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甘懷真:唐代的藩鎮體制(在世界中的中國第42集)

甘懷真:唐代的藩鎮體制(在世界中的中國第42集)

2024/9/25
logo of podcast 在世界中的中國

在世界中的中國

People
甘怀真
Topics
甘怀真:本集探讨唐代藩镇体制,纠正传统史学中将其简单视为安史之乱后遗症的负面评价。藩镇的自主性并非源于军阀的跋扈,而是长期以来地域社会自身特性的体现。安史之乱只是加速了藩镇权力的扩张,但藩镇体制本身是地方行政制度的延续,并非突然出现。 唐朝的建立与山东等地大豪族的支持密切相关,唐太宗的贞观氏族制体现了对这些豪族的利用和整合。然而,门阀制度并未完全实施,官僚制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荫任制度赋予高官子弟任官特权。唐代高级官僚多出身士族,但这并不意味着士族控制了整个社会,他们主要垄断了中央政府,而地方社会则由其他势力掌控,如五人团体。 唐代军队由职业军人和地方团练组成,职业军人主要驻扎在城内,并有等级森严的军府体系。团练的出现与乡村重组和逃户现象有关,也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藩镇体制的核心是职业军人和地方团练的结合,团练成为藩镇军队的一部分,团练军官也成为藩镇的下级军官。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证明了唐代基层社会由军官掌控,士族已消失。藩镇体制整合了唐代的政治社会,但中央政府的公家体制仍然存在,藩镇首领也需要获得朝廷的合法性。虽然藩镇拥有高度自治,甚至与中央政府发生战争,但他们并未寻求建立独立国家,而是试图在地方获得更大的自主权。藩镇体制维持了近两百年,其成功之处在于整合了地方社会,但最终还是走向了瓦解。

Deep Dive

Key Insights

唐代的藩鎮體制是如何形成的?

唐代的藩鎮體制並非直接由安史之亂所導致,而是基於地方社會的自主性。安祿山利用河北地區的傳統起兵反唐,而平定安史之亂的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等也是基於地方武力。河北、山西等地區在安史之亂後仍保持自治,形成了河朔三鎮等藩鎮。這些藩鎮的自立性源於地方社會的長期傳統,而非單純的軍閥跋扈。

安史之亂對唐代藩鎮體制的影響是什麼?

安史之亂(755-763年)雖然被平定,但導致了河北、山西等地區的藩鎮自治。安祿山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節度使,利用河北地區的傳統起兵反唐。平定安史之亂的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等也是基於地方武力。安史之亂後,這些地區的藩鎮保持了高度的自治,形成了河朔三鎮等藩鎮體制。

唐代的藩鎮體制與地方社會的關係如何?

唐代的藩鎮體制與地方社會的自主性密切相關。河北、山西等地區在安史之亂後仍保持自治,形成了河朔三鎮等藩鎮。這些藩鎮的自立性源於地方社會的長期傳統,而非單純的軍閥跋扈。地方上的五人團體(職業軍人和團練)控制了基層社會,並通過藩鎮體制與中央政府保持聯繫。

唐代的藩鎮體制如何與中央政府互動?

唐代的藩鎮體制雖然具有地方自治性,但藩帥仍由朝廷派任,名義上接受中央政府的領導。即使有些藩鎮不聽從朝廷指揮甚至造反,他們仍承認唐朝作為政治最上層的公家。例如,魏博節度使田承嗣接受唐朝賜予的官職,以獲得政治合法性。這種公家體制是藩鎮權力的來源。

唐代的藩鎮體制如何維持了200年?

唐代的藩鎮體制維持了200年(8世紀到10世紀),其成功之處在於城內的軍府與城外的團練相結合。職業軍人與地方團練共同構成了藩鎮的武力基礎,團練的軍官成為藩鎮的下級軍官。這種軍政與團練的結合,使得藩鎮體制能夠有效控制地方社會,並與中央政府保持聯繫。

唐代的藩鎮體制與士族的關係如何?

唐代的藩鎮體制與士族的關係複雜。雖然唐代高級官員中士族出身的比例接近七成,但士族逐漸失去了對地方社會的控制,轉而壟斷中央政府。地方社會的控制權轉移到五人團體(職業軍人和團練)手中。這種變化反映了唐代中期以後士族影響力的下降,以及地方武力的崛起。

唐代的藩鎮體制如何影響了基層社會?

唐代的藩鎮體制通過五人團體(職業軍人和團練)控制了基層社會。團練以地方自衛為名義,將村民編入軍隊,並由地方領導層擔任軍官。這種體制使得新編成的鄉民能夠共同處理公共事務,如修理灌溉設施等。團練的出現也反映了第七世紀以來鄉村重組的劇烈變化。

Chapters
本段落探討唐代藩鎮體制的形成原因,並挑戰傳統史學將其視為安史之亂後遺症的觀點。內容說明藩鎮體制與安史之亂並無直接關係,而是源於特定地域長期以來的高度自治性。同時,也探討了安史之亂後,不同藩鎮與唐朝之間的戰爭,以及這些藩鎮的地理位置和勢力範圍。
  • 藩鎮體制並非安史之亂的直接結果
  • 安史之亂平定後,塞北、河北、山西地區仍維持高度自治
  • 河北三鎮、淮西藩鎮以及山西南道藩鎮與唐朝之間的戰爭

Shownotes Transcript

偶爾聽一點沒營養的吧!

工作感情、幹話綜藝、名人專訪...我們全都有...

搜尋《激罵揪某聊》 https://fstry.pse.is/6t94lq)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這一集的主題是「唐代的藩鎮體制」。第八世紀後期的中國歷史進入到「藩鎮體制」。傳統史學認為藩鎮體制是「安史之亂」後的安史餘黨在地方上掌權的結果,現代史學則有新的看法。本集更從基層社會的觀點討論藩鎮體制成立的原因與特色。 關鍵字:安祿山,平盧、范陽、河東節度使,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李光弼,河東節度使,河朔三鎮,山西南道,涇原,貞觀氏族志,敦煌文書,蔭任,衛官,齋郎,挽郎,團練,牙軍,藩帥,防禦使,團練使,逃戶,有力戶,形勢戶,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韋君靖,永昌寨,樂山大佛,都督昌州諸軍事、守昌州刺史,充昌普渝四州都指揮、靜南軍使,魏博節度使田承嗣。 封面圖片: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之第五冊之「元和方鎮圖」。 本節目的講者甘懷真,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台灣大學中華文化講座教授。史學專業是中國政治制度史、東亞王權與國際關係等。 我們正處在一個鉅變的時代中,歷史正在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向前推進,我們不可能停留在過去,甚至不可能駐足於現代。其中的一個原因是「中國再起」。於是十九世紀以來的這一波西方(歐美)霸權的全球代浪潮將消退,包括中國在內的非西方重新崛起,將改寫世界新秩序,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必須重新認識中國,包括歷史中國,且刻不容緩。甘教授在台灣大學推動新中國學中的新中國史研究。這本有聲書是將他的教研成果與各位分享。相對於二十世紀的中國史研究,重新認識歷史中國的關鍵在於中國自古以來如何在一波波的全球化中。所以本節目的主題是「世界中的中國」。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x8p9vu012t01y11p36g5t5/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