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181 与王炎聊《奥本海默》背后的历史,麦卡锡主义颠覆美国根基

181 与王炎聊《奥本海默》背后的历史,麦卡锡主义颠覆美国根基

2023/10/4
logo of podcast 深焦DeepFocus Radio

深焦DeepFocus Radio

Frequently requested episodes will be transcribed first

Shownotes Transcript

自从《奥本海默》在暑期档上映以来,口碑票房双丰收。全球票房已经突破了9亿,成为有史以来成绩最好的人物传记电影。一方面,归功于诺兰无比伦比的导演功力,《奥本海默》可以说是诺兰洗尽铅华之后的集大成之作。另一方面,归功于电影的题材,来自奥本海默这位主人公非凡的人生经历。

发生在奥本海默身上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更折射出的是一段动荡的风云变化的美国史与世界史。二战前后的美国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转变,从大萧条到罗斯福新政,从二战的胜利再到麦卡锡主义的崛起,这每一个事件都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今天,我们借着《奥本海默》这样一个标志性的人物,聊一聊这数十年中美国社会在意识形态、文化、社会层面发生的变化,进一步探讨这些变化给我们今天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 《奥本海默》剧照

本期嘉宾:

王炎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导、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中美间跨界从事教学与研究。教授文化媒介、电影、西方古典等课程。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奥本海默》剧照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99:22

00:02:57王炎老师对《奥本海默》的简单点评。

00:05:51 30年代左翼思潮在美国大规模传播的原因。

左翼思潮在20年代就已经开始传播,社会矛盾的激化被一战打断。在大萧条出现之后左翼思潮才真正大规模流行。

00:13:05 30年代美国人对于罗斯福新政的看法。

00:21:38苏联5年计划的成功对于左翼思潮传播的影响

00:31:32 盟军对日使用核武器的争论,科学家与军方的不同立场。

日本投降的多种因素:原子弹、苏联与盟军占领模式

00:49:54 二战末期苏联与英美迅速交恶的原因

意识形态存在天然的差异,不信任的种子早就埋下。在德国和希腊的矛盾快速加剧了矛盾的恶化。

01:05:38 麦卡锡主义主义崛起的过程

美国国内忠诚法案的展开,麦卡锡本人无所不用其极的恶劣手段在推波助澜。

01:13:53 麦卡锡主义愈演愈烈的原因

内部原因是曼哈顿计划中的泄密,国内对苏联间谍的恐慌。

外部原因是冷战早期,美国在与苏联的斗争中处于弱势的位置,苏联比预想中早得拥有了核武器。

01:29:41麦卡锡主义对后世的影响

在特定的时代,只要时机成熟,麦卡锡主义就会卷土重来。

美国的政治体制并不像它宣传的一样能保护所有人。 《奥本海默》剧照

涉及作品:

电影:

《奥本海默》(克里斯托弗·诺兰 ,2023)

《持摄影机的人 Человек с Киноаппаратом》(吉加·维尔托夫,1929)

《莫斯科使团 Mission to Moscow》(迈克尔·柯蒂兹,1943)

《人证》(佐藤纯弥),1977)

《巴顿将军》(富兰克林·沙夫纳,1970)

《第三个人》(卡罗尔·里德 ,1949)

《胡佛》(克林特·伊斯特伍德,2011)

《晚安,好运》(乔治·克鲁尼,2005)

《死刑台的旋律》(吉奥里亚诺·蒙塔尔多),1971)

《世贸中心》(奥利佛·斯通 ,2016)

书籍:

《人性的证明》(藤原龙也)

《愤怒的葡萄》(约翰·斯坦贝克)

《奥本海默传:“原子弹之父”的美国悲剧》(凯·伯德))

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威廉·曼彻斯特) 《持摄影机的人》剧照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LudwigGöransson) —— Can You Hear The Music

中插:LudwigGöransson) —— A Lowly Shoe Salesman

结尾:Joan Baez —— Here’s to you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