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家汪家明先生嗜书如命。有的书读过17遍,有的书50多年都忘不了,不光是因为那些格言式的句子烂熟于心,更是因为这些老书里,有震动过他眼睛和心灵的插图。
(古斯塔夫·多雷 《神曲》插图) 这些插图大多是文学著作的插图:且不说《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约翰·克里斯多夫》等名著,还有一些不那么被人熟知的作品《初升的太阳》,普希金的《欧根·奥涅金》和《抒情诗集》等等插图,都连同青春的记忆,深深刻在汪老师的生命里。为此他写过专门介绍插图的书《难忘的书与插图》和《爱看书的插画》,而且为爱过的插图作者,出过不少图文书。 一个人的阅读史可能因为时代和际遇遭遇起起落落,但提及那些插画,仍可以想起当年读书的心情,重温那充满憧憬和梦幻的年代。本期节目,跟随汪老师的讲述,体验插图的魅力和灵动之气。也许还能唤起你记忆里,那本因为插图而记得的书。
《初升的太阳》前奏曲(柯里亚14岁画) 嘉宾介绍 汪家明,1953 年生于青岛,1972 年入伍,在部队文艺团体做美工(画布景),1982 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山东画报出版社总编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副总编辑、副总经理,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策划出版《老照片》《图片中国百年史》《凯恩斯传》《中国美术全集》(普及版)等图书。著有《难忘的书与人》《难忘的书与插图》《立尽梧桐影——丰子恺传》等。 【本期时间轴】 [02:50]一位出版人的“书梦”是指什么? [06:00]提到插图就不得不说的作品
《普希金抒情诗选》:秋(断章)
(《欧根·奥涅金》:像白桦树一样的达吉亚娜)
(《欧根·奥涅金》:寂寞夜里的达吉亚娜) [18:00]插图是不是有风格的流变 [28:30]插图作者与小说作者的关系
(库克雷尼克塞 作《带阁楼的房子》)
(何多苓画《带阁楼的房子》) [34:20]因为插图而动心、留心、用心做的书 [42:40]对读者来说,作者的名字不重要,美就够了
(《静静的顿河》版画) [50:00]插图和图文书的区别 [57:00]还能为插图做些什么样的书
《巴黎圣母院》插图
(肯特《白鲸》插图) [01:02:20]关于汪老师的新作《美术给予我的》 “幸而,还是不幸呢,其中的许多人物,到现在还很有生气,使我们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读者,也觉得仿佛写着自己的周围,不得不叹服他伟大的写实的本领。不过那时的风尚,却究竟有了变迁,例如男子的衣服,和现在虽小异大同……凡这些,倘使没有图画,是很难想象清楚的”(鲁迅《小引》评《死魂灵》插图)** 【与我们交流】 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你还可以搜索微信id“moveabletype”,添加小助手“活字阿浪”为好友,我们会将你加入活字电波听友群。欢迎与我们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