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专注力丧失。 专注力是要取得世俗成功的人必备品质之一。遗憾的是很多人在很早的时候就丧失了这个能力。 一位16岁的男孩因为成绩不好、面临休学,被父母带来求助。他说自己上课、做作业时注意力完全不能集中,以至于学习成绩几乎每次都倒数第一。父亲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对来访者要求严格;母亲爱唠叨,经常情绪失控。父母关系欠佳,经常为小事争吵。 分析:如果没有生物学方面的问题,孩子的专注力本来是完整的。但是这个完整性可能在后天被破坏。当孩子专注于学习的时候,如果同时被父母要求专注于学习,就会造成其内心的混乱与冲突:到底是我要学习,还是顺从父母的愿望在学习。如果坚持是自己在学习,就忽略了父母的存在,会内疚;如果是因为听话而学习,就会产生屈辱感。这是典型的自我功能被他人剥夺的例子。接下来的问题是:父母为什么要剥夺孩子的专注力。回答是:有分离焦虑的父母,在孩子专注于学习时,会有强烈的被抛弃感,所以他们要通过要求孩子专注于学习,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来。母亲的唠叨、情绪失控、夫妻争吵,也都是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招数。 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干预,最好的办法是做家庭治疗。在三个人都参与的情形下,通过循环提问,逐步呈现上面分析到的潜意识内容,以及关系中的动力学变化。 **四、**自我功能外包。 成人应该具有完备的自我功能,通常的说法是自给自足。健康的自我功能外包包括把空间定位功能外包给导航软件、处理文字的功能外包给电脑等等。在亲密关系中的某一方,临时把某个功能外包给对方,也是健康和美好的行为,比如恋爱中的女性让男友帮忙拧开矿泉水瓶盖。但是,如果一个人到成年一直把一些重要自我功能外包给父母,无法独自面对日常生活,则属于病理性的自我功能外包了。 一个具体案例。一位33岁的男性,大学毕业之后就一直待在家里近10年,不愿意去找工作,也拒绝任何社交,全部生活内容就是吃饭、睡觉、打游戏。他也知道再这样下去自己就废了,于是就预约了心理咨询师谈谈。在一年多时间里做了近100次咨询。后来来访者找了一家跟自己专业对口的小公司上班。 咨询中咨询师围绕来访者自我功能压抑或外包展开工作。需要说明的是,从结果上来说,自我功能外包和压抑是一样的。 1、 来访者没有收入,所以他的食物都是父母提供的,这在象征意义上意味着父母仍在对他哺乳。来访者问道:是他们强行要给我哺乳,还是我要求他们继续这样做的呢?咨询师回答说:也许是合谋吧,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随后来访者表达了拒绝父母继续“哺乳”之后的担心:他们会不会没事儿干了?这个干预既意识化了来访者跟父母的婴儿—母亲关系,也意识化了来访者收回自我功能之后对父母的内疚感。 2、 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内容之一。来访者拒绝社交,可能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没有“独立外交权”,这是一个独立国家或独立个人才有的权利,他的这个权利属于父母。他也可能把社交中某些规则看成是对自己的强求,不社交意味着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涉及到另外一个自我功能的抑制:自体可塑性下降。可以想象,来访者的父母的可塑性是强大的,因为他们可以适应从养育一个婴儿到养育一个成年男人的巨大变化。也许有人会说,他的父母肯定会说不愿意。是的,意识层面不愿意,但潜意识层面是愿意的,否则就不会有这样的现状。 3、 沉溺游戏是全面的自我功能抑制。这是用虚拟生活替代现实生活。一个人在10年时间里都活在虚拟世界而没有死去,唯一的可能性就是现实层面的事情都被别人包办了。 这个案例让人欣慰的是,来访者终于决定求助了。有一个这样的猜测,在潜意识层面,来访者跟父母有一个契约,即让父母在他成年后继续像对婴儿一样养育他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到了,他就可以去过一个成年人应该过的生活了。照这个思路看另外一些案例,契约的时间长短不等,有的人一年,有的人可能一辈子。 在理论上,症状跟自我功能压抑是紧密关联的,但是,在临床操作上,有时候也可以分别处理,尤其是碰到一些非常顽固的症状时,比如人格层面的强迫症状。这些顽固症状可能跟生物学基础、非常僵化的自我认同和家族认同、以及某种幻想层面的毁灭性惩罚等有关。分别处理的意思是,建议来访者保留那些症状,不试图去消除它们;与此同时,鼓励来访者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比如,一位现在还在世的某国著名精神分析师本人,就是一个严重的社交恐惧症患者,他的这个病没有被治好,但这并不妨碍他一对一地治疗病人,尤其不妨碍他写一本又一本的好书。 想起一句很有诗意的话:如果六弦琴断了一根弦,我们也要用余下的五根弦弹奏完那首歌。 好了,谢谢收听,下一讲是《见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