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化 第一部分社会化****简介 社会化是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一)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 1. 个性化是与社会化相对的概念。个人的社会共同性是通过个性中与社会、文化要求相适应的行为体现的,而个人的独特性则通过高度带有个人色彩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稳定而特殊的个人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得到体现。 2. 两者之间是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形成或个性化的过程。 3. 社会化和个性化是两个伴生的、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一个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两者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结合,可以看作是两种相互并列的发展目标,而不是两个对立的发展方向。 4. 一个社会不能只允许社会化存在而扼杀个性化,也不能过于强调个性化而忽视了个人的社会化,否则,社会的继承者会出现“过度社会化”效应,或“社会化不足”的症候。对于个人而言,合理的状态应当是既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风格和独特性。 (二)社会化的历程 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过程。根据人的发展周期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把这一历程分为儿童期社会化、青春期社会化、青年期社会化和成人期社会化。 1. 儿童期社会化 从父母最初怀抱婴儿的那一刻起,社会化开始了。刚出生的婴儿生理机能很不完备,心理活动处于萌芽阶段,但在最初几个月里父母对其基本生物需要的满足响应了婴儿的情感需求。 大约三个月左右,婴儿能辨认出人的面貌,此阶段他必须开始发出和接受强烈的情感信息。 到12~18个月时,幼儿就能够将注意力转向外部世界。随着语言的发展和对符号的理解,幼儿的自我概念开始发展,这时对其进行的社会化才更加有效。 3~6岁阶段,儿童开始形成最初的人格倾向,这一时期的儿童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抽象概括能力还比较差。 而到了学龄初期,儿童社会化发生了质的转变,学校教育使得儿童社会化更加有目的、有系统,儿童的思维向更加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学校使儿童的身心得到了家庭之外的集体锻炼。 2. 青春期的社会化 青春期的个体更多地受到学校与同辈群体的影响。能在更大程度上采纳别人的意见,逐渐学会评价自己的人格特点,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青春期是世界观形成的萌芽时期,青少年可能会过分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容易在自我中心与自卑之间徘徊。青春期也是个体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的时期。青少年期的社会化是以预期社会化的形式出现的,预期社会化是为未来角色做准备的社会学习过程。 3. 青年期社会化 青年期是指界于青春期和成人期之间的较模糊的阶段。此时的个体在生理方面已经开始成熟;在心理方面,世界观初步形成,人格发展接近定型,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也日趋完善,个体生活的范围更加扩大。青年期社会化是个体开始独立社会生活的重要准备与演习,现代社会的青年也可能:会推迟其在经济上与心理上的独立时间。 4. 成年期社会化 进入成年期,个体的初级社会化(指在个体的早期阶段为各种成人角色所作的基本准备)已经完成。成人的自我已经基本定型。而到了成年晚期,个体必须调整自己,以面对声望的降低、身体的衰老以及失败与死亡。这一时期的老年个体必须调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再完善自己的人格、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 (三)社会化的类型 1. 初级社会化 初级社会化又称基本社会化、早期社会化,主要是指从新生儿至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过程。 2. 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是指发生在成年期的社会化。到了成年期以后,个体的人格系统依然在发展变化,同时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生活环境,个体也需要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而所有这些内容都是发生在成年期的继续社会化。 3. 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也称重新社会化,是指有意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重新建立新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的过程。它是青少年与成年人都有可能经历的社会化,当个体从前的社会化内容不能适应当前环境要求时,就有必要进行重新社会化。一般来讲,重新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基本形式:一种是主动的,一种是被动的。 4. 反向社会化 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影响。表明了社会化过程中个体的能动性和社会化的双向性。 (四)社会化的内容 1. 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个体逐步接受与获取,被现有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行为取向与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或者说是个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形成的过程。 2. 道德社会化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就是道德社会化。 3. 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是指社会公众对不同性别在行为方式上的期待,或者社会文化为不同性别所规定的行为模式;而性别角色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并接受社会文化所规定的性别角色过程。 (五)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人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但是,只有这种生物学的基础,人是不能完成社会化的。 (二)社会环境因素 1. 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是指广义的文化概念,不仅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产品,而且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风俗、习惯、传统及生产力水平等。各个社会的文化是社会整体性的产物,它使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观念、心理、行为与生活实践自然地符合它的要求与准则。 1. 家庭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家庭对社会化的重要作用源于三个方面: (1)童年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期,处于这一时期儿童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童年期的智力水平、个性水平、社会品质形成和发展对后来的社会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2)童年期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是最强烈的。父母对儿童有着足够的权威和影响力。 (3)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各种社会关系与社会因素一般都通过家庭这个中介投射到儿童身上。 在家庭影响社会化的途径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尤其重要。通常将家庭教养方式分宠爱型、放任型、专制型和民主型。大多研究表明,民主型教养方式对子女社会化具有更积极的作用,而宠爱型、放任型和专制型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子女社会化过程中各种行为问题。此外,家庭的完整遗传因素中的出生集代,法也具有某种联系。 2. 学校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社会成员传授知识、技能、价值标准、社会规范的专门机构。当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学校的影响逐渐上升到首要地位,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 (1)学校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化机构,其首要作用是进行系统教育。 (2)学校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它具有独特的结构。每个学校实际是一个小社会,有其独特的地位、亚文化、价值标准、规范等。 (3)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习知识,还学习大量“无形的课程”。他们在这里与同龄的他人进行比较与系统交往,学会服从非个人化的规则,这些对儿童的自我发展以及社会行为模式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 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一个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若干群体组成的具有参照作用的非正式群体。在个体进入青春期后,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父母或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这是由同辈群体和这一时期个体身心变化的特点所决定的。 特别提醒: 同辈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化载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同辈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群体,个体可以自由组合和自由选择,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同伴交往。这容易使其成员产生较高的心理认同感。 (2)同辈群体成员之间在兴趣、爱好上相近,并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安排活动内容,极少带有强制的性质。 (3)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价值准则,群体成员有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榜样,甚至在发式、服装上都有一致或相近的要求。由于同辈群体成员的年龄、兴趣、爱好相近,成员间的地位平等,他们可以相互倾吐不愿向成年人暴露的思想、看法、情感,有共同的语言。同时,每个成员在群体中可自由充分地表现自己。这些都使儿童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 4. 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是以报刊、图书、电影、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作为主要载体、面向大众传播信息的各类平台。大众传播媒介能够迅速地向现代人提供有关社会事件和社会变革的信息,还向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角色模式、角色评价、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等,对现代人的社会化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5. 计算机网络 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作为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媒介以其特有的方式与丰富的内容向人们展示出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网络所特有的广泛性、开放性与即时性对人们的教育、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迅速拓展了原有社会化的环境空间。互联网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个体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生活技能,尤其是网校的开设更加促进了个体的知识技能的提高。 (2)网络所创设的虚拟世界与青少年提供了扮演多种社会角色的实践空间,有助于其对不同社会角色的领悟与理解。 (3)网络的匿名性提高了个体接受社会化的自主性,有助于个体个性的培养以及独立自主意识的提高。 (4)网络中充斥着暴力与色情的垃圾信息,会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极大威胁。 (5)网络世界的非现实性会造成青少年对现实社会的认同危机,网络传播信息的异质性容易导致他们的认知偏差,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 总之,大众传播媒介带来了大量的矛盾。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社会化主体,它既对个体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同时也为个体的社会化作出了积极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