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地而坐最新一期,我们邀请文学译者、古尔纳作品《海边》的责任编辑宋玲,一起畅谈2021年诺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文学世界。
“非洲作家”这个标签似乎是一个门槛,很多读者看到是非洲作家写的作品,下意识就会跟许多刻板印象联系起来,比如:殖民、后殖民、苦难、黑人叙事等。但这样的标签,有时候会窄化我们对一位作家的理解,古尔纳就是这样一位无法被标签完全概括的作家。
2021年,这位英籍坦桑尼亚裔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表彰他“对殖民主义的影响以及身处不同文化和大陆鸿沟中难民命运的毫不妥协且富有同情心的洞察。”在此之前,他在中国没有一本完整的小说中译本,中文读者也对他知之甚少。
在他获奖后,上海译文出版社很快就打包签订了古尔纳10本小说的中译本版权,宋玲老师就是参与其中的译者之一。在这一期对谈中,她精彩、细致地为我们讲述了翻译古尔纳过程中的故事。在疫情时间确保一位作家的五本中译本在一年内出版,背后度过了怎样的波折?宣传一位此前国内寥人问津的非洲作家,又会面临怎样的挑战?
宋玲老师也从专业的角度,和我们对谈了古尔纳小说的文学价值,他的文学师承,乃至他的作品与石黑一雄、恩古吉·提安哥的对比。
在对谈中我们发现,古尔纳不是那类大众想象的非洲作家,他不只书写苦大仇深的故事,他的写作里有相当有趣、戏剧化,甚至能让当下的我们感同身受的东西。
陈寅恪的《忆故居》写道:“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古尔纳书写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生活境况,一场大型中年人精神危机现场,忍看朋辈成屠夫,自我囹圄成异乡。在婚姻里你陷入泥泞,在故乡你一地鸡毛,童年时殖民、战争、政治斗争让你背井离乡,在历史的洪流中你如同浮木,被冲刷,被拍打,习惯了与动荡分离作为朋友。
当一个人成为国家和生活意义上的双重难民,当他无法麻痹自己的内心,诚挚地面对过往他所经历的生活,他会成为午夜的幽灵、人群中的刺猬,但他的故乡已经永久遗失在童年深处。无怪乎瑞典学院在对古尔纳授奖的评语中写道:“古尔纳在处理‘难民经验’时,重点是其身份认同。他书中的角色常常发现自己处于文化和文化、大陆与大陆、过去的生活与正在出现的生活之间——一个永远无法安定的不安全状态。”
【本期主播】
宗城:人类观察员,小说写作者
夏周:在兔子洞偶尔写作
00:30 他是谁?这位2021年诺奖得主究竟是何方神圣?
05:13 上海译文社签下古尔纳中译本后,决定在一年内出版古尔纳至少五本小说
18:40 古尔纳的故乡桑给巴尔岛和坦桑尼亚有怎样的关系?他后来为什么去了英国?
23:58 古尔纳的小说,从小地方到大城市的读者看了,会更有感触
24:30 他书写了无处不在的刻板印象、傲慢与偏见
26:40 非洲人在英国,和小城人在上海,到底有怎样的区别
34:25 移民作家那么多,为什么诺奖评委会选择古尔纳
34:40 诺奖评委会选择古尔纳,就像在黑暗中为一位舞者打一束光
45:50 古尔纳小说中的语言混合现象
48:30 嘉宾解读《海边》
01:05:30 讨论《完美沉默》《天堂》《来世》等
01:11:19 对比古尔纳和石黑一雄的小说
【本期问题】
1、古尔纳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文学院表彰他“对殖民主义的影响以及身处不同文化和大陆鸿沟中难民命运的毫不妥协且富有同情心的洞察。”各位对古尔纳作品的初印象是怎样的,真正阅读后又有怎样的惊喜?
2、2021年颁布后,译文社火速签下了古尔纳的版权,今年就已经出版了五本古尔纳的作品,后面还有五本书要和大家面世。在这个争分夺秒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波折,后来又是怎样克服的?
3、古尔纳这几本小说中译本的封面设计都很好看,是由哪一位设计师设计的?当时为什么选择了这种设计风格?
4、古尔纳创作和刻板印象中的非洲作家有什么不同?
5、古尔纳出生在东非的桑给巴尔,1963年,英国结束了在桑给巴尔的殖民统治;1964年,桑给巴尔爆发独立革命,与坦噶尼喀合并,成立了坦桑尼亚共和国。可共和国的成立并没有让稳定迅速到来,六十年代末,古尔纳作为难民来到英国。这种流亡经历在他的作品里有怎样的体现?
6、古尔纳注意到,欺骗与自我欺骗已经成为移民常见的保护策略,它不只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生活和价值取向。在《海边》和《赞美沉默》体现这一特点的细节?
7、《赞美沉默》讲述了一个匿名逃亡者,他逃离了故土桑给巴尔的恐怖统治,在英国开始了新生活,记忆中的梦魇却挥之不去,反而使他开始编造记忆,陷入自欺欺人的游戏,直到再一次重返非洲时,他不得不面对内心深处的深井。两位阅读这本书的感受是怎样的?书中有哪些有趣的细节?
8、《海边》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的叙述者萨利赫是一位来自桑给巴尔的穆斯林,他拿着以宿敌的名义伪造的签证,在英国开启新的生活。第二部分的叙述者拉蒂夫也来自桑给巴尔,但是和萨利赫努力回忆的姿态不同,拉蒂夫想做的却是竭尽全力遗忘。这种的写作方式能够起到怎样的叙事效果?《海边》让人想起石黑一雄的创作,可否简单说说古尔纳和石黑一雄的同与异?
9、从文学史的脉络看作家,古尔纳主要受到了怎样的写作流派(或者说哪些作家)的影响?
10、古尔纳喜欢在英语写作中混合斯瓦西里语的单词。在翻译时译者怎样处理这种差异?如何理解古尔纳这种混合的语言策略?
11、古尔纳在异国写非洲,他的写作有哪些可能击中中国读者的点?他的作品真的难读吗?
12、在今天,开启一段陌生的阅读之旅,具有怎样的意义?
【本期书单】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天堂》(Paradise)、《海边》(By the Sea)、《来世》(Afterlives)、《赞美沉默》(Admiring Silence)、《最后的礼物》(The Last Gift)、《离别的记忆》(Memory of Departure)、《朝圣者之路》(Pilgrims Way)、《多蒂》(Dottie)、《遗弃》(Desertion)、《砾心》(Gravel Heart)
石黑一雄:《莫失莫忘》《浮世画家》《克拉拉与太阳》《远山淡影》
库切:《耻》
萨尔曼·鲁西迪:《撒旦诗篇》《午夜之子》
文案:宗城
剪辑:赖勇
视觉:野生朵
音乐:
片头曲:The Animals乐队:House of The Rising Sun?
片尾曲:Emiliana Torrini Sound of Silence
感谢收听,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爱发电订阅我们,也可以在微博关注“席地而坐播客”,公众号“播客席地而坐”,也可以在豆瓣、微博等平台关注主播的同名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