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硅谷早知道》第二季。我是您在硅谷的特派记者徐涛,很高兴能接着为您报道全球创新。 我们团队的同学说,应该为第二季来个刊首语,或者至少说点什么。那我就聊聊,一些看起来只是和投资人、创业者有关的内容,为什么其实对更多人有价值。 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区块链和 ICO 是什么吗?如果知道,你们是不是已买了一些比特币、以太币了呢? 很多人可能要嘲笑我了,因为这几个概念简直已经太火了,几乎人人皆知。 那我再问一下,去年这会儿,大家对这些概念有什么印象? 在《硅谷早知道》第一季刚开始,也就是去年3月,我访谈了硅谷区块链一位资深创业者 Tom Ding。当时我们聊了两个小时候的区块链,后来这期节目分成了上、中、下三集播放出来。 当时在和Tom Ding的访谈中,我觉得受益匪浅,但之后和同事朋友讨论时,也会有人说,这个太难懂了吧,离普通人好遥远呀,等等。我当时也反思自己挑选的这个选题是否太生涩了,我是否只顾及了自己的好奇心,而没有去满足听众的需求。 但到 2017 年夏天,事情开始变得不一样。我身边一些创业者朋友开始来找我聊区块链这个概念,也说要开始做 ICO。甚至我一个在地方法院工作的老同学也找到我,问我是不是能把那期区块链的节目发给他听一下,说是要仔细学习一下。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整个夏天 ICO 概念都沸沸扬扬,以至于到 9 月,政府开始出台政策干预,比特币/以太币等都经历了一轮下跌。 当时我又做了一期节目,采访的是人称“吓神”的林吓洪。我觉得他聊到的信息和判断都很中肯,并指出了技术趋势和风险。但在这之后,政府的政策并没让这个领域沉寂,更多人注意到了这个概念以及相关技术。越来越多人涌入这个领域,希望从中找到机会。这种狂热一直持续到现在。 我提这个事,并不是想说《硅谷早知道》真的是比别人“知道的早”。我是觉得这个现象,回答了我长久以来顾虑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我采访和报道的这些关于硅谷的前沿信息和洞见,受众只有投资人、创业者和少数精英吗?还是其实更多人可以从中受益? 再这个问题分解成两个小问题:第一,大家和硅谷/创新离得真的很远吗?第二,如果离得不是很远,那又如何?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是,大家和硅谷离得真那么远吗? 我想区块链事件的发生算是一个证明:从四月的少有人知晓,到现在的轰轰烈烈,也就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 之前有种说法,说硅谷和国内的技术大概有3-5年的时间差,但现在这种说法肯定是不成立的了。如果去看别的技术,其实也一样。比方说,前几年人们谈人工智能,都觉得非常高大上,但等到 Amazon 出了智能音响 Echo 后,国内一大批智能音响也出现了。我的国内朋友中很多人有小米智能音响或别的什么智能音箱。 或者再举一个特殊一点的例子。之前,硅谷早知道第一季做了一次节目,讲人工智能正在如何加快药物的发现,并改变疾病治疗的方式,这期节目叫做《那些AI递来的药物》。这期节目我自己感觉过于专业和生僻了些。但一个听众给我写邮件说,他的母亲被查出有癌症,情绪低落,甚至连手术都不想做。他听了这期节目之后推荐给了自己的母亲,让他妈妈知道只要抱有求生的意志,也许在手术后的这段时间中,会有能治愈她癌症的新药研发出来。 第二个问题,如果普通人和硅谷的技术创新离得没那么远,那又如何? 在区块链这个事件中,我想很多人的感受就是,生怕自己没赶上趟,赶上了又害怕自己成为了无辜的韭菜。 事实上,这个时代剧烈变化,世界各个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如此紧密的咬合在一起,每个人都被裹挟在其中。例如美国中部的工人收入会受到中国深圳工人的影响;我的职业生涯完全被网络媒体的出现改变;还有,我们的出行彻底被滴滴和 Uber 所改变;我们未来的工作也可能会完全被人工智能所改变。当然,我在两年前还用一本小书《美国教育的焦虑与创新》,来论述为什么在这种变化中小孩子从出生到大学的教育都需要用新的视角去看待,甚至去做和传统教育不一样的改变。 既然没人能够躲得开,那我们就不能忽视它。 所以长久以来,我作为记者,并没有把自己仅仅定位为一个科技记者。我一直觉得自己应该站在科技,人文和社会的交汇点,去观察这个世界,并将观察到的东西带给大家。 因此,在新的一季中,我将不仅仅只是做投资人和创业者们在硅谷的特派记者,我要做更多人的特派记者。这档节目应该免费,并提供更多价值给大众。 也正是如此,《硅谷早知道》不会是一个提供快速消息的地方。你在这里不会看到我推荐哪个 ICO 值得参与,或哪个币还能看涨,亦或是哪个公司的股票是不是可以买一点。 我更希望通过我的采访,让大家,也让我自己,能更好了解这个世界中一个个小的创新系统是如何转动和发挥作用的,以及如何会影响到每个人。刚才提到的第一季节目,《那些AI递来的药物》其实就算是这一类。 我也希望将硅谷的信息和硅谷聪明人的洞见传递给大家,为听众们打开更广阔的视角,或触发某种新的想法,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在的行业、环境和这个世界。例如第一季请来亚马逊的员工聊亚马逊的创新,以及和 Nvidia CEO 黄仁勋的访谈,就算是这一类。 我想我除了不会在《硅谷早知道》中鼓吹某种“风口”和“趋势”,可能还会批判某些“风口”,并去反思很多现象和做法。 前段时间看到李笑来和刘润在朋友圈里讨论“韭菜”的定义。我想对于一个成年人而言,“韭菜”其实是因为他们“跟风”,没有“批判性思维”。新科技层出不穷,赚钱的机遇也层出不穷,但没有思辨能力,不在这个风口倒下,也会在另外一个风口躺下。 在《硅谷早知道》第一季中,好多篇都和“反思”有关。例如在去年 3 月有一篇是关于西南偏南教育峰会的报道,其实就是对教育创新的反思。那场大会很多人都批判说,教育需要的变革很多和科技无关,觉得科技能解决一切的态度反而会带来问题。到 2017 年末,教育创新独角兽 Altschool 果然遇到了问题,而且问题恰恰也是太过于信赖科技能解决一切。《硅谷早知道》也因此做了相关的解读。 另外在去年夏天,我们还聊到科技公司如何用算法让消费者上瘾这一个话题。这种反思的声音在国内并不多见,但我觉得这是一个重大议题,应该让更多人意识到并来讨论。现在,这个话题在硅谷已越来越多人讨论,《连线》杂志在上个月还用一整个封面文章来讨论 Facebook 因此面临的困境。而在中国,也许人们也需要意识到自己不断刷今日头条或抖音时,自己是一个被算法操纵的人,以及,科技公司也会滥用他们手中的科技力量,应该需要被设置一些边界。 我想这种反思,或批判性思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的确不可能脱离这些科技创新,也不可能脱离新的商业模式。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全盘接受那些科技公司塞给我们的一切。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指出他们糟糕的那一面,用各种方法让它们能改掉那些糟糕的方面。 当然,还有一个看似空洞,但我觉得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快,人工智能可以替代很多工作,人类的行为会被操纵,那我们人类短暂一生究竟如何做才能幸福并有价值呢?当我们老迈,再回头来看我们的一生,会如何看待我们那些风口,那些对趋势的追逐,我们会不会后悔我们做出的某些事情? 硅谷一些人也已经在做相关的思考。我想在《硅谷早知道》第二季,我也会关于这些问题进行采访和访谈,希望硅谷聪明人的思考能对大家有启发。 所以,在这个栏目中,硅谷不是大洋彼岸的一个地点,《硅谷早知道》也不是淘金者迅速致富的助手。我会要做更多人的硅谷特派记者,让更多人知道全球的创新在如何发生,又可能如何影响到普通人的生活,以及,那些先行者和智慧的人在进行什么样的思考和反思。 我也希望能和大家一起,通过这个节目,在这个动荡变化世界中,当一个好奇而又安之若素的人,过得更通透一些,也更幸福一些。 那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