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说:“未经理性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这句箴言影响深远,其背后的细节却鲜为人知。他是在怎样的场合说出这句话的?他为何要这么说?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苏格拉底其人其言呢?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不信神”与“败坏青年”的罪名遭到指控,面对由五百余位雅典公民组成的审判团,他进行了一场著名的申辩,这被柏拉图记载在《申辩篇》中。在法庭上,苏格拉底驳斥了那些不实的指控,陈述了自己的哲学观念与哲学生活,还分享了他对生命与死亡的豁达与从容。但最后,他未能说服审判者,依然被判处了死刑;他没有悲伤或愤怒,而是平静地接受了一切。他的申辩,也与他的死亡一起,成为了人类史上极富深意的象征性事件。本期,我将从介绍此次事件的一部专著出发,梳理苏格拉底审判与申辩的结构与脉络,解析他被起诉的原因,以及他内心坚定的信念。受他启发,最后我还会聊到死亡这件事,与大家分享我的生死观。 本期书目:*C.D.C. 里夫:《<申辩篇>中的苏格拉底》,孔祥润、王月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2018年 | 说话者小盒子*| 你将听到Part0 导入01:15 哲学思辨的魅力,遇见苏格拉底的缘由05:15 本次内容的三个目的:说人物,荐好书,谈体悟Part1 苏格拉底为什么会被起诉?06:53 苏格拉底的两个罪名:不信神,败坏青年13:47 “灵魂拷问”的话术:以游叙弗伦为例Part2 苏格拉底为什么认为自己是无罪的?20:54 驳斥梅里图斯(Meletus)的不实指控25:46 一只“牛虻”:叮咬昏睡的城邦,让雅典保持警醒Part3 苏格拉底为什么视死如归?30:30 “未经理性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知行合一的苏格拉底36:00 死亡并不可怕,因为它不值得我们害怕Part4 番外:回答两个常见问题40:30 如何区分文本的虚构与纪实?43:32 如何理解“自知其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