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一部分 态度的测量**、**形成、改变和偏见 (一)态度的测量 态度的测评即对人们的外显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据此进行间接推断的过程。 1. 量表法 量表法又称自我评断法,是运用根据一定的测量、统计原理而编制的态度量表来测评个体所持态度的一种方法。态度量表有等距量表、总加量表和语义分化量表。 2. 问卷法 问卷法又称为自我报告法。根据问卷形式上的特点,可将问卷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开放式问卷是由研究者提出问题,由被试自由回答,使之能够充分自由地表述出自己的态度。封闭式问卷是由研究者提出问题,同时提供可能的几种选择答案,由被试根据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从几种选择答案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回答。 3. 投射法 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测验方法,通常是向被试提供一种情境刺激,通过分析这一情境刺激在人们头脑中所引起的联想或想象来推测其所持有的态度。 4. 行为观察法 行为观察法是通过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来推测其内在的态度,是一种间接的态度测量方法。 5. 生理反应法 生理反应法是根据被试生理反应的变化来确定其态度的一种方法。当态度发生变化时,总会伴有相应的情感变化,进而引起生理的变化,通常采用的生理指标有皮肤电反应、脉搏速度等。这种方法的道理就在于态度中包含有情感因素,情感在态度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态度的形成 1. 态度的形成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①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自个体出生至生命结束始终存在着。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和约束,各种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文化的熏陶等方式进行的。 ②家庭的影响 个体幼时在家庭生活中所受到的教育和抚养对其态度的形成及以后态度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家庭的影响还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氛围表现出来。 ③同伴的影响 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父母及家庭的影响作用会逐渐减小,而同伴的影响作用会越来越大。个体开始经常把自身所持有的态度观点与同伴们的态度、观点作比较,并以同伴们的态度、观点为依据来调整自己原有的态度,使自己与同伴们保持一致。 ④团体的影响 团体对个体的影响和约束作用也可以促进个体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团体对其成员所具有的影响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这样几方面的条件: 第一团体对其成员吸引力的大小;第二,个体在团体中所处的地位。 2. 态度的形成受到个体的学习的影响 (1)古典条件作用理论与联想学习 古典条件作用原理也被用来解释和说明态度的习得过程,即人们原先对不良品性所具有的情绪体验在联想的作用下扩展到了另一事物或对象的上面,这就是态度的习得过程。 (2)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与强化学习 有研究者曾在实验中用言语的强化来研究态度的习得,结果发现,那些受到正强化的学生所表达出来的态度不仅其基本观点没变,而且在程度上更为强烈;而那些受到负强化的学生所表现出的态度,星然其基本观点也没有大的变动,但在程度上则明显不如受到正强化的学生强烈。 (3)模仿与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言行的观察而进行的学习,这种学习同样可使个体学得许多新的行为。人们态度的习得同样也可以通过对他人的观察来进行。 (三)态度的改变 态度改变是指个体已经形成或原先持有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方向上的改变,即质的改变。另一是指程度上的改变,即量的改变。改变态度的方法大致有:劝说宣传法、角色扮演法、团体影响法、活动参与法。 1. 态度的改变受到劝说宣传的影响 劝说宣传法是指借助直接的言语交流及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各神媒介来传播信息影响人们,使其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也是在公共领域中较为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态度改变方法。采用这一方法来改变他人的态度,是把整个劝说宣传过程看作一个信息的传递与沟通过程,分析的着眼点在于信息的传播者(劝说者)信息的传播过程、信息的接受者及传播情境四个方面。 1. 传播者的特性 传播者自身所具备的各种特点常常对劝说宣传有着极大的影响,一些重要特征本身往往就是一种有效的宣传和证明,仅此就足以使人们信服而不再猜疑。与劝说宣传有联系的这样一些个人特性 主要有: ①专家身份; ②社会身份; ③吸引力; ④相似性: ⑤可信赖性 2. 态度的改变受到信息传播的影响 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呈现和组织方式也是影响劝说效果的重要因素。同样的信息内容采用了不同的传播方式和技巧,产生的劝说效果往往是很不相同的,通过对信息内容进行有效合理地组织编排,就有可能提高其劝说效果,增加其对被劝说者的影响 3. 态度的改变受到被劝说者因素的影响 被劝说者本身所具有的某些特点对说服效果也具有相当的影响作用,或者是有助于劝说的有效进行,或者是妨碍和抵制劝说的进行。 ①原有态度; ②人格特点; ③被劝说者的信息加工。 4. 态度的改变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 使态度改变的劝说过程并不是仅仅在劝说者和被劝说者之间孤立进行的,而总是在一定的情境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情境条件也会对劝说效果产生影响。主要有如下几种: ①信息繁多的情境; ②令人分心的情境: ③信息重复呈现的情境 5. 态度的改变受到角色扮演的影响 角色扮演法是以角色理论为依据的。角色理论的核心原则即个体的行为应与其所承担的角色相一致,应该符合这一角色身份的要求。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角色对承担角色的个体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态度的,该方法在态度改变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6. 态度的改变受到团体的影响 通过团体对个体所具有的影响也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团体的影响来自于团体的规范和准则,这种规范和准则对团体成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使团体中每不人的一言一行与团体的规范准则保持一致。 7. 态度的改变活动参与的影响 活动参与法是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人们的态度。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所参与的活动或者是与所要改变的态度有着密切联系,或者就是所要改变的态度对象本身。此外,人们参与活动时的自愿程度或感受到的压力大小对人们态度的改变有很大影响。 (四)偏见 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一)产生偏见的原因 1. 社会群体间的利害冲突 社会的各个团体、阶层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地位的不平等,这是产生偏见的重要因素。冲突导致敌视,敌视导致对对方的否定性情感和心理。 2. 社会化 各类文化传统中都包含着偏见成分,而通过社会化过程,个体吸收并内化了文化传统的同时,也继承了偏见。社会化过程中习得偏见的具体途径有三种:直接学习、模仿学习和环境气氛的熏染。 3.个体的人格和心理因素 在同一社会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个体在偏见倾向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是因为一些独特的人格和心理因素影响着偏见的产生。 首先,具有权威主义人格的人易产生并固守偏见;其次,偏见和某些独特的心理作用与心理感受有关。 (二)偏见产生的结果 1. 自我实现预言 罗森塔尔等人所做的实验证明,如果教师对某些学生持有积极的看法,那么这些学生的课堂表现就会有显著的进步,学习成绩也会提高,尽管教师的这种看法可能是完全没有客观依据的。如果学生知道老师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愚蠢,那么这种消极的期望可能会变成他自我实现的预言。他的成绩可能果然会变得很差,并且还会形成自卑感,社会或公众对某些团体、对个人的偏见也通常具有这种效果。 2.性别角色偏见 在社会中还存在着对女性的许多偏见,如认为女人是依赖的、被动的、软弱的等。这种偏见对于形成女性心理和女性性别角色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 3.社会疏离 社会的隔离会导致并强化偏见,而偏见又反过来会增加隔膜和社会疏离。 (三)偏见的消除 1. 消除刻板印象 偏见和一般的态度一样,也具有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而偏见的认知成分往往是一种社会刻板印象。根据研究发现,由偏见对象表现出与刻板印象相异的行为来,会有助于偏见的消除。 2. 增加平等的个人间接触 平等的接触和个人间的接触可以深入全面地了解接触双方的独特性。只有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才有利于真实地了解对方独特的能力、性格、爱好、抱负等,避免先入为主的判断,从而达到预防和消除偏见的目的。 3. 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 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的实验结果证明,共同的命运与合作性的奖励(奖励的给予取决于全体人员是否共同合作而定)是消解群体之间的敌对情绪和偏见的重要途径。 4. 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 人们都有服从并认同社会规范的行为倾向。如果社会规范对外群体较为宽容,则生活在该规范下的人们对其他群体及其成员的偏见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