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死因之谜 晚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辛丑条约》之后,也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而义和团运动也在八国联军的镇压之下,彻底宣告失败。晚清政府为了缓和矛盾,被迫再次宣布变法改革。这一次,是慈禧太后主动提出的,变法新政的内容也基本承袭了戊戌变法的主旨。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次日下午,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杏贞,也就是慈禧太后,于中南海仪鸾殿病逝,享年七十四岁。而就在光绪帝驾崩的前一天,清廷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两道诏令。第一道:命醇亲王之子溥仪,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第二道:授溥仪之父载沣为摄政王。 这两道诏令意思很清楚,一旦光绪皇帝升天,就让溥仪继位,让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主持朝政,辅佐年幼的新皇帝。这两道命令不可能是光绪帝下的,因为此时光绪帝早已没有了权力,更没有可能指定自己的接班人。下这道命令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慈禧。 慈禧下这两道诏令,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慈禧自己的病已非常严重,到了不得不对后事进行安排的地步;二是慈禧已经决定,要光绪帝死在她自己之前。道理很简单,如果光绪死在她后面,这两道诏令就成了一纸空文。果然,诏令下达的第二天,光绪驾崩,溥仪继位,载沣监国,第三天,慈禧呜呼哀哉,上了西天。 这对母子的相继离世,死亡时间之诡异与巧合,加之光绪帝与慈禧之间,早已存在的政治矛盾,不得不让人心生疑虑,那就是,是否在光绪帝的死亡的背后,深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由此,繁衍出种种的猜疑和推测。 第一种说法:慈禧知道自己即将归天,不愿意在她死后,光绪皇帝重新掌权,派人毒死了光绪帝。主要依据有清末给光绪看病的名医屈桂庭,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光绪在临死前三天,在床上不停地翻滚,并且不停地大叫,‘肚子疼得不得了’。脸色发暗,舌头又黄又黑,明显是中毒症状。”根据这种说法,光绪是被毒死的,最大的嫌疑人是慈禧太后,因为她是当时最有权势,又严密控制光绪帝的最可能下毒之人。这种说法的依据和记录,有《清室外记》和《崇陵传信录》等。 第二种说法:袁世凯见慈禧一病难起,怕慈禧死后,光绪掌握实权,报复自已在戊戌变法出卖皇帝的行为,于是贿赂宫廷宦官,用剧毒药物害死光绪帝。这种说法最有权威的依据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说法,溥仪说:“我亲耳听到一个侍候光绪帝的老太监讲,说光绪帝死前一天,只是用了一剂药,才变坏的。后来才知道这剂药是袁世凯送的。 第三种说法:太监李莲英得悉光绪帝的日记中载有西太后死后将诛袁世凯和他的消息,与慈禧一起阴谋将毒药投入光绪帝的食物中,致使光绪帝中毒身亡。 第四种说法:专家根据光绪帝生前的病历,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现代中医学理论,推断是光绪帝是因为严重肺结核病加上其他并发症,才导致的死亡。 第五种说法:光绪帝有严重的肾亏,加上从小身体虚弱,有长期遗精史。《病原述略》中说:“遗精之病将二十年,前数年每月必发十数次,近数年每月不过两三次,冬天较甚。近数年遗泄较少者,并非较愈,乃系肾经亏损太甚,无力发泄之故。” 光绪帝有这样一种病症,再加上从几岁起就受慈禧的压制,长期处在紧张之中,后来在做皇帝时更是经历了一连串的挫折和打击,病情逐渐加重,引起了一系列呼吸道、消化道等并发症,最后病亡。这一说法主要依据是光绪生前的病历和光绪生前自己的一段回忆。 以上五种说法,究竟哪一个说法更接近于事实呢?笔者不便定论。而史学界关于光绪死因的辩论也从未停止,怀疑谋杀说和正常死亡说两种观点几经交锋,却一直没能形成学术定论,最终成为一大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