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行程卡即将下线,卡内个人信息应依法删除|时评

行程卡即将下线,卡内个人信息应依法删除|时评

2022/12/12
logo of podcast 深见|深度报道,真知灼见

深见|深度报道,真知灼见

Frequently requested episodes will be transcribed first

Shownotes Transcript

文/王石川 要跟通信行程卡永别了!12月12日,“通信行程卡”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12月13日0时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通信行程卡”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APP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自此,2020年3月6日上线的行程卡即将永久退出历史舞台。 “寿终正寝,恕不远送。”这是很多网友得知行程卡即将下线后的第一感受。被“陪伴”了近3年,终于得以解脱,广大用户的心境应该是复杂的,况味应该是多元的,一时间不知从何说起。耐人寻味的是,很多人在如释重负的同时,还忙不迭地截图留念,也让人感慨良多。 行程卡是如何形成的?据报道,疫情防控初期,为了便于手机用户不出家门、不多跑路,就能证明自己的行程,工信部组织中国信通院和三大运营商共同推出了防疫专用的公益性应用——“通信行程卡”。应该看到,行程卡的上线,“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道路通行、出入境等方面提供科学精准的技术支撑。”此外,还可更有效地查明病毒传染传播途径和链条等。 但是,这种精准“跟踪”和即时记录,也让不少用户啧有烦言。究其原因,在行程卡监控之下,个人隐私荡然无存,而一些工作人员动辄以查卡为名行过度监督之实,使公民变成了透明人。同时,行程卡的设置机制也有“bug”,比如,行程卡显示地点无法精确到县、区一级。这种标记整个地级市的做法,折射出“颗粒度”不够精细的弊端。这就带来双重不便:一来,同属地级市而未出现疫情的一些县市居民容易被“连坐”;二来,也给监管带来一定的麻烦。 应该说,行程卡在运用过程中也因应时势作了一些调整。比如,今年6月29日,行程卡摘掉了“星号”标记。7月8日起,行程卡查询结果的覆盖时间范围由“14天”调整为“7天”。如此种种,都体现了精准防控,也利于民众出行。 如今,行程卡即将彻底下线,人们表达了赞许,不只是因为可以摆脱“束缚”自己已久的小程序,还在于迎来了疫情防控新阶段。原因很简单,行程卡的退出不是单兵突进,而是水到渠成之举,自从国家出台了防疫“新十条”,各地各部门对付疫情有了新策略,如此一来,行程卡的存在已经缺乏正当性,也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此时不退出更待何时? 行程卡退出,有关方面还应做好扫尾工作。有专家建议,行程卡的使命已经结束,处理个人信息的目的已经不再必要,应当依法全部删除。删除什么?“行程卡收集了海量的个人信息,而且均属于个人的敏感信息,如特定身份、医疗健康、行踪轨迹等”,这些均属个人敏感信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后果不堪设想。全部删除行程卡内存的海量个人信息,既于法有据,更呼应民众心声,宜早不宜迟。 行程卡是数字抗疫的衍生物,在特定时期曾发挥过作用,但消失了并不让人怀念。再见了行程卡,但愿再也不见。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通信行程卡微信公众号 责编 | 张齐 李妹妍 校对 | 谢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