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F讲坛出品---导语:普通的茄子开1-2个花结1-2个茄子,但经过搭载的航茄8号可以开5-6个花,产量翻倍,维生素含量也提高很多。从1987年开始,通过航天育种的农作物产品已经有100多种。把种子从地面搭在了大气层之外,利用外部环境诱导它自身基因产生变异,只是育种的一种技术路线,再经过国家严格审定推广食用。在SELF讲坛上,北京神舟绿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朱琳说道:一提“变异”,很多人便谈虎色变。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大众科学素养比率从1.4%提高到6%,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科普教育中来。---嘉宾介绍--- 朱琳
北京神舟绿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
见过航椒2号吗?
这个长辣椒品种亩产可以达到万斤,而且维生素C的含量比普通辣椒高。
见过航茄1号吗?航茄1号的产量可以达到每亩两万斤,而且单果的重量可以达到一到四公斤。
还有它的兄弟“航茄”8号。航茄8号的花序有五到六个花,结出的也是五到六个果,所以它就是相对来说比一般的茄子的数量增加了,所以相应的产量也就增加了,而且航茄8号它的维生素P和维生素E比一般的茄子都要高30%以上。这些蔬菜统一的特点是,它们都属于航天育种的成果。
**航天育种是什么?**随着全球航天科技的发展,宇航员上到太空以后,首先第一个需求就是饮食的问题,所以前苏联1960年开始随着航天的科学发展,就开始把种子搭到太空了。美国是1984年开始的,而中国从1987年也开始紧跟其后做这相关方面的研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航天搭载,实际上是把种子通过外部环境的诱导变化让它产生变异,航天育种跟我们地面上的物理的诱导变异,都是遵循了达尔文的物种进化理论,每个物种它的DNA都会在一定外部环境的诱导下产生变异,通过航天的搭载实际上是把种子从它传统的习惯的地面拿到外太空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下加快了它的变异的比率或者提高了它的变异比率,通过29年的这种航天搭载发现了一个规律把种子搭到太空15天相当于地面二十年到二十五年的变异的情况,所以这个就应了原来我们中国人的老话就是,天上一天地下一年这么一个规律。并且航天育种的成果也十分显著,2012年的时候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9年的航天搭载已经培育出了将近四十多个高产的航天蔬菜品种,将近二十多个观赏类的蔬菜品种。
通过航天搭载培育的太空特大南瓜可以长到五百多斤,如果把小孩放进去的话上面挖个洞可以放进去没问题的。**为什么要把种子载到太空兜一圈?**美国大片火星救援的一个场景,马克由于一场沙尘暴跟他的队员失联了,他为了生存在他居住的舱里头在种土豆。实际上这就是航天育种的第一个目的:航天员在太空要吃饭,要饮食,那就把种子要搭到太空探索,在空间站进行种植满足宇航员的饮食需要;第二个目的就是把种子搭到太空利用太空的宇宙射线,在真空、失重状态下诱导种子产生变异然后回到地面,再通过科学家四年到六年的选育培育一些 跟地面上品种不相同的,一些新品种。中国有句话讲“民以食为天”,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但是中国的农业发展面临一个窘态,大量的农业种植的种子靠进口,自主的研发能力很弱,但是航天育种完全是开发了一个新的领域,通过航天育种的这个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培育出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的新品种,而且这些作物新品种可以广泛地在全国范围进行种植。**航天育种安全吗?它与转基因有什么区别?**人们肯定会质疑,这么大的南瓜能吃吗?航天育种是通过人类改变种子的外部环境诱导它自身的DNA产生变异,这是它自身的变异,那相当于是借上帝之手让它自己去产生变化,而地面的物种进化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变异不断把这个变异通过遗传再通过自然的选育保留下的品种,这才是一个物种进化的进程。从最早的美国1984年培育出一个航天番茄品种到1990年通过美国政府的认可确认,通过航天搭载培育的品种是安全的,是可以食用的。到现在中国2012年航天育种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现在推广的所有的能够食用的航天育种品种都是有国家审定的品种证号的,能够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家可以放心地食用,因为它是安全的,是国家通过严格的审定认定它是安全的。尽管一提变异这两个字人们就谈虎色变,认为变异这两个字是贬义词,其实变异这两个字是一个科学用语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再来谈转基因,转基因实际上是人为地设计了一个程序,把一种物种的DNA片段植入到另一种物种的DNA里去,目的是为了达成一个新的表现性状,是一个两种物种组合的一个新的表现性状。前几年韩国搞了一个转基因的品种,把水稻的DNA中植入抗旱的小麦的DNA片段,这样通过小麦的抗旱的DNA片段植入到水稻DNA中,通过培育这个品种导致这个水稻只用原来水稻种植需要水量的1/20就可以生产出同样的产量的水稻来,实际上通过转基因把水稻的抗旱性提升了减少了用水,节约了水而产量能够保持不变,这是一种人为的有目的性的设计出来的新品种,通过转基因技术形成的一个新的品种所以这是两种技术路线航天育种和转基因。应该说是科学家应用于育种的两种技术路线,所以这两种技术路线是不一样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都能体现出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什么会产生质疑?**这与科技普及率有关,中国科普研究所在2001年的时候做了一个调查,中国的大众的科学素养的比率是1.4%,而美国大众的科学素养的调查数量在1990年的时候是6.9%,大众科学素养这个指标是代表科技的普及率,科技普及率实际上是用美国弥勒一个模型来构建起来的,而这个模型说的是:大众对科学知识,科学概念的了解;大众对科学知识理念的了解,还有方法的了解,以及大众对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的价值的了解,这个三方面就决定了科技成果在社会上的转化速度,为什么在四年航天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很多人会提出疑虑,提出顾虑原因就是我们的科技知识普及的还不够远远不够,特别今年中国科普研究所又做了一个调查发现中国现在大众科学素养的数字是6%,我们已经从15年前的1.4%提高了现在的6%,但是现在美国大众科学素养的数字是12%又比我们高一倍。所以我们要加快科技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研究的科技成果能够转化能被社会大众所理解所使用,能够转化成生产力。开展科普教育,开展育教于乐的互动的创意农业,来让更多的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来了解航天科技知识了解航天育种知识,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内容来源于中国科普博览SELF格致论道讲坛,转载请注明出处。登陆“SELF格致论道”官方网站、关注微信公众号“SELF格致论道讲坛”获取更多信息。本期视频也已在中国科普博览上推出,敬请关注。更多合作与SELF工作组[email protected]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