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片尾字幕很长,但只要影院扫地大妈还没来清场,你不妨坐下看完它。 早期电影的演职员表通常出现在开篇,为了节约时长,往往只有主创人员得以拥有姓名。而当下电影则习惯将其放置影片最后,而且这字幕越来越长,也越来越完整。这其实是电影行业分工精细化、从业人员个体化的产物。以前大家在固定的片厂捧“铁饭碗”,就算电影只给自己单位署了名,打工人也没什么可抱怨。后来,电影人逐渐转为个体户,名字能否出现在字幕里直接影响到个人从业履历。于是,各个工种的工会开始向制片公司施压,为参与电影制作的每个人争得署名权。 后来,随着电影制作越来越复杂,剧组规模也越来越大,分工也越来越细。同时,电影技术的发展和电影市场的扩大也催生了不少新工种,比如制造视觉奇观的特效组,再比如为影片造势的宣发部门。电影也的确是一项团队工作,“是一群学着互相信任的人共同创造的奇迹。”所以你看到的超长片尾,既体现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也是对电影从业者个人的尊重,你大概也能明白为何电影都喜欢在结尾给你看彩蛋。 不过,创作团队中的那些重要人物仍会在片头“霸屏”。编剧、导演、主演都好理解,但出品人、制片人、监制又各自是怎样的存在?这些角色下面的那些熟悉名字,难道是行业里的时间管理大师?他们又如何为电影注入灵魂?本期节目我们将跟随一位导演/制片/演员都从事过的多栖电影人,走进剧组,看看谁是片场最忙的仔,谁是电影幕后的灵魂人物。斜杠青年苇杭 - 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影视制作专业/自由影像创作者/制作人“游走在电影和广告之间的自由打工仔,接受所有的欲望,但有所分辨;强烈但冷漠,理想且世俗,有奇奇怪怪的原则”新片场 @苇杭 柚特派观察员歆歆 - 程序媛/「斜杠青年研究所」主播“日后会努力请更多导演来聊聊天”敲黑板划重点****片场的故事[04:15] 从想法到银幕,电影生产分几步?剧本->筹备->拍摄->后期->审查->宣发[09:21] 拍摄并非最耗时的环节[12:12] 为什么需要这么多「副」导演?[17:53] 导演为何常配御用班底?[19:27] 穿帮这个锅谁由来背?[21:25] 副导演是成为导演的必经之路吗?[25:36] 制片、出品、监制的区别我与电影[34:26] 我是如何入行的?[39:12] 当我们谈论「电影感」时,我们在谈论什么?[43:37] 科班出身、阅片无数、人生经历、人脉资源,哪个对导演更重要?[51:44] “大师”、“神作”背后的吸引力法则[56:07] 不喜欢客串的导演不是好演员[62:23] 近期佳片推荐[64:33] 自导自演没你想的容易声音素材(本期是鬼马少女风)CHANMINA – CallLorde - Mood RingWheel of Fortune and Fantasy Trailer 你说我听Q:哪一位导演的电影作品你看的最多?歆歆:诺兰?期待在评论区里听到你的回答!如果你对本期嘉宾和话题还有其他好奇,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问题,本研究所帮你“炮轰”他/她!提到的电影•《穆赫兰道》 大卫·林奇(2001)•《七宗罪》 大卫·芬奇(1995)•《黑天鹅》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2010)•《搏击俱乐部》 大卫·芬奇(1999)•《低俗小说》 昆汀·塔伦蒂诺(1994)她在看什么•《想象与偶然》 滨口龙介(2021)“情深言浅的三个故事,虽然是絮絮叨叨的对话体,但深层的情感就像冰山只露出一角。滨口龙介似乎是在用日剧的方式拍电影,藉着生活中的偶发事件,加上一点点顺水推舟的想象,叩开那些欲言又止的蓝色大门。”(摘自豆瓣)•《钛》 朱利亚·迪库诺(2021)•《木兰花》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1999)•《呼喊与细语》 英格玛·伯格曼(1972)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斜杠青年研究所radio收听方式: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虎嗅/汽水儿/Apple Podcasts/Spotify请记得在Apple Podcasts和喜马拉雅上帮我们打五星好评呦!关于我们 「斜杠青年研究所」是一档分享酷炫爱好/奇葩副业/独特经历的播客节目,我们会在每期邀请一位具有多重职业/多元身份/多姿生活的斜杠青年,畅谈他们的奇幻探险。愿嘉宾的故事能为你带来灵感与勇气,伴你解锁你人生的第N种可能。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期待与你的互动:)封面图来源The Velvet Touch(1948)拍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