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第十四集:管人的难题

第十四集:管人的难题

2024/7/2
logo of podcast 摸爬滚打 | 中国银行业四十年回忆

摸爬滚打 | 中国银行业四十年回忆

Frequently requested episodes will be transcribed first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上一集,我们聊了刘行长的创业历史,发现在那个黄金年代,即使在银行内部,也有“创业”的机会。现在我们来到了1995年,这一年距离亚洲金融危机仅有两年。当时的国际金融环境风云诡谲,全球金融自由化接近顶峰。自美国在80年代初放松利率管制并开始金融自由化后,90年代大部分国家都加入了这一浪潮,资本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1995年的市场状况与最近的一些宏观市场动态似乎很相似:当时美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也出现了通胀苗头,为了防通胀,美国让美元升值,给亚洲国家和日本带来了巨大压力。日元贬值严重,对东南亚国家和亚洲四小龙、四小虎造成了直接竞争,使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和外汇储备发生了变化。强势美元导致许多东亚国家出现国际收支赤字,但这些国家未能及时调整汇率,最终在两年后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 当时的金融市场形势复杂多变,但我们国内的情况与国际氛围不同。虽然中国也在蓬勃发展,但未达到像其他国家那样的顶峰或泡沫状态。1995年的几年,依然是我们发展向上的时期。但是从宏观回到细微处——一路向前冲的国家、行业,再到具体的人,和“管人”的方法,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对比国外同行,我们的“管理艺术”,体现在哪里? 00:03:27 “管人”也开始进入“摸爬滚打”的摸索 1995年对刘行长来说是印象深刻的一年:在从国际业务部调去筹备营业部,担任了两年营业部副总后,又回到了国际业务部。 上一集提到1993年中国金融改革的背景:除了成立三大政策性银行、农信社和农行脱钩、四大行开始商业化经营以外,还面临着1992年重启改革开放后带来的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问题。为解决问题,中国统一了汇率,结束了价格双轨制。 当年日元贬值对东南亚国家造成的影响,其实中国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中国在汇率并轨时,将汇率一次性调整到8.3左右,此举理顺了国内市场,减少了倒卖外汇等行为,也为抵御1997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奠定了基础。当时,朱镕基总理宣布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不会进行竞争性贬值,中国的稳定也对东南亚国家起到了支撑作用。 1995年,刘行长回到国际业务部担任总经理,正值美国开启新一轮金融自由化浪潮。国内也开始进行金融创新,成立了信托公司、房地产公司等等各种业态。商业银行们也开始引进新的管理方式和考核方式。 比如,当时省分行决定对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实行“竞聘上岗”——竞聘的方式是先笔试,再进行公开演讲。竞聘制有利有弊,好处是可以让大家展现自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保证评分的公平性?如何避免出现“唯分数论”?企业内部的岗位调整是否需要如此广泛的民主化? 企业内部的用人应该公开透明,但公开透明完全等同于“民主化”吗?中国商业银行的 “良才适用”也经历过了一番调整和冲击,“管人”也开始进入“摸爬滚打”的摸索。 00:17:09 管理体制创新与电脑化的挑战 1995年是金融体制创新的一年,也是管理方式、流程和工具开始变革的时点——尤其在电脑化方面。当时,人民币业务已经开始电脑化,使用小型机(如AS400),但国际业务仍然依靠手工操作。这导致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在营业网点,人民币存款是电脑打印的存单,而外汇存款却是手写的存折。这给人们一种错位的感觉——外汇业务不是应该比人民币业务更先进吗? 电脑化过程中,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调整原有的人工流程。传统上,每笔业务都需要双人复核并签字。而在电脑化初期,操作效率反而比手工更慢,因为需要在电脑上进行多步操作后再打印签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银行业开始在系统开发上做了创新。年轻的开发人员建议,如果业务人员输入的数据是正确的,系统会自动确保从流水账到总账的所有数据都是正确的。这种新方法减少了中间的人工复核环节,提高了效率。 虽然电子化复核在逻辑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复核”这件事仍然有其管理意义。复核不仅是为了防错,还涉及风险管理和责任划分。在系统开发中,如果程序本身没有问题,复核的责任可以被减少,但业务输入错误仍需有人负责。理解哪些操作是业务本身必须的,哪些是为了防止手工错误设计的,对管理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 当年的“电子化”改革,对如今的“数字化转型”是有很多借鉴意义的:理解业务逻辑和技术逻辑同样重要。我们需要利用技术的优势来优化业务流程,但是对业务逻辑的深入理解,才能将两者更好地结合,提升效率——看似琐碎,但对后续银行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既是到了数字化的最前沿,底层逻辑依然没变:比如最近,香港刚刚放开了虚拟货币ETF,并批准了四支ETF。这涉及到虚拟资产托管的问题,虚拟资产托管与传统股票基金的托管方式和技术完全不同。香港监管机构需要托管银行证明其有能力托管虚拟资产。虽然大银行有资格作为托管方,但它们对虚拟资产的了解不如原生的虚拟资产机构。托管虚拟资产主要涉及私钥管理,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有形资产。 每笔涉及虚拟资产所有权的交易都需要托管方参与,细节非常复杂。传统银行很难证明其具备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处理这些复杂流程,因此可能需要外包给虚拟资产机构。但这又引发了监管和控制问题,形成了死循环。 托管外包在逻辑上难以讲通,主要原因是这是一个全新的技术,现有银行的流程和系统无法匹配——这类似于1995年电脑化的过程,当时从手工纸质存单转向电脑录入,也需要时间来调整和磨合流程与技术。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软件升级,而是一个需要时间和细致调整的过程。 00:28:11 对比当年香港和境外的同行,“管人”方式大有不同 直到1995年甚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国内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还没有实现“前中后台分离”。1994年左右,才了解到国外银行已经实行了这种分离制度。 当时刘行长在国际业务部担任信贷科长,部门里没有客户经理,所有信贷业务都由部门负责。每个信贷员管理自己的客户群,不同级别的信贷员拥有不同的审批权限,超过一定金额的贷款需要逐级向上审批。 到任后,发现大家工作缺乏积极性。于是,刘行长开始尝试在部门内部推行类似客户经理的体制,并鼓励大家报名参加,将绩效与奖金挂钩。一些年轻人积极响应,主动出击,开拓新客户,工作效率和业绩都有了显著提升。但也遇到了一些阻力——老员工不适应新的考核方式,产生抵触情绪;后台部门也觉得这种改革打破了平衡,与前台产生矛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刘行长尝试调整利益分配机制,并做了一些思想工作。虽然最终改革没有完全成功,但这次探索很有意义,也想当年年轻气盛的中国银行业——有敢于尝试的勇气。 对比当年香港和境外的同行,“管人”的方式有很大不同: 香港和东南亚的银行,后台员工普遍心理比较安定。他们认同自己的职责是支持前台工作,不会觉得自己应该和前台拿一样的工资。这种心态在香港的银行尤其明显。 香港的银行员工,无论前台后台,都认为自己签了协议,就该做好本职工作,其他人的薪资与自己无关。员工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市场价值,而不是别人拿多少。 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会看到企业赚钱的机制,并了解自己的作用。刘行长曾问过香港分行的后台员工:心里会不会有不平衡?他们的回答让刘行长很意外:后台同事们清楚地知道公司靠前台拉生意维持,所以认为前台挣得多是合理的。 而在国内,分工不同并不代表能力不同,很多后台员工认为自己也能胜任前台的工作,所以会觉得不公平。比如,一个科学家得了奖,奖金要分给整个单位,包括扫地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也有贡献。 在香港,虽然前后台也会有矛盾,但主要是由于职责不同、处理方式不同,而不是因为收入差距。客户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法务部门之间常有冲突,但更多是因为职责分工,而不是薪资问题。 人事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在中国文化和市场背景下,真的是一门管理艺术。也是一个似乎永远也讨论不完的话题。 —  End  — 主播|刘晓春 肖小跑 编辑 | 坛子 互动方式 坛友群:请添加坛子微信“BKsu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