,我们会感知到是否真的是在透过这些经历「修行」,还是透过「修行」在合理化着生活。

也有很多问题可能拿掉修行会变得更简单些,也更容易解决些。

我们究竟要如何做出最适合当下的选择?如何让自己从冲突、纠结的状态中出来清晰地看清楚内心的想法?

我们想要过怎样的人生?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生?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想要过这样的人生?这个想法的起源是哪里?

为什么是以后不是现在?

感恩地水火风,

感恩地球母亲,

感恩与你们相遇,

感恩一切,

祝福大家 :)

Cen 2024.11.12 ——

时间戳:

  • 01:02 朋友的困惑:要不要离职?
  • 06:32 在选择一份工作还是事业?
  • 07:55 发问的层层回溯
  • 10:36 生活和修行的非必然联系
  • 11:45 全情投入的副本和停下来的空档
  • 16:45 当持续良好的状态被打破的时候
  • 21:34 其实是一道数学题
  • 23:15 修行作为一种工具弥合生活和预期的落差
  • 27:37 炑星迹经历的另一种阐释
  • 30:40 今天出门遇到的一只狼狗
  • 35:36 是否在预期另一种更好的人生?
  • 37:36 灵性成长对生存实现的影响
  • 40:42 心口合一的清澈
  • 42:26 两个解决方案:行动和知见
  • 48:28 拿掉修行重新考虑人生
  • 52:37 为什么道理此刻无法起作用?
  • 56:52 消费是为了什么?
  • 1:00:29 并不是为了筹备未来的死亡而消耗此刻
  • 1:03:19 忙碌是为了什么?
  • 1:05:01 我放下修行行不行?
  • 1:07:08 为什么行为没有随着知见而改变?
  • 1:11:01 重新校准和更新我们的系统
  • 1:13:04 决策是怎么变得清晰的?
  • 1:15:58 感恩收听,感恩一切
  • 1:16:44 感恩音乐
  • 封面:《把Cen的画盖在身上》 )by Cen
  • 炑星迹音乐: AI 共创)
  • 炑星迹音乐:推荐歌单)

——

✍️ 播客相关

推荐播客单集:

炑星迹文章:

炑星迹视频:

本期音乐:

  • Ajeet - Blooming

——

🎉** 我们的分身:**

感谢大家一路同行,祝愿大家天天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