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嫉羡与破坏 2

嫉羡与破坏 2

2021/4/30
logo of podcast 成为自己的精神分析师

成为自己的精神分析师

Frequently requested episodes will be transcribed first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我是知了,今天继续《嫉羡与破坏》。       **克莱因认为,嫉羡是死本能的一部分,通常伴随着拿走或者毁坏的冲动。**婴儿天生就会嫉羡,但是强弱会有影响。当婴儿得到很多爱和照料,嫉羡可能就会减弱,并且达到可被管理的水平;如果婴儿的成长非常坎坷,那么就会恶化这个嫉羡。嫉羡是一种特殊的攻击性。这种攻击性反映在它攻击的对象是好客体,也会让小婴儿伴随着强烈的罪疚感。如果一个人的嫉羡是过度的,这意味着这个人的偏执和精神分裂的特质异常强烈。     因为嫉羡的对象是好客体,过度嫉羡的后果之一是会带来强烈的罪疚感,罪疚感又会被这个人感觉为自己是被别人迫害的感觉。比如:有这样一个来访者,她是一个成年的女性,她因为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总是忍不住要非常严厉的羞辱或者打骂自己的儿子,所以她来寻求心理帮助。她自己的父母关系非常的糟糕,总是争吵不断,妈妈有严重的抑郁,她出生以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她甚至没有什么跟爸爸妈妈互动的记忆。回想早年对妈妈的记忆,她觉得都是空白。她成年以后,有了自己的儿子,从儿子出生的第一天起,她就不知道应该怎样去照顾他,她不愿意去抱小婴儿,不愿意母乳喂养,只能刻板地按照书本上说的几个小时喂养一次,并且她总是控制不住地打儿子。后来在咨询中我们慢慢发现,她非常的嫉羡儿子一出生就吸引了全家人的关注,婆婆可以整夜抱着他不睡觉,小婴儿每一次生病都会引得全家人围着他团团转,而这些都是她在早年的经历中未曾享有的。这种嫉羡伴随着巨大的失落的感觉让妈妈非常的痛苦,在无意识层面她要摧毁这个带给她巨大痛苦的人,前面我们讲到,嫉羡摧毁的是好的客体,会带来很深的罪疚感。这个妈妈在无意识层面对儿子的嫉羡也会带来深深的罪疚感,这部分自己难以涵容和处理的罪疚感,会让她把罪疚感投射出去,儿子变成了那个迫害她的,给她制造麻烦的、不听话的小孩。儿子认同了罪疚感,罪疚于自己是那个惹妈妈生气的、坏的小孩。     我们看到,在这里,无意识层面嫉羡的破坏性,它让妈妈不能去贴近和照顾自己的婴儿,并且为了处理自己因为嫉羡而带来的罪疚感,她需要把罪疚感投射出去,并且认为孩子是那个要迫害她的人。而这一切都是在妈妈无意识层面发生的,只有在咨询室里,这部分被慢慢地诠释出来,嫉羡的破坏性才会慢慢降低。     同样,在跟这样的来访者工作的过程中,我也不会一开始就直接去诠释:你对你儿子有嫉妒,你觉得你自己都没有得到,凭什么孩子能拥有。因为妈妈自己内在的小孩首先需要被照顾到,她才会有功能去面对自己的嫉羡和破坏,否则,直接去面对自己的嫉羡和毁坏性,会让来访者感觉太痛苦了,这可能会加重来访者的羞耻感和罪疚感。在强烈的罪疚感下,咨询师也可能会被来访者体验为那个要迫害她,要打压她,嘲笑她的人,这会加重某些来访者的偏执分裂。通常,当我观察到这些的时候,我会说:也许你也希望,你也可以像儿子那样,你也是那个可以被好好照顾的人。当来访者的心智逐渐发展到,可以去面对自己的破坏性的时候,我们再展开进一步的深入的讨论。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我们嫉羡的对象最初是乳房,因为乳房有乳汁。这个乳汁可以喂养我们,我们仰仗这个乳汁而活着,所以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嫉羡那个外在好的客体。小婴儿也会嫉羡父母亲间有性行为,也许小婴儿不一定知道父母间有性行为这件事,但是他们会有一种感觉,他们感受到父母间有一些兴奋性的关系,而这个关系是他插入不进去的,他是被父母这种亲密关系排除在外的。正常情况下,小婴儿嫉羡和攻击的强度,取决于她在生命中的第一个最重要的客体,也就是在跟母亲的关系中经验到的情绪,如果这个关系的基础好,那么失去母亲的恐惧也不会那么强烈,而且他还能更多地去分享母亲,于是他也可以去经验到对这些竞争者的爱。这些都意味着孩子能够令人满意的修通抑郁心理位置。比如,因为咨询师的请假,来访者变得非常暴怒,他会很愤怒地责怪咨询师,说如果咨询师不是请假而是突然缺席,那他就去投诉咨询师。在他的想象中,咨询师一定很享受不跟他在一起的时间,或者是咨询师会把时间给其他的来访者。这种愤恨就像小婴儿觉得妈妈把乳汁和爱给了妈妈自己,而不是给自己的婴儿。在咨询中,咨询师一次又一次帮助来访者去描述他的无意识幻想,是帮助来访者修通的关键。     有一些人会通过贬低自己的才能,或者不让自己成功来防御嫉羡,这样,他们既否认了自己的嫉羡,也因为嫉羡而惩罚了自己。尤其是那些在生命之初好客体建立的岌岌可危的人,他们会更加担心好的客体会因为自己的竞争和嫉羡的感觉而失去,因此他们必须避免成功和竞争。        有些婴儿在出生前,可能因为在子宫内的缺氧,或者出生的过程中出现了某种困难,会让婴儿去内化好的客体的能力受损。或者是妈妈因为自己的焦虑,不能好好地照顾婴儿,都会让嫉羡不能得到缓和,而以一种原始的样貌存在。在跟他们一起工作时,咨询的时间也应该被来访者体验为一次次快乐的喂食,来访者的情绪体验一次又一次地在咨询中被修通。只有当爱的能力被充分发展,婴儿才能内化好的客体,而好的客体形成了感恩的基础。同样,来访者借着与咨询师的关系,对自身美好的信任以及感恩的感觉会越来越频繁和持久,克莱因认为,感恩可以缓和嫉羡。 好了谢谢收听,下一讲是《内疚与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