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高原自古以來三大語族:通古斯語族、蒙古語族、突厥語族。其中突厥語族由夏商周時代之丁零、到漢朝之高車,到隋唐之鐵勒,都是武力強大的部族,即使在非突厥語族稱雄的時代,突厥人也可靠其強大軍力受到其他統治者召募為雇傭兵集團,並進而影響世界局勢發展。
回鶻是今日維吾爾人的祖先,是突厥語族的一個部族聯盟,回鶻人大約是在鮮卑南進爭奪中原之後,崛起於漠北地區,是烏古斯突厥人的政權,是一個由九大部落(藥羅葛)、胡咄葛、啒羅勿、貊歌息訖、阿勿嘀、葛薩、斛嗢素、藥勿葛、奚邪勿)組成的部落聯盟,首領可汗出自藥羅葛氏,後來回紇又併入拔悉密、葛邏祿兩部,號稱十一部落聯盟。
5—6世紀回紇人(又稱韋紇)主要居於鄂爾渾河和土拉河流域,到7世紀初時他們又活動在色楞格河流域。西元630年,回紇在土拉河畔建立了他們的統治中心。後來,回紇的首領吐迷度於公元646年6月協助唐朝進攻薛延陀。薛延陀首領多彌可汗大敗,被吐迷度所殺。吐迷度自稱可汗。同年8月,吐迷度率領鐵勒13部,南越賀蘭山,到達黃河北岸,表示願意臣屬唐朝。唐太宗封吐迷度為懷化大將軍,兼瀚海都督;唐政府在回紇地區設「瀚海都督府」,將原先薛延陀帝國領土分設6府7州,府設都督,州設刺史,分封給鐵勒13部,還建設了回紇地區通往唐朝內地的交通幹道。
從此回紇成為唐朝北方一大助力,很少時間是邊患,大部分時間關係良好,唐朝還很多次使用回紇軍隊來鎮壓唐朝內部動亂如安史之亂、史朝義之亂等。
公元651年,回紇5萬騎助唐軍大破西突厥。 公元661年,回紇首領婆閏率眾參加了唐朝對高麗的戰爭。婆閏死後,他的後裔比栗、獨解支、伏帝匐、承宗、護輸等先後成為回紇首領。
公元7世紀後半期,回紇在與一些突厥部落的征戰中不斷壯大,成了漠北草原強大的民族之一。七世紀後半葉,東突厥後裔復活,建後突厥汗國,很大地壓迫了回紇的地盤與勢力。在與突厥人的戰鬥中回紇人敗,一部分遷到土拉河流域,大部分則歸附突厥。 到8世紀的初葉,回紇民族反抗突厥帝國統治進入最後階段,西元734年,回紇與拔悉密、葛邏祿乘突厥統治集團內部出現混亂之機獨立。公元742年,回紇與拔悉密、葛邏祿聯合向突厥進攻,攻殺骨咄祿葉護,立拔悉密酋長為可汗。公元744年,回紇首領骨力裴羅葉護破拔悉密部的可汗,自立骨咄祿毗伽可汗,唐封骨力裴羅為可汗。745年,回紇滅後突厥汗國,回紇汗國復立。都城為斡耳朵八里,其地「東極室韋,西金山,南控大漠,盡得古匈奴地」(《新唐書•回鶻傳》)。
公元651年,回紇5萬騎助唐軍大破西突厥。公元661年,回紇首領婆閏率眾參加了唐朝對高麗的戰爭。婆閏死後,他的後裔比栗、獨解支、伏帝匐、承宗、護輸等先後成為回紇首領。公元7世紀後半期,回紇在與一些突厥部落的征戰中不斷壯大,成了漠北草原強大的民族之一。七世紀後半葉,東突厥後裔復活,建後突厥國。其轄地為在今山西的北部、內蒙古自治區的南部沿黃河至河北蔚縣一帶後其向北進攻回紇人的活動中心鄂爾渾河烏德健山一帶。回紇人敗,一部分遷到土拉河流域,大部分則歸屬了突厥。 到8世紀的初葉,回紇民族反抗突厥統治集團的鬥爭達到高潮。公元734年,回紇與拔悉密、葛邏祿乘突厥統治集團內部出現混亂之機獨立。公元742年,回紇與拔悉密、葛邏祿聯合向突厥進攻,攻殺骨咄祿葉護,立拔悉密酋長為可汗。公元744年,回紇首領骨力裴羅葉護破拔悉密部的可汗,自立骨咄祿毗伽可汗,唐封骨力裴羅為可汗。
745年,回紇滅後突厥汗國,回紇汗國建立。都城為斡耳朵八里,其地「東極室韋,西金山,南控大漠,盡得古匈奴地」(《新唐書•回鶻傳》)。 公元651年,回紇5萬騎助唐軍大破西突厥。公元661年,回紇首領婆閏率眾參加了唐朝對高麗的戰爭。婆閏死後,他的後裔比栗、獨解支、伏帝匐、承宗、護輸等先後成為回紇首領。公元7世紀後半期,回紇在與一些突厥部落的征戰中不斷壯大,成了漠北草原強大的民族之一。七世紀後半葉,東突厥後裔復活,建後突厥國。其轄地為在今山西的北部、內蒙古自治區的南部沿黃河至河北蔚縣一帶後其向北進攻回紇人的活動中心鄂爾渾河烏德健山一帶。回紇人敗,一部分遷到土拉河流域,大部分則歸屬了突厥。 到8世紀的初葉,回紇民族反抗突厥統治集團的鬥爭達到高潮。公元734年,回紇與拔悉密、葛邏祿乘突厥統治集團內部出現混亂之機獨立。公元742年,回紇與拔悉密、葛邏祿聯合向突厥進攻,攻殺骨咄祿葉護,立拔悉密酋長為可汗。公元744年,回紇首領骨力裴羅葉護破拔悉密部的可汗,自立骨咄祿毗伽可汗,唐封骨力裴羅為可汗。
745年,回紇滅後突厥汗國,回紇汗國建立。都城為斡耳朵八里,其地「東極室韋,西金山,南控大漠,盡得古匈奴地」(《新唐書•回鶻傳》)。
755年,唐朝爆發安史之亂,回紇受唐肅宗李亨之邀,出動4000精騎,協助唐軍收復長安、洛陽兩京。唐肅宗李亨許以東都洛陽的子女財帛,任由回紇軍搶掠為報酬,「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
756年,回紇出兵助唐平安史之亂,收復長安和洛陽。759年,唐封回紇葛勒可汗(骨力裴羅之子)為「英武威遠毗伽闕可汗」,肅宗以幼女寧國公主嫁之。葛勒可汗立公主為可敦。
762年,牟羽可汗(葛勒可汗之子)出兵助唐平史朝義之亂,收復洛陽及河北等地。763年唐封牟羽可汗為登里(天)頡咄登密施含俱錄英義建功毗伽可汗(亦稱登里可汗)。
780年,唐冊頓莫賀為武義成功可汗。788年,唐德宗以女威安公主嫁頓莫賀可汗。同年,回紇上表請改「回紇」為「回鶻」,取「迴旋輕捷如鶻」之意(《新唐書•回鶻傳》)。
向中亞進軍的回鶻汗國: 812年,回鶻保義可汗親統大軍,經過北庭、龜茲,大破吐蕃、葛邏祿和黠戛斯聯盟,佔領中亞的七河流域、真珠河(今錫爾河)、拔賀河(今費爾干納)等今天烏茲別克地。控制了整個準噶爾盆地及蔥嶺西的楚河流域。並且,控制了東、西方貿易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與唐進行絹馬交易。
840年(唐開成五年),回鶻渠長(高官)「句錄莫賀」引黠戛斯10萬騎攻回鶻,殺可汗,焚都城哈喇巴喇哈遜。回鹘帝國至此滅亡。
其殘餘人馬有的進入唐朝內附,有的則往回鹘帝國西部領土西遷的回鶻人,先到了河西一帶安家,也就是今天的裕固族的先祖,歷史上叫「甘州回鶻」「黃頭回紇」。
另一部分回鶻人分批到達了西域地區,當時也是回鹘汗國領土,建立了高昌回鶻王國、喀喇汗國等政權,經歷數百年時間,將當地的居民吐火羅人融合同化,令他們接受了回鶻人的語言、文化和民族意識,即今天的新疆維吾爾族。
高昌回鹘於10至11世紀,與五代、北宋關係密切。12世紀初隸屬西遼。13世紀初歸附蒙古。14世紀20年代起,地屬察合台汗國。17世紀後期被準噶爾部佔領。18世紀中葉歸清政府管轄。
一支回鹘部族遷最遠到蔥嶺以西的楚河、七河流域一帶,這裡是回鹘汗國最西端領土,該部回鶻和當地其他突厥語民族組成喀喇汗王朝、又稱為蔥嶺西回鶻、阿薩蘭回鶻,極盛時所轄東起庫車,西至鹹海,南臨阿姆河,北抵巴爾喀什湖的廣大地區。實行雙汗中央集權制,首府位於八剌沙袞,副可汗駐守怛羅斯,後遷至喀什噶爾,正可汗亦稱阿薩蘭汗,阿爾斯蘭汗,副可汗稱博格拉汗。10世紀中葉這批回鹘人開始信奉伊斯蘭教。居民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與遊牧業,喀喇汗王朝的自然條件比高昌回鶻要好一點,因此灌溉農業十分發達,冶鐵、鍛造、紡織、製革、繪畫等手工業興盛。文學藝術繁榮,誕生了《突厥語大辭典》、《福樂智慧》等名篇。1212年被西部新興的花剌子模王朝滅亡。
之後花剌子模被蒙古帝國消滅、成立察合臺汗國與伊兒汗國,之後兩者都被帖木兒汗國消滅,最後又被奧斯曼土耳其消滅,所以回鹘人也就這樣融入中國、新疆、中亞、波斯、土耳其等地之血脈。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