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宜家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怀念包豪斯,怀念那个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年代。 【栏目介绍】 由主播曹柠和品牌广告营销专家王元元联合主持,用新奇的脑洞和跨度极大的思维方式揭开消费品日用而不知的另一面,展示广告之魅的同时想象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愿我们都清醒而主动地生活! 更多活动将在栏目公众号和私域群中开展,敬请期待!你有什么想听的话题也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你将会听到】 04:30 工业大生产的美系与德系 11:50 包豪斯是精英知识分子的美梦 14:30 北欧风对包豪斯的吸收:笔下有春温 18:47 宜家是一整代中国人的设计启蒙 29:47 意大利设计的从善如流 32:05 一有钱就忘本:从 less is more 到 less is a bore 34:30 美国新大陆的风格:少年不识愁滋味 41:30 可计划报废的魔咒 46:15 意识形态无法实现商业闭环 51:40 社会主义中国的温情 59:10 脱离有效期的梦想 【词条链接】 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 19世纪下半叶起源于英国的设计改良运动,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 ),运动主要实践人物是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这场运动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等工业批量生产所导致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开始探索从自然形态中吸取借鉴,从日本装饰和设计中找到改革的参考,来重新提高设计的品位,恢复英国传统设计的水准,强调手工艺生产,反对机械化生产。 包豪斯Bauhaus 原为成立于1919年的“国立魏玛包豪斯学院”的简称,后指以该学院为基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建筑、设计学派。从建筑必须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的观点出发,提出建筑师、艺术家和画家要面向工艺,重视功能、技术和经济,鼓励形式创新,第一次建立了现代设计教学方法。其教育口号是“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将艺术与手工艺的重点置于各种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设计上。包豪斯的设计观点对现代工业设计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1933年学院停办,但其设计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整个20世纪欧、美各国,被誉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1883年5月18日—1969年7月5日,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包豪斯(学校的创办人。父亲也是一位建筑师。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1945年同他人合作创办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筑师为主的设计事务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德国建筑师,包豪斯学校第三任校长,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并称四大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 1898年2月3日—1976年5月11日,芬兰现代建筑师,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他认为工业化和标准化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适应人的精神要求。阿尔托的创作范围广泛,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到市政中心设计,从民用建筑到工业建筑,从室内装修到家具和灯具以及日用工艺品的设计,无所不包。Alvar Aalto开辟了家具设计的新道路,在30年代创立了"可弯曲木材"技术,将桦树巧妙地模压成流畅的曲线。阿尔托将多层单板胶合起来,然后模压成胶合板,这些实验创造了当时最具创新的椅子。 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 1926年3月30日-2018年1月28日,瑞典实业家,宜家家居创始人。1976年,坎普拉德写下了《一个家具商的信仰》,由此成为宜家圣经。他一再重申:为大多数人创造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包含着打破地位和传统的局限而成为更自由的人。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得不与众不同。即使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宜家加大向全球发展的步伐时,它也力求保持自己原汁原味的企业文化。坎普拉德直接表示:宜家向来坚持自己的重要传统,因为这不是瑞典文化,而是公司文化。否则,其他国家的员工就感受不到自己属于宜家。除了把简洁、美观而价格合理的产品带到全球市场,宜家也把北欧式的平等自由精神传播到各地。 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是1960年代出现的一种风格或运动,是对现代建筑紧缩、形式化和缺乏特点的一种反应,特别是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和密斯·凡德(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倡导的国际风格。建筑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在1966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将这一主义定为原则。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这种风格蓬勃发展,尤其是在文丘里(Venturi),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查尔斯·摩尔(Charles Moore)和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的作品中。在1990年代后期,它分为许多新趋势,包括高科技建筑,新古典主义和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崭新的方式思考建筑物,文丘里用“少即是无聊(Less is a bore)”回应了密斯著名的格言“少即是多(Less is more)”,这也成为了建筑学中的经典之争。 艺术装饰风格Art Deco 演变自十九世纪末的Art Nouveau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当时的欧美(主要是欧洲)中产阶级追求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特点是感性的自然界的优美线条,称为有机线条,比如花草动物的形体,尤其喜欢用藤蔓植物的颈条、以及东方文化图案,如日本浮世绘。Art Deco不排斥机器时代的技术美感,机械式的、几何的、纯粹装饰的线条也被用来表现时代美感,比较典型的装饰图案,如扇形辐射状的太阳光、齿轮或流线型线条、对称简洁的几何构图等等;色彩运用方面以明亮且对比强烈的的颜色来彩绘,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图,例如亮丽的红色、魅力的粉红色、电器类的蓝色、警报器的黄色,到探戈的橘色、及带有金属味的金色、银白色以及古铜色等等。后期,随着考古发现,远东、中东、希腊、罗马、埃及与玛雅等古老文化的物品或图腾,也都成了Art Deco装饰的素材来源,如埃及古墓的陪葬品、非洲木雕、希腊建筑的古典柱式等。 计划报废Planned obsolescence 计划报废是工业上的一种策略,有意为产品设计有限的使用寿命,令产品在一定时间后报废。起源于1924年,欧司朗、飞利浦、通用电气等在日内瓦聚集,组成一个名为“phoebus”的垄断集团,目的是控制灯泡的寿命,将其控制在1000小时左右(当时灯泡寿命可达2500小时),并签订合约,规定违约金。1942年,美国政府将“phoebus”集团告上法庭,虽然协议名义上被终止,但这些公司并没有进行任何赔偿。至今,普通灯泡的寿命只有1000小时。 波普主义 波普艺术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叛逆登上了艺术舞台,也是美国最重要和独特的艺术形式。代表人物劳森伯格受到作曲家凯奇的影响,试图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抹平艺术与生活的区别,艺术家应该自由的反映客观现实,不受传统的约束。他甚至把城市的废弃物作为了 作品材料,把这些本来不具备审美特性的东西按照艺术构思拼凑起来,使之脱离原来的属性在形式上开了“结合”艺术的先河。汉密尔顿的作品更直接体现了波普艺术的本质,他们并非对现实的讽刺挖苦或反叛,而只是以一个普通者的姿态观察我们生活的世界。安迪·沃霍尔与其他波普艺术家相比显得更彻底,他完全取消了艺术创作中的手工操作观念,直接用制版印刷的方法 把照片形象移到画布上。还应用了古典主义者和现代主义者视为大忌的“重复”,甚至于推向极端,可口可乐瓶无尽无休的排列,以及明星们的照片都成为了最好的创作主题和素材。 这十分贴切的反映出了后工业时代的特征,现代工业正是这样每天重复着同一样东西。以直 观的艺术形式代替了深奥的艺术。随着后现代艺术的推进,它同我们生活的界限也显得愈来 愈近,可能我们无法意识到,但它作为我们生活和精神的组成部分已无法替代。 【推荐阅读】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世界现代设计史》 莎拉•克里斯托弗森《宜家的设计 : 一部文化史》 包豪斯档案馆 《包豪斯 1919—1933》 拉兹洛·莫霍利·纳吉《运动中的视觉 : 新包豪斯的基础》 制作 曹福楼 配乐 麦田守望者-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