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中国科普博览 SELF格致论道讲坛 导语:一百年前的北京天空清澈、绿荫如盖,出于对中国环境状况的极度忧虑,为了让北京的蓝天白云、绿水植被重新回到我们的城市中间,李皓辞掉博士后的工作,走向社会成为环境科普志愿者。长期行走于国内外多个城市的李皓,在SELF讲坛分享了中国城市环境的发展变化,并且提倡身体力行,为城市多填一抹绿。 ---嘉宾介绍---
李皓 环境科普专家 独立学者 以下内容为李皓演讲实录: 我大学是学生物化学的,1986年我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派到德国汉诺威研究院独立研究所免疫生物学实验室进修。1986年中国的经济还很差,所以去了有个疑问,为什么那些是发达国家?为什么比我们好?
1990年我利用到英国爱丁堡参加欧洲免疫生物学年会的机会游览了苏格兰地区,此次旅行使我的价值观起了根本的改变,使我有了两点感悟。 感悟之一是财富和奢华只能鲜光一时,难以持续。在苏格兰有很多古城堡,有一个庄园三百年前非常兴旺,但是彻底废弃了,可以想见当时是非常奢华的。
我去爱丁堡的时候,欧洲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大家对摩天大楼已经不再感兴趣,认为那个东西是不可持续的,价值观就开始变化了。 这个价值观的变化最主要体现在哪里?不是在想成为什么公主和国王,而是向往能与纯洁的大自然和谐共存的安宁生活。我到苏格兰北部,他们就告诉我,旅游旺季的时候很多人蜂拥而至,因为苏格兰的水舀起来就能喝,这是世界上很多地方没有的。 这个时候我再回过头看中国,德国同事跟我讲,中国很美丽,美丽在哪里?在中国能看到很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丽和智慧。中国北京是一个古都,有很多古建筑,古建筑旁边住了人,人住的地方旁边有湖,水还是清澈的。
我的同事、教授赞扬中国有一个最实际的例子,说中国古人没有给我们留下垃圾,我们现在挖出来的都是古董,没有垃圾,但是德国不敢,他们挖出来的说不定是一百年前埋的工业垃圾,他们对环境的不安全感是非常严重的。 这是1990年前后德国收纳垃圾的填埋场的面貌,很多垃圾填埋场都填满了。但看这个填埋场很多硬纸壳都填了,我同事说听说中国不是这样,我说是,中国这些硬纸肯定拿去卖钱了,他说这是非常好的解决垃圾的办法。
资料来源:德国环境部 在交流的过程中,他谈到德国汉诺威在1994年就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我问他这个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他说是从中国来的,中国废品回收来的,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不需要都往垃圾填埋场运,还可以得到可再生资源。 这是我在德国居住的社区周边,已经安放了不同的容器,绿色的放塑料,棕色的放树叶,不同的公司来清理,都拿去做了资源化处理。
但令人困惑的是,1999年我回到北京的时候,北京的环境污染情况已经很严重,很多食堂都采用一次性的餐盒,一次性的筷子,产生了严重的垃圾污染问题。
这条路是通往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大楼的路,垃圾堆的很高,几个月都没有人清理,这种情况在科学院园区随处可见。
中科院社区也是垃圾随便堆着,甚至环卫工人都没法处理,晚上点把火就烧了,那些垃圾里面还有塑料的饭盒筷子,燃烧了就会产生毒气。 一开始我辞掉博士后的工作,去成为一个环境科普志愿者,去给大家讲道理,为什么垃圾不能乱堆?为什么不能点着烧?给大家讲垃圾分类投放。 我给北京市长写信,也跟北京市管委联系,我说能不能把垃圾分类投放,当时说不行。一些媒体报道了我的观点以后,就有比较热心的社区,比如西城区大乘巷的家委会,来找我说能不能试行一下,我就用700块钱买了三个红桶,做成装废塑料、废纸、废玻璃的垃圾桶。
当时居委会调查,有30%的人同意试点垃圾分类投放,70%的人不愿意。但是一个月之后,我悄悄回访,打开盖子看塑料桶,干干净净的全是塑料。所以我认为30%的人对垃圾分类投放的认真态度与德国民众没有差别,参与的都很积极,不愿意参与的也不破坏,所以我对中国的老百姓充满了信心。 通过媒体的报道和政府的支持,2005年我再回访1996年这个试点社区的时候,发现垃圾回收已经正规化了,周围的植物已经长起来了。参与垃圾分类投放的人增长到90%。
社区居民还把我们刚才看到的一片黄土的院子全部用来栽种植物,环境质量大大的提升。这是社区人民自己干起来的。到了2013年的时候,北京的各大食堂普遍已经告别了一次性餐具。这是我一路走过看到的进展。 那什么样的环境才宜居?关于环境质量,大家记得四个要点:空气质量达标,水质达标,食物安全,绿地达标。另外,昆虫要吃各种各样的植物,如果都是单一的草坪,没有生物的食物来源,就没有生物多样性。 所以如果我们关心环境,你一定要关心这几个方面。比如说在北京,北京的空气,北京的水体,北京的土地,因为食物是土地长出来的,还有就是物种,植物还有动物,如果这几个状况都比较好,那么你生活的城市的环境质量就达标。 当然你会问国家有没有规定?中国宜居城市的科学标准对环境质量有几个要求:一年365天空气质量不能有一天三级以上,饮用水必须百分之百达标,污水处理率百分之百,生活垃圾百分之百无害化处理,此外城市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率百分之百,绿化人均的公共面积标准是每个人10平米,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标准是35%是植被地带。 国际上认可的环保城市,无非就是这五个标准:空气质量好,水资源保护好,垃圾资源化处理,绿化是顺应自然的,没有明显的热岛效应。 什么叫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的温度比郊区、农村要高好几度。热岛效应会带来很严重的问题?高温的热流会让大家排放的污染物难以沉降。高楼林立的城市非常容易出现热岛效应。所以高楼林立绝对不是令人骄傲的标志,是几十年前大家不懂环境保护的产物。
纽约是全世界最先建摩天大楼的城市,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那么它为什么现在热岛效应少了呢? 你问纽约的人,他们会讲我们感谢有个中央公园。纽约中央公园150年前就开始建了。中央公园有很多通道,但没有车道,这片林地差不多有五个故宫这么大的面积,中间还有个大水库,所以纽约感谢中央公园。
为什么公园能解决热岛效应带来的问题呢?因为公园植物多,有助于空气冷却。我们刚才说高楼林立会导致上下空气都很热,没有温差,空气就不流动。如果地表有植被,它吸热率高,可以有效降低气温,空气就开始流动,天上飘浮的这些颗粒物,随着冷空气往下走,经过树叶的过滤再上去就比较干净了。 有一本书叫《漫步中国》,是一个美国人20世纪20年代到北京住了两年写的一本书。他在第一章京城之家就写了:“北京的冬天和夏天都是天高云淡,确实是一个好住处,既使在冬天刮上刺骨的北风,只要能瞥上一眼北京的天空,亦是一种莫大的心灵慰藉。不久前春天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绕着城墙逛了一圈,墙下是绿树掩映下的城区,平民百姓的住宅院内树木复苏,花草茂盛,整个北京从高处望去,绿荫覆盖。”这就是一百年前的北京。 现在的北京,老城墙看不见。我就到钟楼上去看北京的一些老城区,果然还传承着绿荫如盖的面貌,这些都是四合院老百姓种的大树,长起来连成一片,老百姓就生活在树下,这就是北京以前为什么没有雾霾的原因。
建设宜居城市从社区做起,不要老等政府。2001年我回到德国看到弗莱堡一个旧军营改造成的宜居社区,沃邦居住区,这是个旧社区,也是个很受欢迎的一个绿色社区。
沃邦社区很有名,它是欧洲最低碳的社区,这里70%的居民是没有车的,他们出行大部分靠自行车,还有拉着自己的推推车到商场还水瓶,大家不愿意用车。
在屋顶上有大量太阳能的光板,或者集热器、透光的窗户,所以沃邦整个居住区主要使用可再生能源。
沃邦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设计,大家出行基本上依靠有轨交通,就在绿化带里面,有两条轨道,解决大家到城市里的交通问题。这个绿化带里面有很大的草坪明沟,有了水就排到草里面去。
这个社区的绿化植物全部是居民自己种的,每个居民负责自己门口的区域,你可以种花也可以种草,只要是绿色的就好。社区鼓励大家绿地绿化,不光是好看,还能帮建筑表面隔热。在社区里,玩得比较好的朋友还可以一块儿建房子,但是房子一定跟周围的居民房子保持一致高度,而且房子的形式要获得旁边居民的认可。 这是投放垃圾的地方。这个设计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低碳,另外一个就是促进人们的沟通。所以社区楼与楼之间一定有一块绿地场所,这些绿地场所让大人和小孩儿来这里玩耍、休闲,所以这个社区的居民关系非常融洽,有些家庭妇女成了社区的托儿所,这就是现在欧洲或者是德国最提倡的绿色社区。
宜居城市为什么要社区开始?我们到北京规划展去看,每个社区就是城市的细胞,每个社区绿起来,这个城市才能绿起来。现在有些社区已经开始动员老百姓,自己把门前的荒地种出来,种成美丽的小花园,社区小环境的空气就净化了,还能吸收降水、调节气温。
这些水从哪里来?尽量利用屋顶的雨水,屋顶的雨水往绿地流,减少绿化用水。而北京现在很多社区都已经放了垃圾分类投放设施,那我们每个人要尊重他的要求,分门别类的投放垃圾。而现在北京好多老百姓的屋顶上、窗户外,也有了这样的太阳能装置,这样的话你有了太阳能热水器,你的热水就不必依赖其他的化学能源。 所以北京的蓝天白云绿水植被会重新回到我们的城市中间。 “SELF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中国科普博览承办的科学讲坛,致力于精英思想的跨界传播,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登陆“SELF格致论道”官方网站、关注微信公众号“SELF格致论道讲坛”、微博“SELF格致论道”获取更多信息。更多合作与SELF工作组[email protected]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