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送外卖还是进工厂,不该是二选一的问题丨两会快评

送外卖还是进工厂,不该是二选一的问题丨两会快评

2022/3/8
logo of podcast 深见|深度报道,真知灼见

深见|深度报道,真知灼见

Frequently requested episodes will be transcribed first

Shownotes Transcript

文/孔德淇 2022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表示,当下不少年轻人选择送外卖、送快递,不愿进工厂当产业工人,导致制造业招工困难,不利于社会长远发展。他建议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鼓励支持更多年轻人成为产业工人。另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常州老三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李承霞也不约而同地提出,建议打通企业技能人才职称评定通道,提高待遇,吸引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厂”。(3月8日 东南早报) 上述建议,的确反映了部分传统制造企业的心声。不过,制造业招工难、留人难,不能简单归咎于新就业形态的冲击。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是年轻人的自由。送外卖还是进工厂,本不该是个“二选一”的问题。年轻人有自由择业的权利,无论个体的选择是什么,不管是进工厂还是送外卖,都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劳动价值,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均应得到理解和尊重。 外卖骑手风里来雨里去,丝毫不比进工厂上流水线轻松,也绝对谈不上“惬意”,是什么影响了他们的选择?据调查,尽管制造业更稳定,也能获得技能的成长,不少工厂打出“高薪牌”抢人,但平均每年仍有150万劳动力离开制造业,其指向的症结是薪资少、工时长、强度大。相对而言,外卖行业没有多少入职门槛,时间安排上也比较自由,在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长方面,弹性空间更大;且收入“能见度”高,和付出成正比,实际上也创造了一种付出有所回报的公平职业观。因此,与其简单地认为外卖平台“抢”走了年轻人,毋宁说是新业态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事实上,这种现象的出现,折射出当下的职业环境和职业发展路径已经发生了变化。个人在其职业发展的安排上自主性更大,职业满足感的标准更多考虑的是内在需求和价值。就某种意义而言,年轻人的选择,代表了一种新的风向标,透露出他们对于自由、自主和获得感的向往。这可能也是新职业的魅力所在。 制造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国家发展需要培养更多的产业工人和高科技人才。然而,让年轻人爱上制造业,不只是需要提升待遇这么简单,更需要针对性发力,予以系统性安排。 放眼整个制造业,招工难、用工难,早已不是新鲜事,每逢春节过后都会重复上演。企业自身要“对症下药”,提高传统制造业的吸引力,进一步保障工人的劳动权益,畅通薪酬和职业进阶通道,完善技能培训机制,让他们获得能力和岗位的双重成长;还要充分给予员工人文关怀,保障工作时间、劳动强度等权益,既要招得进人才,也要留得住人才。 解决制造业“用工荒”,还要努力提升人才“适配度”,从“抢人大战”过渡到“精准引才”。这方面亟待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职业院校对职业人才的培养宜应更科学、更合理,根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加强定向培养,“定制”培养计划,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解决专业人才短缺痛点,让人才与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与此同时,社会也要努力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打破民众对“蓝领工人”的刻板印象,让年轻人愿意进工厂、学技术,并从中产生职业自豪。多方勠力同心,制造业人才市场自然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争当产业工人”的图景也将逐步美梦成真。 (羊城晚报时评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视觉中国 责编 | 姜雪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