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世界如何纷扰,「世界公民」始终是一个值得反复玩味的词。有人不屑一顾,认为这不过是痴人说梦;也有人以身作则,终其一生践行着这种理念。作为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或者说一种心态,「世界公民」有着它不容忽视的魅力。令人好奇的是,如果世界公民真的存在,那么他们说什么语言呢?语言在我们对「世界公民」的想象里,又占据着怎样的位置? 本期我们找到了一位非常切题的人物:乔治·斯坦纳。他是著名的文艺批评大师与翻译理论家。1929年生于法国巴黎,在美国求学,在英国工作。他是一位有着「世界公民」认同的犹太人,掌握英、法、德三门母语,撰写过大量关于语言与翻译、文学与社会的著作。他有「像风一般」的客人心态,对知识与世界充满好奇,他透过多种语言的视角,不断反思着生活本身。从他的经历和思想里,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关于「世界公民」的一种全新面貌。 本期书目:[美]乔治·斯坦纳,[法]洛尔·阿德勒:《漫长的星期六》,秦三澍、王子童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2020年 | 主播 无力拥抱世界的 蛋妞 试图拥抱世界的 小盒子 | 本期你将听到 02:22 往期回应:关于中文的「灵活性」,以及概念的「学术性」 09:03 一位传奇的世界公民:乔治·斯坦纳 ● 从访谈录入手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人生平 ● 正视历史,记录世界 16:28 多语环境对成为一个世界公民有什么影响? ●「如风一般」的客人心态 ● 做一个不断学习、保持好奇心的学习者 28:13 不同语言体现着不同的精神 ●「母语」与「第一语言」 ● 做一名双语使用者是怎样的体验? ● 反思英语霸权 36:20 性别言说、脏话与「语言的性格」 ● 案例:伊藤诗织的《黑箱》:没有脏话的日语 44:41 如何度过这个「漫长的星期六」 ●「世界公民」是一种保持好奇、不断学习的心态 | 相关材料 1.乔治·斯坦纳:《巴别塔之后》,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年 2.乔治·斯坦纳:《语言与沉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3.伊藤诗织:《黑箱》,中信出版集团,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