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社心 第十章: 第一部分 他人在场

社心 第十章: 第一部分 他人在场

2022/1/18
logo of podcast 社会心理学|每天6分钟学点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每天6分钟学点心理学

Frequently requested episodes will be transcribed first

Shownotes Transcript

**社心 **第十章社会影响 ******第一部分:**他人在场 (一)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 1. 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定义 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从事某项请分,场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的现象。 社会抑制也称社会干扰,是指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 【结伴效应】是指结伴活动提高效率的现象。 【观众效应】是指有人在场观看某人从事某一活动,会对此人产生一种刺激作用,从而提高其活动效率。 2. 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的理论解释 (1)优势反应强化说 优势反应是指那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查荣克以动机和内驱力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了优势反应强化说。他认为当有人在场时,会造成个体的生理唤醒状态,从而提高其动机水平,使其优势反应能轻易地表现出来,而较弱的反应则会受到抑制。 (2)评价与竞争观点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受到他人的评价,并且会逐渐变得关注他人的评价,争取赢得他人对自己好的评价。因此,他人在场激发了行为者的被评价意识,从而提高了动机水平。这种对评价的关注,被称为“评价顾虑”。在任务简单时,意识到自己正在被评价会使个体更努力,而在任务复杂时,这种被评估的压力会降低绩效。他人评价与动机水平之间的关系受下列因素影响: ①活动者觉知评价的程度 活动者觉知被评价的程度越高,其动机水平就越高。 ②评价者的身份和态度 评价者越具有权威性,活动者的动机水平越高。 ③活动者的年龄和个性特征 年龄、气质、性格不同的人,受他人在场的影响也有差异。此外,他人在场不仅会唤起人们的被评价意识,还会唤起人们的竞争意识。弗里德曼解释说,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已经学会了将社会情景作为竞争情景来看待。在有他人在场的社会情景中,人们会有意无意地感到由社会比较引发的竞争压力,从而使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增加,产生促进作用。 (3)分散冲突理论 桑德斯和巴伦提出了分散冲突理论。该理论认为:他人存在是一种干扰,当一个人正从事一项工作时,他人在场会造成他注意的分散和转移,产生两种基本趋势之间的冲突:注意观众和注意任务,这种冲突能增强唤醒水平,对其工作效率造成影响。唤醒是增加还是降低绩效取决于该任务所要求的反应是否为优势反应。如果从事不熟悉或难度大的任务,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此时,分散注意就会干扰工作进度;如果从事熟练或简单的任务,人们已达到“自动化”程度,不需要全部的注意,为了补偿干扰,人们会更加专心、更加努力,实际效果会更好。 (4)生理心理反应模式 生理心理反应模式认为,他人在场,可能存在两种冲突的生理心理反应模式:激励或威胁。当个体具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任务时,就会激发激励模式,在生理上,这种模式类似于做有氧运动时肌体产生的反应;相反,当个体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任务时就会激发威胁模式,肌体上会发生类似于应对危险时的反应。 (二)社会惰化 1. 社会惰化定义 社会惰化又称为社会懈怠或社会逍遥,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2. 社会惰化的理论解释 (1)社会评价减弱(责任分散影响) 社会评价减弱认为在群体中,由于个体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会被单独评价,个人的努力会淹没在人群中,评价焦虑减弱使其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相应减少,从而导致努力程度下降。 (2)群体努力模型 卡饶和威廉姆斯提出的群体努力模型认为,群体任务中个体的努力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首先,个体认为他个人努力对成功完成群体任务的重要性或必要性大小;其次,个体认为群体成功的价值大小。当个体结合成群体工作时,个体不再是决定群体成绩的唯一因素,其他成员的努力水平也会影响最终绩效,而个体努力工作的成果也可能被均分,个体的贡献最终也被抹杀。在付出和所得由于其他成员加入变得不确定时,社会惰化便会发生。并且群体规模越大,社会惰化程度越高。 (3)群体绩效的不同报酬 对群体高绩效提供报酬会降低社会惰化。当任务有意义、复杂或有趣时,社会惰化也不容易发生。当任务困难或有挑战时,个体一般也不会松懈下来。 3. 社会惰化的预防 虽然社会惰化普遍存在,但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来减少社会惰化现象: (1)单独评价。即不仅公布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而且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让成员感到自己的努力和成绩是可被单独评价的。 (2)提高认识。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不仅自己是努力工作的,他人也和自己一样努力。 (3)控制群体规模。群体规模越大,社会作用力越分散,社会惰化就越严重,因此,在群体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要注意控制群体规模不要太大。 除了上述方法外,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导向,增加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增加群体的凝聚力等都能有效地减少社会惰化,提高群体工作效率。 (三)社会影响理论 他人存在对个体绩效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拉塔内提出了社会影响理论,该理论认为他人对个体总的影响取决于他人(影响源)的3个属性:数量、强度和直接性。 (1)数量:当周围人数量增加时,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也增大。 (2)强度:他人的强度也就是他人的重要性和权力。他人的地位越高,权力越大,他们的社会影响力越强。 (3)直接性:他人的接近性是指他人在时间和空间上与个体的接近程度。 社会影响理论能够帮我们解释为什么他人的存在有时会导致社会促进而有时又会导致社会惰化。在促进的情况中,人们往往是他人影响的唯一目标,他人对个体的社会影响也会增加。相反,当很多人一起工作,而只有一名旁观者时,社会惰化往往就会发生。每个个体只是来自群体外的旁观者的目标之一,因此,旁观者的社会影响就分散到每个人身上,随群体规模的增加,每个个体感受到的压力则随之降低。 (四)去个性化 1. 去个性化定义 去个性化是指个体在一个群体中与大家一道从事某种活动时,对群体的认同淹没了个人的身份,使个体失去通常的个性感。 2. 去个性化的原因 (1)匿名性 匿名性是引起去个性化现象的关键,群体成员身份越隐匿,他们就越会觉得不需要对自我认同与行为负责。 (2)责任分散 津巴多认为一个人单独活动,往往会考虑这种活动是否合乎道义,是否会遭到谴责,而个人和群体其他成员共同活动,责任会分散在每个人的头上,个体不必承担这一活动所招致的谴责,因此会更加为所欲为。 (3)自我意识下降 迪恩纳认为,引发去个性化行为的最主要的认知因素是缺乏自我意识,人们的行为通常受道德意识、价值系统以及所习得的社会规范的控制。但在某些情境中,个体的自我意识会失去这些控制功能。人们大多数的去个性化都是因为自我意识的能动作用丧失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