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你的孩子是超常儿童么? | 中科院心理所刘正奎

你的孩子是超常儿童么? | 中科院心理所刘正奎

2017/2/15
logo of podcast 中科院格致论道讲坛

中科院格致论道讲坛

Frequently requested episodes will be transcribed first

Shownotes Transcript

---SELF讲坛出品--- 导语: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关注孩子,这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但是,往往在不知不觉间,我们的关注就转化成对孩子的高要求、高标准,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攀比,唯恐他们落后于人。在SELF格致论道讲坛上,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刘正奎研究员这样说:要成就一个孩子的非凡,社会和家长都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关注孩子?他认为,其实每个平凡的孩子都有不平凡之处,我们缺少的是辨识孩子非凡之处的眼睛。 ---嘉宾介绍--- 刘正奎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人才协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每一个人在小的时候,或许都对天才充满着崇拜,期待有一天自己也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就。然而在人类历史上,一些伟大的天才他们却生活得很艰辛,像伽利略、耶稣、肯尼迪等等他们好多不是被迫害、被监禁、就是被暗杀。

        虽然现代社会对于天才的容忍和包容已经远远不同于以前,但成人对于天才小时候的表现,其实仍然没有实质上的变化。比如难以忍受一些孩子表现出来的特别古怪的想法、嘲笑孩子的一些奇特行为、认为孩子想当小丑的人生志愿很low。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看待孩子的特殊表现?又如何发现他的非凡之处呢?我们先理解这样一个概念——什么是超常儿童?是指在智力、创造力和特殊领域相比较于同年龄的儿童,具有高度发展和卓越表现的儿童,他们往往具备成为非凡人才的潜质,但并非只是在学习成绩上比较突出,而可能在数学、写作、音乐、美术、运动甚至他的组织和领导才能等某方面上有特别表现,这些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45年前做了一个名为SMPY的追踪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早期孩子的能力、多元化的表现对于未来他们的非凡成就是有一定预测力。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在早期有非常好的认知能力或一些杰出的表现,那么他们在成长、进入事业时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家长如何发现孩子的非凡之处呢?我们来看一些例子。下面这幅画中的人物是数学家高斯,他从三岁开始便指出他父亲算帐的错误,在10岁的时就能很快算出1+2+3+…+100的数学问题,像高斯这样在小时候便表现出了极高的数学才华,这是一种非常容易辨识的能力。

        看下图这位小朋友,他有点内敛、害羞,其实他在三岁的时候还不太会说话,学业也表现很平平,第一年考大学也没考上。而他是改变人类命运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

        这位在很小的时候被诊断为有情感障碍,三次发作,而他则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安迪·沃霍尔。

        这位小朋友很可爱,全身充满着能量,动作非常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师也拿他没有办法,于是去医院检查发现他患有多动症,然而他就是世界游泳健将——飞鱼菲尔普斯。

        最后一位小朋友学习奇差,表现一直不太好而且很花心,他在家庭里面最大的爱好就是跟妈妈对着干。虽然大学考上了耶鲁,但功课基本没有得A的,但他有一个本事,小时候跟小朋友们玩,很多小朋友都愿意听他的,他在耶鲁大学干了一件事——认识了耶鲁大学当时在校的1/4的学生,并且和他们混得很熟,这位小朋友是小布什,他做了两届美国总统。

        其实孩子非凡的表现是各种各样、多样化的。家长需要在这种多样化中,慢慢发现孩子、鼓励孩子非凡的想法。但能够成就他的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只有父母和孩子一起携手才能去追求这样的一个非凡,才更可能成为非凡的人物。         如何建立一个非常安全而又自由的亲子关系呢?              这是亲子关系的四种类型。图中横坐标是孩子的需求,纵坐标代表着社会或者是未来给他的要求。我们先看第二类:专制型——家长只提要求却不满足孩子的需求。第四类:放纵型——家长只满足孩子的需求,却从不提要求。亲子关系中其实就是控制和反控制的一个较量。比如孩子想要东西,他爸不给,孩子就往地下一瘫,他爸觉得没面子赶快给他。这样过了几年,孩子想达到目的时就瘫到地下,这次他父亲坚决不给,孩子就开始拿头撞墙撞出了血,他爸立马就屈服了,这是什么关系呢?孩子已经通过这样一种方式牢牢地把父亲控制了。第三类:是家长既不满足孩子需要又不提要求,实际上这失去了做父母的责任,而这类孩子最容易出现严重问题。甚至在西方很多国家,这一类是要剥夺家长抚养权的。第一类是最好的一种亲子关系——既满足孩子的需求,同时对孩子提出要求。如果孩子考试回来了,考得很好,有九十分,好的回答方法是“儿子,你这一次成绩很好,你看你只要努力了你就获得高分。”这个努力是由我们社会、家长来给他的一种期待和一种要求,当孩子不再关注自己的聪明而关注自己的努力的时候,他更有可能会获得给他的人生更长远的帮助,家长在鼓励孩子的过程中,不要鼓励他所谓的聪明,而是要鼓励他去努力。家长既能够满足孩子的需求,又能把要求提出来,建立平等、互信的关系,家长孩子携起手来一起去追求孩子的非凡。         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都需要幸福来滋养,孩子能力杰出并不能代表他的人生是幸福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道路。如果有两个孩子,一个孩子的人生旅程是60公里,一个是40公里,能说60公里要比40公里卓越?60公里要比40公里优秀吗?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一个可能是在萨哈拉大哈沙漠走了40公里,一个可能是在高速公路上走了60公里。 当我们发现孩子的非凡之处时,不仅要鼓励他有非凡的想法,有一个安全和自由的亲子关系,更重要的是要用幸福来滋养这种非凡,让孩子跟幸福永远相伴。    内容来源于中国科普博览SELF格致论道讲坛,转载请注明出处。 “SELF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中国科普博览承办的科学讲坛,致力于精英思想的跨界传播,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登陆“SELF格致论道”官方网站、关注微信公众号“SELF格致论道讲坛”获取更多信息。本期视频也将陆续在中国科普博览上推出,敬请关注。更多合作与SELF工作组[email protected]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