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拉康的“镜像理论”,个体在其生命早期阶段就会建立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间的关系,人具备了自觉的身体意识。现代人对自我身体的关注与认识带有明显的美学化以及相应的消费主义特征。老年人注重养生,中青年人则可能钟情于运动健身。在健身行业火遍全球的今天,伴随而来的是关于运动健身、关于身体,乃至关于自我的一系列知识和叙述。今天,我们不谈论这些知识的真伪与有效性,而是想通过一位嘉宾多年来在书斋和健身房同步工作的体验与心得,聊聊当下如何认识我们的身体,如何认识自我。 我们聊了: 03:21 嘉宾和主播的运动经历 10:07 运动对于自由职业者意味着什么? 17:32 锻炼身体对于寻找自我的几种可能性 25:53 锻炼身体的目的 27:48 今天的健身房项目设置在为“文化霸权”背书 33:00 “运动”要比“健身”更接近自我的本源 38:31 运动中的“自我凝视”与“性别凝视” 43:30 功绩社会中的“心理凝视” 46:40 运动中的疼痛与认识自我的关系 53:25 如何理解健身之后的“健康” 一些书影音 布尔迪厄 | 如何才能做一个体育爱好者? 埃里克·查林 | 《完美的殿堂:健身房的起源》 村上春树 | 《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韩炳哲 | 《倦怠社会》 熊欢等 | 《凡身之造:中国女性健身叙事》 嘉宾 | 柏琳(自由写作者) 音乐 | 莫老师(播客“世界青年在中国”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03d9eed5e3f4933718aef59?s=eyJ1IjogIjVmMWUyM2JmZTBmNWU3MjNiYjY3MzM0YyJ9)主播) LOGO设计 | 阿巽(豆瓣 @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