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两年后再回顾:滴灌通“立”住了吗?

两年后再回顾:滴灌通“立”住了吗?

2023/8/14
logo of podcast 墙裂坛

墙裂坛

Frequently requested episodes will be transcribed first

Shownotes Transcript

两年前(2021年8月),我们曾做过一期播客,细致地探讨了小微金融领域的"小加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正是由前港交所CEO、金融界著名网红李小加老师创立的创业项目。滴灌通这个项目,无疑让很多人感到好奇,但同时也让许多人对其商业模式保持疑虑。 两年前,我们提出了六个关于滴灌通的问题,如今,在小加老师坚持不懈的创业热情下,这些问题几乎都已经有了答案。本期我们将一起“复盘”这些问题,看看每个问题的答案是否真的有了满意的回答?滴灌通“立”住了吗?澳交所会是未来的变数吗? 坦白说,我们都非常希望它能成功。 两年前的讨论: 《灵魂拷问“滴灌通”:在“无现金”的“小人物”时代,会出现终极解决方案吗?》)** ·本期话题·**

  1. 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如何打破金融“死局”?**
  2. 金融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风险定价和分散化?大数法则究竟有没有效?** 3.商业逻辑过关:一份合同和四个条件。** 4.中国小微企业的加盟模式有前途吗?** 5.银行能做滴灌通的生意吗?**
  3. 澳交所究竟应该如何定位?** ·对话文稿·** 01** 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如何打破金融“死局”?** 小跑:** 非常高兴今天又能与刘院长一起讨论滴灌通。很高兴再次与刘院长一起探讨滴灌通。一年前我们的播客期间,我们深入讨论了"小加解决方案",这是前港交所CEO,金融网红李小加的创业项目。滴灌通引起了大家的好奇,但我们仍在探索其有效性。 滴灌通的灵感来源于以色列的灌溉技术,** 它通过小管子直接将水分输送到植物根部,避免浪费。滴灌通的理念是把这种方法应用于小微金融,把海外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大资金转化为"与小微企业同甘共苦的长期资本"。它利用数字化收入管控技术,让大资金通过网络直接灌输到大量中小企业。资本收益的返还则依靠技术和创新的结算方式,设计了新的金融产品(DRO-每日收益权益)和“收益分成”机制,实时收回本金。 滴灌通的模式独特,首先与海外大资金成立基金,向中小消费连锁提供资金,但不占股,也不约定固定收益。这个模式既不是债务也不是股权,它类似于"租赁","收费权质押","保理"。小店把自己的现在或未来的现金流现值“卖给”滴灌通,拿到投资,每天营业后再偿还,但如果小店倒闭,投资就会打水漂。 滴灌通的投资方式与公募或私募基金模式完全相反。公、私募集中零碎的资金投资一或几个项目,而滴灌通则是投资人和资金相对集中,但要投的项目更多更小,形成了资金池和项目池。 一年多前,我们提出了六个问题,现在基本都有了答案。今天就来复盘一下。 在此之前,我首先想和您讨论一下“理念”。小加老师的理念我其实很喜欢。我看了他最近的一些采访:其中一个理念正说到我心坎儿上,应该也是现在被“卡死”在金融世界里的很多人也意识到的。他说:“传统金融模式的基础逻辑,跟底层几乎已经没关系了,而是顶层的钱互相怎么看。实际是一群教育很好的人在做‘大妈的事’,互相跟风。”他认为需要一种新的DNA,来打破这个金融死局。 于是他把“chips”压在了互联网革命、融资投资模式创新上。互联网解决了货和钱的配售,为什么中国的金融不能做一次像淘宝那样的互联网电商革命? 每次听到这里,总会让人有一种“高开低走”的感觉:前面的理念部分已经让人听得非常心情澎湃了,最后落脚点——哦,好像感觉依然是一个资本市场做普惠的故事。 您对他的理念是怎么看的呢? 刘晓春:首先,我要说我非常佩服小加。他在港交所的任期中,不断推出创新,使得港交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是波澜壮阔。我在香港的那段时间,对他敬佩深深。 这几年来,我觉得小加对滴灌通的见解也在悄悄发生变化。最初,他纯粹从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的角度来看,但现在开始从一个更高的层次,也就是服务小微企业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是一个微妙的变化,在他开始创业的那两年,理解可能更多基于调研和想象;然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在具体实践中悟到了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所以,如果你一直关注他的话,你会感觉到他的观点正在变化。 要打破当前金融的桎梏的理念,我很同意。这些年来我也在思考和观察:我们的金融,无论是小加在投行领域,还是我在银行领域,都感觉金融好像是浮在上面,脱离了实际。但我们的不同点在于:小加认为是传统金融不接地气了,而我认为是现代金融已经背离了金融的本质。我认为,现代金融,由于金融市场越来越发达,工具越来越多,反而导致了金融背离了最初的目标。 例如,我们谈论股票市场,本质上,企业发行股票募资,是为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去更好地生产经营,然后盈利,让股票投资人能够分红赚钱。比如许多香港人喜欢购买汇丰的股票,因为汇丰的盈利稳定,每年都有很好的分红,所以许多人将购买汇丰的股票视为养老投资。这就是最初股票的作用,发行人通过募资进行生产,经营赚钱,投资人通过分红获得收益。 但是现在的情况变成了,我只要炒股票就可以赚钱,不在乎你分不分红,甚至发行人也开始把发行股票本身当做赚钱的方式。这种现象下,股票投资人对你企业的真实经营并不关心。我记得格林斯潘在他的回忆录中就提到了这个问题,以前的股东买了你的股票,就会努力去了解你的经营,甚至干涉你的经营,发表他们的意见。这就是巴菲特投资时要关注董事会是怎么经营,怎么决策的原因。但现在,股东并不关心企业的经营。 小跑:我自己也曾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我觉得已经无法回头,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前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趋势。我们现在已经位于后现代社会,在我们周围,无论是经济、艺术、思维理念,还是整个社会的制度等等,都在向着越来越抽象的方向发展。 具体到金融市场,它正在将实体世界的东西逐渐抽象化,从而提高效率,加快整个世界经济的运转。而在每一次抽象的基础上,都会形成一套全新的经济模式或金融市场模式。我不确定是否真的需要像李小加老师所说的那样,进行一次大的颠覆才能打破现状。但我也赞同您的观点,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 刘晓春:对"颠覆"的理解取决于你的观点。无疑,“颠覆”指的是对现行的模式、做法和观念的挑战;但并不等同于彻底的废弃或覆灭,而往往涉及到对现有的一种改革或重塑。就像我们谈论的前现代、后现代或未来,这些概念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我觉得李小加老师的理念,他希望支持小微经济,是想回归金融的本源,去支持具体的经济单位的发展。这可能是你刚才所说的"高开低走"的理解,即在激动人心的理念下,落实到实际行动,实现真正有意义的改变。 02 金融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风险定价和分散化?大数法则究竟有没有效? 小跑: 但是如果仔细研究滴灌通的方法,它创造了很多新的金融工具,比如DRO和DRP,还有澳交所的设计——这些在我看来,这似乎是一种更抽象的形式。 当然,这并不是说抽象不是一种方法。我们需要回到金融的本质。这也就是我想和您讨论的第二个问题。 实话说,如果我们听周围的声音,尤其是金融圈内人的声音,其实大家对滴灌通并不是特别看好。金融圈和投资圈的人好像都看不太明白,觉得投资连锁小店并不是好生意,各种质疑。小加老师也会“怼”:说到目前为止,其实没有一个能让人心服口服的“行不通”的结论。他经常提到“金融的本质”,认为只要底层逻辑是对的,这件事就能做成;但这些批评的声音也说滴灌通没有“看到金融的本质”。 所以这“金融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从我对滴灌通浅薄的理解,觉得小加老师对“金融本质”的理解有两个核心: 第一,关键在于给风险定价。** 由于资金存在时空差,因此需要一种方法能够在今天就确定明天的风险价值。这也是滴灌通模式的基础,即通过将未来的风险转化为现在的确定性(每天的现金流收入),打散风险,使得风险定价更准确。 第二,分散化(diversification)。** 尽管小微企业的风险很大,但通过大量的分散投资——多地域、多行业、多种类,只要投资的项目足够多,足够分散,就能用分散风险的方式来管理风险。 这个理念我们都很熟悉,就是十几年前在国内银行业人人必提及的“大数定律”(the law of large numbers)。但它几年前似乎已经被“证伪”了。我还记得一位银行界的前辈曾告诉我,如果你把所有的风险都分散开,就等于是没有分散——因为分散的程度越大,“阿尔法(α)”就越小,而离“贝塔(β)”就越近——最终还是在“赌”整体的经济状况,相当于还是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篮子就是“中国经济”。收益只能和整个宏观经济的表现一致,无法获取超过“大盘”的收益。 您觉得金融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刘晓春:对金融的本质有几个基本理解: 首先,金融在资金上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融通。 当一个人想要投资但还没有赚到足够的钱时,他可以借钱来提前使用未来的资金,这是时间上的融通。此外,金融还可以将有闲置资金的人与需要资金的人联系起来,实现资金的流动,这是空间上的融通。从个人角度而言,这种融通可能只是解决了临时的流动性问题,但从社会效益来看,它可以加速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这被认为是金融的基本逻辑。 其次,投资人的目的是追求回报,希望获得利润,并不是出于慈善目的进行投资,这也是金融的基本逻辑。** 因此,无论表述中体现了怎样的情怀,最终都归结为追求经济利益。 第三,** 还需要明确的一点是,金融领域与其他商业企业是不可简单类比的,尤其是我们所谈的以融资为目的的金融。其他商业企业,无论是服务还是商品交易,都是基于买卖关系。然而,金融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交易,它不涉及实物的交割。借出去的钱并不等同于卖出去的钱,而是需要最终收回本金和利息。所以,把金融与“淘宝”等平台进行比较是不恰当的,可能会导致问题。 第四,这也带来了所谓的风险定价问题: 商品和服务买卖只需要考虑成本核算,而金融不仅需要成本核算,还需要进行风险定价。这是因为金融交易不涉及实物的交割。然而,我认为小加在这方面有创新意识。大多数金融业务都是通过“积少成多”的方式进行的,即通过积累小额资金来实现大额投资;然而,滴灌通试图将大额资金用于小规模领域,这种反向思维具有很大的创新意义。 这里也有对“风险定价”的创新。我们原来讲的风险定价都是“未来折现的定价”,而滴灌通是当下就把“未来的钱”都给分了,这是一个倒过来的做法。从逻辑上来讲,我觉得是讲得通的。 最后,关于“大数定律”,我觉得也不能绝对化。我们讲的“大数定律”是建立在“一般人性”的基础上的,你也会发现:有时,当我们找到一个“法不责众”的方式,人性可能会倾向于这个方向,会颠覆原有的逻辑,可能彻底打破原有秩序。 所以你可能只是取了一个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因此,应用大数定律时,你需要做出选择,不是说有了大数定律就可以放任自流。如果你简单地理解为99%的人会还你钱,那还需要做风险管理吗?可能过于简化了对人性的理解。 03** 商业逻辑过关:一份合同和四个条件。** 小跑:** 理念部分好像没啥大问题了。我们回到更微观的角度再来深入分析一下。记得一年多前讨论时,您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合同该怎么定? 如果是“非股非债”,那是否有期限?如果不是债,就没有期限,那么如何决定何时收回、如何分配收益?“收益分成”怎么分?我理解您一直很关注具体商业模式的确定。 刘晓春:具体商业模式和合同约定非常重要。不需要折现,也不需要一个固定价格,每天都有回报——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但它只有在特定模式和环境下才可能实现——只有找到愿意接受你投资、愿意与你共同承担风险、愿意给你资金支持人,才可能实现。 确定合同分成比例也非常重要。如果我每天分利,直到收回成本,然后就结束了——这可能意味着我没有盈利。而如果我设定一个规则,比如只要达到110%,就收回投资,也就意味着回报率是10%,但因为“不是债”,又没有时间因素——可能会让投资者望而却步。 在投资者这一端,如何约定也很重要。如果我募集到一笔资金,投资了2000家小企业,每天按比例分配利润,直到收回投资为止。现在我要把这些产品打包成一个产品卖到澳交所——这时问题就来了:投资者如何确定购买的产品中,一号产品、二号产品、三号产品各占多少?它们的利润如何分配给我? 还有市场定价:毕竟与债券不同,债券因为有本金在,通过已经收取的利息,还剩几期利息,我们就可以算出你的债券现在的价值多少。而按照“每天现金流分成”的逻辑,这些小店收益权的价值是逐渐减少的,那我该如何给交易定价? 小跑:我最近有机会与他们交流,了解了滴灌通是如何设计合同的。 这个合同其实非常简单,他们与每个加盟小店的合约基本上约定了四点:第一是约定了投资的金额;第二是约定回本期限,也就是多少年后投资额回本;第三是确定一个分成的比例,比如每天要给滴灌通10%的分成比例;第四是有一个“阶梯性”的安排,例如会预估一个回本周期,比如四年,算法算出两年回本,两年回本后,会按比例降低收入分成的比例。 例如,滴灌通投了一个小餐馆100块钱,预计两年可以回本。前两年每年就会要求还50块钱,然后50块钱除以365天,所以每天会收一毛三,换算成百分比大概14%左右,每天按照这个比例来还本金。一直到本金还完了,剩下的两年,每年减半,每年只需要分大概半毛钱,当做是利息。 这里面的核心就是滴灌通的回本期估算算法,这也是他们的核心技术。他们会根据小店的行业、加盟情况、地域情况等等,做出一个算法,算法会估算出来大概的回本周期。 这个“减半周期”的设定我觉得也很有意思。因为大家经常会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小店签了合同,刚开店马上就火了怎么办?如果变成了网红店,生意特别好,那为什么要一直跟别人分成?它肯定不会把收入全都告诉你,可能会用一些办法来虚报。或者另一种情况,比如刚签完后又来了一场疫情,生意一落千丈,那该怎么办? 所以这个“减半安排”的要点在于,当投资回报率在某个时点达到预设目标,利息比例会立刻减半,不需要等待全部回本周期;反之,如果好多年都回不了本,也就不会减半。也就是说,利息在投资回本之后开始计算,不管那是再几年后。这个合约设计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对小型投资者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刘晓春:合同约定的这四点,我认为是符合金融逻辑的。这些本质上都是关于还本付息的问题,只不过名称、算法、以及收回方式的逻辑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道理是一致的。 所以这个商业模式是讲得通的,也符合传统的金融逻辑。 04 中国小微企业的加盟模式有前途吗? 小跑: 一年前您还问过一个问题:节点企业是特许经营连锁中的核心企业,这种合作的好处是什么?如果滴灌通通过与这些企业的合作,试图解决规模问题,那么在给投资者的分成中,是否需要给节点企业一部分? 虽然我没有找到这个问题的直接答案,但有很多信息可以解释滴灌通的特许经营店策略。滴灌通并不投资所有的小微企业,而是专注于特许经营店。与国外的大连锁品牌如麦当劳和肯德基相比,中国的连锁品牌虽小,但数量众多。例如,海底捞是一个大品牌,但还有许多只开了几十家或几百家店的小连锁品牌,这些都是滴灌通的投资对象。 滴灌通之所以选择投资特许经营店,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中国小微企业最核心,最基础的一个生态。相比之下,独立店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而特许经营连锁则可以解决一些品牌供应链和财务问题,店铺数量越多,可以分摊的风险就越多。所以,滴灌通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这些连锁品牌更健康的发展。 而滴灌通的贷款,主要支持的是开新店。这被滴灌通视为最可靠、最佳贷款需求:首先“开新店”是一个明确目标,可以依靠旧店的收入和流水作为支撑。其次,他们认为开新店的资金需求是固定的,店铺越多,经济效益就越好。但是,一般来说,银行不太愿意贷款开新店,风险投资也只愿意投资大品牌,这就是滴灌通能够填补的空白。 滴灌通也意识到,管理小型特许经营店确实存在一定困难,因为不同的商业模式和地区都有所差异。有的品牌可能只需要开50家店,有的则需要开更多的店才能实现经济效益。 您对专注于“加盟连锁”这种模式怎么看? 刘晓春:"加盟连锁"模式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适用性取决于企业类型和运营策略。例如,如果希望利用国际资金从澳门、深圳或香港扩展到全国,这个模式也许是可行的。然而,如果企业是小贷公司或银行信用社这样的,仅在本地提供服务,那么在采用这种模式时,就需要考虑如何控制风险并选择合适的客户群。 而在使用互联网技术的情况下,这种模式可能需要在空间扩展和客户范围之间做出权衡。扩大服务范围的同时,可能需要缩小目标客户群,这就需要企业有能力追踪资金流或现金流,并有一种封闭的客户群体。小微企业可以是这种模式的适用对象,但前提是你有足够的能力来管理这一切。 选择加盟店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策略,尤其是对于已经在进行此类业务的企业来说,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滴灌通找到加盟客户,并以开设新店的方式进行操作。此外,他们还需要寻找合作力度更密切的加盟店,包括物流和资金流的合作,以有效控制每家小店的日常经营收入。 然而,这种模式的挑战在于客户群体的选择,以及你能找到多少符合这种模式的客户。当你扩大服务范围时,必须相应减小目标客户群,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这一类客户的总量是否足以支撑你的经营规模?是否足够支撑能让澳交所运转起来的资产量和来源? 也许发展到一定程度,你发现自己也必须追求规模效益,因为规模才能带来利益——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最后,中国的加盟关系与国外的并不相同,中国的加盟关系五花八门,有非常紧密的,也有非常松散的,不同的核心企业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例如,有些企业只是提供品牌,你只需付加盟费,而他们对你的经营状况不太关心。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并且适应中国的特殊环境。应该讲小加一直在避免那些控制不到现金流的模式,所以他首先把非加盟店的全排除掉了,我觉得这是有道理的。 05 银行能做滴灌通的生意吗? 小跑:** 感觉已经回答了很多疑问了,特别是在小微资产端,就像您所提到的,小加老师一直在进行思考和试错,并不断提高自己。在技术手段方面,通过加盟方式来尽量实现闭环,并进行取舍。 现在只剩下两个问题了。澳交所我们最后再讨论,我们先来回答竞争对手的问题:小微融资本来就是银行的生意,所以与银行比,滴灌通的竞争力在哪里?是否看到哪家银行开始复制这种模式?VC和PE我们不讨论,我觉得滴灌通与银行更具可比性。 刘晓春:如果银行想象力丰富一点,是可以做的。 而且银行反而有一个优势:只要够“近”,能够去把握住这些小微企业,就能更做了。无非是用现有规则还是滴灌通做法去做而已,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比如你可以理解为类似按揭贷款、保险和理财保险。理财保险是一次性交费,最后拿回来;而按揭贷款则是一次性给款,然后分期还款。但道理是一样的,不管是本金还是利息,每月按时还款即可,因为利息已经计算在内了。但这和一般贷款不同,一般贷款是区分本金和利息的,而按揭贷款不区分。这只是分段计算的问题。 关键在于,对于一个小微企业或开店的人,他要比较去银行、民间小贷公司、和在滴灌通这里借钱,有何不同?可能稍微贵一些,但更轻松快捷;还是比起民间,更愿意去正规金融机构借款?所以关键不在于银行是否能够做,而是在于客户的选择。而且银行自身也有很多限制。 06 澳交所究竟应该如何定位?** 小跑:** 就剩最后一个问题了——关于澳门资产交易所(澳交所)。 之所以放在最后,是因为挺难聊的。不久前滴灌通澳交所开始试运营了,定位为全球首个收入分成产品DRO(Daily Revenue Obligations)交易所。 这个话题之所以复杂,是因为我觉得滴灌通好像也没有完全想明白它的运作方式和作用。从我所收集的信息来看,对于它的解释并不像其他问题那么清晰。其实对于小加老师,设立澳交所是顺理成章的,他毕竟是交易所的专家。 从滴灌通的解释来看:澳交所设立的初衷是满足小店的资金需求,因为融资需求量庞大。如果按照之前设立基金的方式进行,比如还需要构建一个外部框架、处理跨境问题,就非常麻烦。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的投资者,不愿意投资基金,也不愿成为有限合伙人,而只是想分小店每日的现金流。为了满足这种市场需求,滴灌通才设立了澳交所。 我认为澳交所的运作方式相当复杂。在上面交易的资产不同于标准基金类金融产品,而是需要将无数碎片化的现金流,通过一个完整、透明的基金架构或金融产品体系,与另一端资金进行对接。 资产端非常碎片化,需要以不同的形式打包这些产品,同时保持一定的分散性,还得能交易和转让——这又需要非常标准化的处理。所以如何披露现金流、如何计算未来风险,涉及到各种参数,一边交易资金,一边完成确权,我一想就觉得很头疼。小加老师也认为这种模式借助传统交易所清算结算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将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混合在一起。 所以我反倒认为,澳交所在区块链上的尝试也许最合理的。比如现在香港正在支持的一些 web3 模式、RWA 和资产代币化,我觉得也许更适用于这种新场景。但确实也很难设计。 另一个让我困惑的问题是,澳交所到底是什么身份?既是一个交易所,又要管理交易资产,同时还需要向小店每日收款。也就是既参与资产端的服务,又管理金融端的资金,这身份变得越来越神秘,但又让人充满好奇,应该是个非常有趣的发展过程。 您对澳交所有什么看法呢? 刘晓春:**澳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可能有几个。 首先,澳交所究竟是交易什么?这个问题目前看起来有些模糊,滴灌通似乎并不想将其完全塑造成一个传统的交易所,比如港交所。小加似乎希望澳交所能成为一个新型的交易所,但这种新体现在交易模式和方式上,还是在交易产品上,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我理解这可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可能是一个新的技术平台。虽然以一定要用区块链,但可能是一种新的技术。比如香港现在推出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可能会不同于现有的技术。另一方面,这个平台本身必须为其产品服务。 就像港交所,它主要交易股票,股票带动了其他证券的交易,比如债券、资产证券化等;它还建立了票据的场外交易所,收购了伦敦的LME商品市场——都是从交易所主要业务开始的。 澳交所的方向将取决于它的产品是什么。是否只销售特定产品,比如一开始主要交易滴灌通产品,后期可能会有其他非滴灌通的创新金融产品?吸引来其他“非股非债”种类产品的发行者? 作为一个交易所,产品的多样性是必要的,不可能所有产品都来自同一个人或同一家公司。所以我认为他们可能需要吸引多个供应方来挂牌产品,吸引多个投资者来投资。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交易所。如果供应方只有一个,那就更像是一个商店,一个门店。 缩小问题范围,如果澳交所是一个新的产品,我认为首先可能需要将滴灌通这样的产品证券化,然后在交易所上交易。这就涉及到如何将交易“非股非债”产品、如何确定这类产品的基本价格,这都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澳交所应该是一个新的交易平台和交易模式,而这个模式如果是创新的,一定是为新的产品服务的。没有产品,再好的交易模式也无用。这个产品的设计必须考虑到资金和价格的问题,以及交易规则、计算方式、定价方式、是否需要像传统交易所那样有做市商来进行定价。这都是非常有趣的问题。 小跑: **今天的讨论非常开心,我的理解相比一年前有了很大的提升,感觉像是同步跟随小加老师创业。他的创新方式可能会成功,但也并非必然,需要继续观察。 但无论如何,这种循序渐进的创新,比那些对现有金融体系极度不满,上来就要“打倒美联储”的“颠覆”似乎靠谱得多。 刘晓春:**从业务角度来看,我觉得他的成功几率较大,这可能与我们一年半前的看法有所不同。 然而,他可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客户群可能会非常小。当前的数据显示,他们已经有几千家门店了,即使按照每家门店100万的计算,总值也只有十个亿。如果我们能把这个数字增加到1万家门店,那总值就达到了一个亿;如果是100万家门店,总值就达到了100亿,这个规模已经相当大了。然而,这个规模能否实现,以及如何严格控制风险,是否选择与强大核心企业合作,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所以我认为他可能会成功,但可能只是一个小众市场,这个小众市场的回报可能无法支持一个交易所,甚至也可能无法支撑这么大的一个企业。如果他想要做大规模,那么就有可能像前些年的互联网金融一样,降低风险标准以获取更大的流量,最终可能会导致风险失控。所以,会成功,但是成功的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小跑:**未来最大的变数可能并不出现在他不熟悉的小微金融领域,反而可能出现在他最熟悉的交易所领域。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值得放进《哈佛商业评论》的商业案例。 —  End  — 栏目主播|刘晓春 肖小跑 编辑 | 坛子 互动方式 坛友群:请添加坛子微信“BKsu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