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与现代交汇的政治文化中心到国际化繁荣的经济金融中心,北京和上海,这两座中国最重要的城市,共同构筑了中国的文化版图,尤其是历史与未来交织的当代中国。无论是庄严雄伟的北京,还是灵动时尚的上海,城市中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建筑,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记忆,还蕴含着独特的城市气质,成为无数文人、艺术家和建筑师的灵感源泉。 北京、上海,两座城市之间,潜藏的不仅是地理上的差异,更多的是人们对生活、空间与情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作为深谙城市脉络的作家,金宇澄生于上海,经历浮沉动荡,熟稔海派文化,是多才多艺的爷叔,对“旧”情有独钟。**金宇澄在《繁花》里写道:文学和建筑学是相通的,都是“人学”。**每当你进入一座城市, 你最先看到的是这里的建筑、环境和设计,它们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标签。 成长于老北京山水之间的建筑师马岩松,天马行空,生猛积极,对“新”怀有无边想象。**马岩松说:建筑是历史与文明对话所产生的语言。**如果一座城市的文化可以允许独特而多样 的建筑出现,那么这些建筑也就会成为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当建筑师遇见作家,城市与建筑的脉搏便会以全新的节奏跳动。 8月24日,围绕马岩松新著《二十城记》,马岩松、金宇澄、祝羽捷跨界建筑设计与文学创作,对谈“从北京到上海:城市的漫游与哲思”。本场对话中,三位嘉宾将分享漫游不同城市的生活经历、创作灵感,以及他们眼中的北京与上海,城市生活中的人性与情感。这不仅是一次关于城市和建筑的讨论,更是一场关于人、行走、空间与文化的深层次对话。 你将听到: 从小成长于北京的马岩松记忆里的北京; 金宇澄的上海经验; 建筑师对于今天城市建设的批判; 金宇澄会造房子,并期待一种新型民居; 土洋结合、折中主义、千城一面; 以及创作者要始终怀揣着理想主义 图书介绍 从童年的北京,到大学时代的纽约,从高迪的巴塞罗那,到路易斯·康的圣地亚哥,更有包括自己建筑作品的巴黎、鹿特丹、洛杉矶、哈尔滨、深圳……首位在海外赢得重要标志性建筑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通过曾深度游历的或参与项目建设的二十座城市,回忆自己的成长,追踪建筑思想的形成,欣赏不同城市的气质,分享关于建筑、关于城市、关于艺术的思考。他热切地带领读者游历、向读者倾诉,从一个建筑师的角度,以一位艺术家的眼光,为读者打开不一样的世界。 【与我们交流】 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你还可以搜索微信id“moveabletype”,添加小助手“活字阿浪”为好友,我们会将你加入活字电波听友群。欢迎与我们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