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大学教育?一场聚集人才、高校、产业、科技……的深度对话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大学教育?一场聚集人才、高校、产业、科技……的深度对话

2024/11/2
logo of podcast 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

People
刘庆
史亦朝
杨宇东
熊辉
Topics
杨宇东: 认为工科大学教师应具备至少一年的企业工作经验,才能更好地了解产业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呼吁教育部制定相关规定,将企业工作经历作为工科教师任职资格的基本要求。 强调高校教师的考核机制需要改进,避免“飞升即走”现象,鼓励教师进行真正的科研工作。 刘庆: 指出当前中国大学教育存在根本性问题,导致就业难和人才需求脱节。 分析了高校专业设置滞后于市场需求,以及科技发展加速导致人才需求结构快速变化等问题。 强调高校人才培养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变革,以适应社会需求。 认为具有挑战性的科技问题主要来源于产业界,高校应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 熊辉: 认为大学教育应更注重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训练,而非专业本身。 建议大学帮助学生解决专业选择不当带来的问题,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 强调基础学科教学应注重趣味性和应用性,将物理逻辑和未来应用讲清楚。 认为当前大学教育与社会严重脱节,需要改进精工实习等实践环节,与时俱进。 史亦朝: 分享了自身选择专业的经历,以及参与带薪实习项目的体会。 认为带薪实习项目帮助学生了解企业运作模式和解决问题能力,并帮助学生了解未来职业方向。 表达了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焦虑和迷茫,大学教育应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目标。

Deep Dive

Chapters
当前大学教育面临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需求、教学方式陈旧等问题,导致学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的矛盾。嘉宾们探讨了教育、科技、人才领域如何协同破局,以及如何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
  • 大学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 学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
  • 科技发展加速导致用工市场需求快速变化
  • 需要进行教育变革

Shownotes Transcript

很多大学生虽然实现了上大学的理想,却往往面临着找不到人生新目标的困惑。怎么看上大学这件事?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是兴趣所在还是市场需求?大学专业课程的设置能跟上时代变化中的社会需求吗?大学老师也需要企业工作经历?一边是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一边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

目前一些高校的专业课程滞后于实践,教学方式照本宣科,导致很多大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动力,这往往容易让大学生出现‘空心病’。而对于工程应用类专业学生,教育与产业实际需求的脱节,也会让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那么,面对不断涌现的新兴产业问题,教育、科技、人才领域如何协同破局?*第一财经携手长三角国创中心,共同打造《科创大家谈》特别节目,探讨创新人才培养。本期节目,聚焦“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大学教育”,进行一场有趣又有用的校园对话。*你怎么看当前的大学教育?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期对话嘉宾:

杨宇东   第一财经总编辑

刘庆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

熊辉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

史亦朝  重庆大学Co-op项目毕业学生(Co-op项目:Cooperative Program 长三角国创中心教育项目“本科生带薪实习教育”)

播客编辑:派ris

监制:yoiyo

本期你将听到:

00:32“大咖”聊教育

01:05适当“淡化”专业?

03:14挑战: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

05:50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何选择感兴趣且有前景的专业?

06:43AI时代,大学教育严重脱节社会?

09:58工科老师有企业工作经历,才能知道教什么

11:25大学生会出现“空心病”吗?

12:01科技创新时代:培养金头脑,打造高效人才

12:59把企业难题转换成大学老师带研究生的课题

13:46让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

14:55从考大学到实现个人目标的转变

视频指路:

科创大家谈 | 我们需要怎样的大学教育?)

📢📢📢 号外号外!《科创大家谈》重磅来袭! 聚集科技、产业、高校、人才等要素,第一财经与长三角国创中心合作推出系列对话节目《科创大家谈》,针对产业人才需求、大学学科与课程设置、高校人才培养评价指标设计、工科大学生价值观困境、人才培养与制造业需求的供需矛盾等问题,从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对当前中国教育机制和培养体系开展深度探讨,从而引发社会对于人才培养与教育重新审视和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