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白云红树图(明·蓝瑛 )武林画派的山水画

白云红树图(明·蓝瑛 )武林画派的山水画

2021/3/1
logo of podcast 浅显易懂的中国美术史

浅显易懂的中国美术史

Frequently requested episodes will be transcribed first

Shownotes Transcript

↑点击预览大图** 在功夫界有武林高手,在山水画中有“武林画派”。而此武林非彼武林,它由明代的著名画家蓝瑛开创。而他在74岁高龄时创作的《白云红树图》正是其最著名的作品。

一条蓝绿相间的山脉呈S形,从远处延伸过来。画中景色可分为远、中、近三部分。 远处,一片起伏陡峭的山脉拔地而起,山峰撕裂了半空中萦绕的云彩,直入云霄。剩下的山体,半掩半露,难窥全貌。

中景处,浓云淡去,连绵的山岗显现出来。高低起伏,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山间,还有一涧溪水飞流直下,泻入溪流。山岗上,林木横生。短矮粗壮的树干,或挺拔,或弯斜。在画家刻意的处理下,树都披上了炫目的外衣。白的赛雪,红的似火,蓝的如海,绿的似玉。尤其是在醒目红树中的那株淡紫色花树更是分外夺目。

近景处,最摄人眼球的是绿色山体,以及红白绿紫的树木。右侧的山脚下,从远处流淌过来的溪流清澈平静,小石散落。回汀曲渚上面,红色的杂草丛生。溪流上面,一座曲折、起伏的板桥横跨水面,从画外伸入山石深处。一位身着白袍的长者,手持竹杖,正从板桥上走过,即将走入灿如云霞的树丛。

这幅画最耀眼之处是五彩斑斓的颜色及笔法。画家用的画法被称为没骨重彩法,其主要特点就是画中的树木、山峦、坡岸等不加墨色勾勒骨架,直接用石青、石绿、朱砂、赭石诸色状物点染。此法描绘出的物象,造型简括又富于意象,用彩浓烈大胆,对比强烈又相间得法。

有人说南北朝的张僧繇曾用过此种画法,作者也于画幅左上款识:“白云红树。张僧繇没骨画法,时顺治戊戌清和画于听鹤轩。西湖外民蓝瑛。”但张僧繇的画迹在作者生活的年代早已失传,所以此种“没骨重彩法”当属蓝瑛原创。顺治戊戌为公元1658年,画家当时74岁。 落款的下面,钤有“蓝瑛之印”。

蓝瑛(15865——约1666)(此处资料来自《中国名画鉴赏辞典》),字田叔,号蝶叟、石头陀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是一位职业画家,擅长画山水,兼工花鸟、人物、兰竹。他的山水画,早年笔墨较为秀润。后漫游名山大川,风格为之一变,下笔苍老坚劲,树木奇古。因蓝瑛出身和主要活动在浙江杭州一带,故人们将其与吴伟、戴进并称为“浙派三大家”,尤尊其为“浙派殿军”。其实,他与“浙派”并无直接承继关系,画风也不一致。浙派以师从南宋院体为主,蓝瑛则以元人画法为基底,上追北宋五代。故而,有的画史以杭州又名武林为由,另称蓝瑛为“武林派”,此称较允当。传世作品还有《渔乐图》、《秋山访友图》等。

《白云红树图》色彩浓艳润泽、烂漫绚丽,一变传统秋景绘画的萧索气象,不是春光,胜于春光。在以水墨为主流的山水画世界中,这幅画不啻为一座独树一帜的山峰,卓然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