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665 火燒圓明園

#665 火燒圓明園

2024/12/7
logo of podcast 香港電台:中華五千年

香港電台:中華五千年

People
旁白
Topics
鮑令和巴夏禮:因不滿清朝的貿易政策和外交手段,決定採取武力手段迫使清朝讓步。 英法兩國官員:認為對清朝動武是必要的,並得到兩國政府的支持。 英法聯軍:攻佔廣州後仍不滿足,繼續北上,意圖迫使清朝作出更大讓步,例如開放天津港、在北京設立使館和承認鴉片貿易合法化等。 咸豐皇帝:對廣州失陷和英法聯軍北上感到震驚和束手無策,在位期間清朝內憂外患不斷,積弊重重,雖嘗試整頓朝政,但成效甚微。面對英法聯軍的入侵,咸豐皇帝及其朝廷官員曾多次商討應對策略,包括與俄美兩國交涉,加強天津戒備等,但最終未能阻止聯軍進犯北京,甚至被迫逃往熱河避暑。 穆彰阿、齊英:咸豐皇帝即位初期,穆彰阿和齊英等大臣掌握大權,但因貪腐等問題被貶斥。 肅順:咸豐皇帝提拔肅順等大臣協助整頓朝政,但清朝積弊深重,整頓困難重重。 葉明琛:在廣東的魯莽行為得罪了洋人,加劇了戰爭的爆發。 桂良:在與英法等國的談判中,被迫接受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條件。 奕䜣:在與英法聯軍的談判中,因拘留巴夏禮而激化矛盾,導致聯軍攻打北京。 曾國藩:曾國藩等將領在抵抗英法聯軍的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戰果,但最終未能阻止聯軍的進攻。 巴夏禮:作為英方代表,提出停戰條件,並要求進入北京城與皇帝直接談判,態度強硬。 額爾金:作為英方欽差大臣,指揮英法聯軍攻打北京,並下令焚燒圓明園。

Deep Dive

Key Insights

為什麼英法聯軍決定對清朝動武?

英法聯軍因不滿清朝兩廣總督葉明森阻止外國商人在廣州自由活動,且未能將鴉片貿易合法化,藉口「阿羅號船」事件和法國神父在廣西被殺,決定以武力迫使清朝讓步。

英法聯軍佔領廣州後,清朝的反應如何?

咸豐皇帝對廣州失陷感到震驚,並在奏章上寫下「濫奏實心差異」,但完全束手無策,無法有效應對聯軍的北上威脅。

咸豐皇帝繼位時面臨哪些挑戰?

咸豐皇帝繼位時,清朝面臨內憂外患,政治積弊重重,官吏貪污腐化,軍隊紀律敗壞,國家財政困乏,民怨沸騰,外國勢力步步緊逼,太平天國起兵反清,局勢嚴峻。

咸豐皇帝如何應對英法聯軍的威脅?

咸豐皇帝最初試圖通過外交手段解決,請求俄國和美國調停,但最終未能阻止聯軍的進一步行動,最終選擇逃往熱河避難。

英法聯軍為何焚燒圓明園?

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後,為了懲罰清朝皇帝的狂妄自大,並在掠奪圓明園的珍寶後,放火焚燒圓明園,將其燒為灰燼。

《北京條約》中有哪些重要條款?

《北京條約》中包括割讓九龍半島給英國,作為交換英軍撤出北京和廣州的條件。

Chapters
The British and French launched the Second Opium War due to their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Qing Dynasty's policies on trade and opium. The "Arrow" incident and the murder of a French priest in Guangxi served as pretexts for military action. The allied forces occupied Guangzhou after capturing the governor Ye Mingchen.
  • Second Opium War
  • Guangzhou fall
  • Opium trade
  • Arrow incident

Shownotes Transcript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