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134 兰波与吉姆·莫里森,诗歌与摇滚乐跨世纪的神秘联系

134 兰波与吉姆·莫里森,诗歌与摇滚乐跨世纪的神秘联系

2023/1/4
logo of podcast 深焦DeepFocus Radio

深焦DeepFocus Radio

Frequently requested episodes will be transcribed first

Shownotes Transcript

法国诗人阿蒂尔·兰波与大门乐队主唱吉姆·莫里森是本期播客的双男主。长久以来,诗歌和摇滚乐之间一直有着一种神秘的联系。作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流行文化元素,无数的摇滚乐乐队在创作的时候都会从诗歌中汲取灵感,可以说摇滚乐就是诗歌在二十世纪中的一次变形和重生。

作为最重要的象征主义诗人之一,兰波拥有着传奇的一生。他的作品,他的性格,他的生活方式,影响非常多的摇滚乐歌手,其中就包括吉姆·莫里森。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兰波的诗歌和莫里森的音乐在精神内核之中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连同他们的人生也有着相似的轨迹。

99读书人最近出版了阿蒂尔·兰波的传记和吉姆·莫里森的诗集,我们借此机会来聊聊两位各自领域的传奇人物,同时聊聊摇滚乐和诗歌的共性。

本期节目还特别准备了番外篇(上周没更,本周补上),着重于吉姆·莫里森的音乐。大家可以在听完主节目之后前往收听。 本期嘉宾:

林晓筱

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弦理论》《永远在上》,大卫·利普斯基《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帕梅拉·保罗《至少还有书》,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参与合译《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等。

豆瓣 @无人售票

109期大卫·福斯特·华莱士专题、119期拉什迪专题等2期播客嘉宾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130期美国中期选举专题、128期《王冠》专题、125期维勒贝克专题等17期播客嘉宾

时间轴

本期总时长:119:12

「4:24」 阿蒂尔·兰波与吉姆·莫里森的简单介绍

阿蒂尔·兰波年少成名,青年时与保尔·魏尔伦)相恋,写下《地狱一季》后放弃写作,之后在各地流浪,最后于37岁就早早去世

吉姆·莫里森1943年出生,1966年组建大门乐队。他的歌曲和表演风格引起很大的争议,1971年在巴黎离奇去世

「16:53」 兰波与莫里森作品之间的联系

两个人之间最大的联系就是青春

1.青春与自恋,2.青春与闲散的意义3.青春与过去的联系。

「50:03」 兰波身上有什么特质能够吸引众多的摇滚乐手,成为他们的偶像

1.诗歌英雄与行动力2.通灵与嬉皮时代 3.放逐与该隐的记号4.自我疏远与幻觉性的重构

「77:02」 诗歌与摇滚乐之中普遍存在的自我毁灭的倾向

破坏性格只知道一个关键词:创造空间;他只知道一种活动:扫除。

如果没有东西可扫了,那该怎么办?我们会非常容易地想到一个关键:扫除自己。

「95:30」 诗人和摇滚乐歌手对通灵的追求,药物在其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体验往往就是一种感官能力的释放,是浸润性的,也是参与性的

我们把一切感官全部打通,用更为立体的方式来感受世界,感受诗歌,感受美。

「106:40」 鲍勃·迪伦拿诺贝尔文学奖的争议,摇滚乐在当今主流文化中的地位

1.迪伦的问题比较有趣,可以从“诗”和“歌”的角度捍卫一下。

2.迪伦本身从诺贝尔文学奖的角度来说,向来也是文学和文化两个层面的双料因素,不可能不提他们的政治意义或文化意义的,所以从诺奖来说,没有问题。

3.摇滚乐的意义,摇滚乐不太可能成为主流,它的存在是提出问题的,不是给你答案的。

素材库

《阿蒂尔·兰波》

《吉姆·莫里森诗集》

《此地无人生还》

《知觉之门》

《兰波和吉姆·莫里森:作为诗人的反叛》

《我们为何膜拜青春:年龄的文化史》

《疯癫与文明》

歌单

开头 🎵 The Doors - Break On Through (To The Other Side)

结尾 🎵 The Doors - Riders on the Storm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