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六章社会态度 第一部分 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态度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态度具有如下特性: 1. 社会性 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个体在其后天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作用,以及接受周围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影响和习染而逐渐形成其对他人、他事、他物的一定态度。 2. 主观经验性 个体的意识世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观念的世界,它是在后天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各种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另一种则是经验的世界,它是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直接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态度则介于这两者之间,它本身就具有了主观经验性。 3.动力性 态度对个体自身内潜的心理活动和外现的行为表现都具有一种动力性的影响,同时对个体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也具有这种影响,表现为一种激发、维持调整、协调的作用。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态度兼具认知、情感和行动倾向三种成分,并且这三种成分是彼此相互关联的。 1. 态度的认知成分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意向,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2. 态度的情感成分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 3. 态度的行为倾向成分 态度的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作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 (三)态度与有关概念的区分 1. 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较为宽泛和抽象的概念,缺乏具体的对象和明确的界阈。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进行判断和决策的准则,这种准则就是事物或对象本身对人们所具有的意义,而一种事物或对象对人们所具有的意义也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价值观是比态度更广泛、更抽象的内在倾向。 2. 态度与信念 信念是指对人、对事、对物及对某种思想观念是非真假的认识,通常是以对某事某物的相信和怀疑的方式表现于外,而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信念对态度表现为一种定向的影响,规定态度的基本取向,受信念影响的态度往往能维持较长时间而不改变基本的取向。 (四)态度理论 1. 强化论观点 (1) 古典条件反射理论 度布等人认为如果把态度作为对于社会对象的评价或情感的话,那么以态度对象作为条件刺激,将其与人已经具有的肯定或否定性评价、情感等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强化,则对于条件刺激的态度对象也就会形成与无条件刺激同样的评价和情感,即形成特定的态度。 (2)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对态度改变的基本观点认为,借助操作性条件反射机制可以有效地使态度发生改变。 (3)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关于态度改变的基本观点认为:人们态度的改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的基本过程实质上是在强化原理的支配和控制下所进行的特定刺激与特定反应的联结过程。 2. 认知论观点 (1) 紧张减缓理论 紧张减缓理论模型以认知统合倾向的态度形成与变化研究为核心。所谓认知统合倾向是指人们具有一种使自己已有的认知关系结构保持相对平衡不变的倾向性,当这种倾向性受到干扰破坏时,人就会产生否定性的评价及其相应的情感态度,并努力排除干扰维持认知结构关系的平衡稳定性,在达到目的以后便会产生肯定性评价及其相应的情感态度。 认知失调理论:这一理论是由费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来的。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这里所说的认知包括思想、态度、信念以及人们认知上所感知到的行为。认知的失调有程度上的大小之分,这取决于以下两个条件: ①失调的认知数量与协调的认知数量的相对比例; ②每一种认知对个体具有的重要性。 这两个条件与认知失调之间的关系如下述公式所示: 失调程度=(失调的认知数量x认知的重要性)/(协调的认知数量x认知的重要性) 根据这种理论的基本假设,当在认知上产生失调状态时就会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愉快和不舒适的感觉体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感,从而驱使个体去减轻或消除失调状态,使认知互相协调一致。通常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①改变认知,使之与自己持有的其他认知保持一致; ②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 ③增加新的认知,改变失调的状况,使原来认知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的解决。 (2) 归因理论 以归因理论来说明态度变化的心理机制称为自我知觉理论。依据这个理论,人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与情感,并常常积极主动地将当前的认识对象及其有关评价与过去的经验相比较。 (3) 社会判断理论 社会判断理论具有较明显的认知色彩和个人主义的特征,它强调的是个体自身对刺激信息的知觉判断,并认为这种判断是态度发生改变的中介物,是先于态度改变而进行的。同时,这种理论还认为,每一个人对他自己所持有的态度是了解知晓的,对自己所愿接受的态度和不愿接受的态度也是知道的,由此个体才可拥有一个关于某一事物或对象的态度区域,并能够据此而进行判断。此外,根据这种理论对态度改变进行的分析可以发现,其所探讨的态度改变基本上是局限于强度改变的范围之内,而较少涉及态度方向改变的问题。 3. 功能理论 功能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人们之所以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这种态度能够满足他们个人的某种需要,特别是心理上的需要。因此,要改变人们的态度,应首先了解态度所能满足的需要是什么,通过改变人们内在的需要来改变人们所持有的态度。 态度的功能理论除了强调态度所具有的需要满足功能,还承认态度改变中存在着个别差异。每个人都有着不同他人的内在需要,因此,通过改变需要来改变态度的方式也就因人而异了。此外,功能理论还具有在理论观点上兼收并蓄的特点,它不是以一家的理论思想贯穿始终,而是各取所需,融合各家于一体。其不足之处是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很难对态度所满足的需求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因此,这一理论在应用方面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4. 态度的功能 卡茨等人关于态度功能的观点如下: (1) 功利性功能 功利性功能,又称适应性功能或工具性功能,是指态度可以用于衡量客体的价值。 (2) 自我防御功能 在态度的自我防御功能下,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态度是协调一致并且能够支持自我价值的。 (3) 价值表现功能 在态度体系中,相对抽象的态度居于态度体系的上位,越是上位(抽象)的态度越接近价值观。 (4)认知引导功能 一种态度一旦形成,就会引导个体选择性地理解并相信某些信息,同时选择性地否定某些信息。 5. 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 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是由科尔曼于1961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人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1) 服从 服从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工具性行为。服从行为是暂时性的,并非出于个体的内心意愿,只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被迫表现出来的表面的行为。 (2) 认同 认同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并有意无意地模仿他人,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要求相一致。 (3) 内化 态度改变进入内化阶段以后,个体就完全地从内心里相信并接受了他人的观点,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内化意味着把他人的观点、态度完全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成为自己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