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E115 2025经济何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详解。消极GDP保5,仍未直面结构问题(非问答30分钟) | 透明茶室 • 每日新闻事件分析 | 中国经济 | 产能过剩 | 收入增长

E115 2025经济何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详解。消极GDP保5,仍未直面结构问题(非问答30分钟) | 透明茶室 • 每日新闻事件分析 | 中国经济 | 产能过剩 | 收入增长

2024/12/13
logo of podcast 世界苦茶World Bitter Tea

世界苦茶World Bitter Tea

Key Insights

为什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直面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会议主要关注短期内的GDP保5目标,通过增加赤字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来刺激经济,但这些措施主要集中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未能真正解决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等结构性问题。

2024年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量来源是什么?

主要增量来自三个方面:增加赤字率(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和专项债(3.9万亿,可能增至4.5万亿)。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和基础设施建设,以拉动内需和保住GDP增长5%。

为什么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效果可能会递减?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初期能够刺激消费,但随着时间推移,有消费意愿和能力的人群逐渐减少,边际效益递减。2024年即使增加到6000亿,效果可能不如2023年,因为时间拉长,增量并不显著。

为什么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可能无法有效拉动经济?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重复建设项目上,如高铁、高速公路等,这些项目已经接近饱和,继续投资可能导致资源错配和产能过剩,无法有效解决结构性问题。

为什么中低收入群体的增收减负措施资金不足?

虽然会议提到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但资金主要来自增加赤字率的1.3万亿,这笔钱还需要用于保民生、保供应和保政府运行,导致用于增收减负的资金非常有限,无法根本性解决问题。

为什么房地产领域没有得到增量政策支持?

由于财政增量主要用于赤字率、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这些资金已经用于填补其他窟窿,房地产领域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无法通过收购库存房和库存用地来盘活市场。

为什么会议强调GDP保5的重要性?

GDP保5被视为维持社会信心和市场稳定的关键信号,决策者认为这是中国经济的核心指标。尽管实际经济增长可能远低于5%,但保住这一数字对于维持外资信心和市场预期至关重要。

为什么医保集采会导致药品质量下降?

医保集采通过压低药品价格,导致一些药品价格低于成本价,如阿斯匹林每片仅两分钱,远低于制作成本。这种超低价可能导致药品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出现劣质药品流入市场。

Chapters
本期节目解读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重点关注2025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目标和策略。会议虽然提及了人工智能、内卷式竞争等问题,但并未直接解决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2日发布
  • 会议公报对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和策略进行了阐述
  • 会议未直接解决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

Shownotes Transcript

终于终于终于这个会议落地了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那这周呢两个会议连开一个是政治局会议一个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为 2025 年的中国经济的定下一个基调大家一直等着这个会但昨天晚上啊这个会议的会议公报到晚上 9 点左右才正式发布我还要做直播导致晚上加班了所以昨天晚上应该有很多人像我一样会因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而加班

那在 2024 年年初呢因为现在也年末了我们可以以一年的尺度来看待这个事情在年初呢我就说 2024 年中国经济非常值得关注所以我们才会做中国经济连续剧这么一个内容因为呢 2024 年的中国经济将决定中国的未来因为整个中国在 2024 年遭遇的经济困境将决定中国未来会不会做出妥协做出什么样的妥协等等的事项

那么中国的妥协应该会经历一个阶段就是他们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真正的结构性问题所在会成为这个妥协中的一个关键转折点那么在他们真正认识到结构性问题之前呢他们会做很多隔靴搔痒的刺激政策或者做很多短期的刺激政策直到他们意识到中国经济真正的结构性问题

就是我们在讲很多包括国际的问题产能过剩的问题产业政策的问题民营企业的问题等等那么到昨天这个会议他们真正面对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了吗我们的经济推进到哪一步呢答案是没有

中国企业的经济控制会议

也是因为之前的政治局会议定调之后涨了一点点但是昨天的中央经济共同会议并没有落实这个预期是在这个预期之下的

那么总的来讲呢我们对于这样的文件啊本身字数也不多然后里面的话呢非常非常模糊解读起来很难但今天呢我会把这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面关键的内容啊完全以数字的方式为大家呈现也就是这次我们到底做了什么经济到底能获得多大的增量提供在哪些领域为什么我说他根本没有面对真正的问题好我们今天就来仔仔细细讲这个内容啊

透明茶只是每周一三四早上上海时间八点的新闻评论节目有直播也有录播我们每期针对一个话题进行新闻的探讨欢迎大家大家好今天是 12 月 13 日我们来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而以纯粹数字和理性的方式来解读它首先对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只关注一个事情什么事情呢就是增量到底经济增量有多少在哪里

首先在这么长的一个也不是很长啊就在这样的一个会议公报里面有很多东西不是真谅但是呢你要说重要也比较重要

比如说开展人工智能家行动培育未来产业这个为了新制生产力定了一个调就是未来新制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就是人工智能领域而且大家知道不知道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啊中国的 AI 最近其实是可圈可点在跟随美国发展这个思路之上虽然比起 CHAT GPT 还差很多但是也有很多在细分领域甚至在开源领域可圈可点的产品

甚至这些可圈可点的产品未来可能会对国际 AI 形成很大的冲击所以就是中国最近中国的人工智能不可以说发展的是不好的好第二个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这也是国内大家比较关注的领域但这个领域也与增量无关而且也有开展规范设起执法专项行动就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闹得愈演愈烈的远洋钓鱼

远洋捕捞很可能在开展规范设计执法专案行动之后呢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这种事情总是定目标容易实际实现难那么还有一个呢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就是之前讲到的把这个消费税分 50%给地方并把地方的三个费合成为这个城市建设税这这么一个事项

那么这个事项对于中国经济不可谓不重要但是在当下肯定不是最重要的事当下就是关注经济的增量今年会议最大目标也是说明年要怎么做呢明年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就是这个增量来解决通缩的问题所以今天我们就只关注增量到底有多少万亿到底跟过去相比这个钱能解决什么问题

增量何来呢增量一定是最近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所谓政治局会有两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这两点来提供主要的增量好增量来自三个方面啊一个是增加赤字率一个是超长期特别国债一个是专项债因为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是不计入财政赤字的所以它是在赤字以外的两个手段

那么这三个手段呢增加赤字率现在中国的赤字率大概是 3%在过去 2022 年和 2023 年是突破了 3%的大概最高能到 3.8%那赤字率增加能增多少呢我们往上线算啊算赤字从 3%增加到 4%

那增加了 4%能多多少钱呢其实听上去增加赤字率是一个特别大的事情但实际钱并不多因为中国的 GDP 按现在 130 万计算那就算赤字率我们增加 1%这是很高了我们从 3%直接一步跳到 4%这就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高赤字率那在这个赤字率之下能够增量 1.3 万亿也就是这个钱了

那 1.3 万亿主要是这个钱来干嘛呢增加赤字率的钱来干嘛这个钱主要就是来增加转移支付比如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各种各样的转移支付的钱这个转移支付钱来堵什么窟窿呢就是所谓的三保资金就是

就保民生保供应和保这个政府运行说白了就是给公务员发工资所以这笔钱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主要来做三保的以及其他一部其他各种各样领域插入补缺的钱以及减税的钱都要从赤字率里面出所以赤字率是 1.3 万亿这个 1.3 万亿一会儿我们会细节计算他要在哪一地方花哪些钱啊

今年的转移支付总量是超过 10 万亿的和去年一样是超过 10 万亿的一个总量所以说如果这 1.3 万亿全部用来增加转移支付的话其实还是一个比较可观的钱它毕竟有 13%嘛其实这个钱不算少但是呢这个钱还要来堵其他的窟窿

各个窟窿一堵我先说结论以后我们来说论证过程这个 1.3 万亿其实不是很够用的一笔钱好这是第一笔增量的钱就是增加赤字率就算多增 1%能够提供 1.3 万亿的增量好第二部分就是超长期特别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是不计入赤字的在 2024 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是 1 万亿

这一万亿的钱是拿来干嘛的这一万亿的钱 exactly 只干两个事情就是所谓的两新两重项目实施两新两重呢两新就是这个消费品的已旧换新以及啊这个新设备的已旧换新两重呢我就不念了一会儿我来念他原来那个词啊两重就是基建说白了就是基建

今年的一万亿这个钱是怎么分配的呢是三千亿两星七千亿两重就绝大部分的份额还是压在基建之上的三千亿是两星但是两星两重这么分配的也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两星是以旧换新补贴它是有杠杆效应能够拉动社会投资的对吧比如说我在这个新能源汽车之上国家给你补贴一万但你怎么着自己得掏个四五万五六万来买一个新车所以说这一万块钱呢是能够带动四到五万五到六万或者更多的这个钱的投入的所以三千亿的两星最后能够实际拉动的消费资金是不止三千亿但七千亿的两众

那基本上就是基建 7000 亿就是 7000 亿了好 7000 亿两重对应的什么数字呢比如说 7000 亿两重是基建对吧基建对应的是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2023 年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大概是 51 万亿

在这个基础之上呢 7000 亿这个钱是真不多 7000 亿的钱对应 51 万亿的这个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如果还要下滑的话 7000 亿可能比较难拦住这个下滑好因此除了超长期特别国债之外还有一部分就是专项债专项债呢 2024 年啊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的额度是 3.9 万亿这个数字呢明年很可能是有的很可能会增量到 4.5 万亿

但 4.5 万亿也有一个小问题之前我们已经提到了为了化债每年会增加 8000 亿专项债用作化债的规模这个 8000 亿很可能会进入到政府去发工资解决一些三角债的问题但 4.5 万亿减 8000 亿但实际上专项债用到其他领域的新增规模是 3.7 万亿跟今年的 3.9 万亿比其实并没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说从总量上来看我觉得这就是市场不满意的一个原因

就赤字率就算增加 1%能够增量 1.3 万亿这个钱呢赌各种秃龙不是特别够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是 1 万亿就算明年翻翻发 2 万亿这是有可能的但是有可能会不会 2 万亿少我们就按高线算明年翻翻发 2 万亿就是 1.4 万亿的两重和 6000 亿的两星一会儿我来具体给大家算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增量然后

然后专项债 3.9 万亿变 4.5 万亿实际上总体增量不及市场的预期不及市场所谓的宽松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预期我现在这个部分我们讲完了这部分讲的是什么呢就是今年经济工作会议的增量是哪三部分就是增加赤字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这三部分

那这三分钱具体拿来干嘛能够做什么效果呢在今年的文件中啊提到了一个东西叫做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我不得不说这个是真正有用的领域也就是说如果你要拉动内需最直接的也就是说真正解决结构性问题的方法是增加收入

过去一直提的是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这次第一次提到减负减负是新提法但我认为减负呢也是其中的关键怎么给中低收入群体减负呢有两点第一减个税第二增加福利主要就这两点在这次里面呢也提到了增加福利但没有提减个税但减个税可能是最直接的我们一把他算进来

那这部分如果啊国家真的要想办法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这也是大家真正能够享受到的这部分钱是多少呢基本上这部分钱就会来自增加赤字的 1.3 万亿我们说啊这 1.3 万要做好多事三宝工程等等等等的好我们就来看如果这 1.3 万亿全部拿来为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这钱够不够

减负怎么个减法呢我刚才说两个事情一个是个税一个是城乡居民福利体系先来说个税个税体系减负啊个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里面 1.47 万也不是特别多现在起征点 5000 有说法要提高到 8000 提高到 1 万我们就算起征点提高到 1 万 1 万以下免收个税我认为这是应有之义国家应该这么做

如果这么做减税额度是多少呢为社会让利福多多少如果这样做现在算下来为社会让利 3080 亿大概是这么一个额度所以说这部分如果国家能做那真是善莫大焉我也希望他能够做但这部分 3080 亿减完之后呢整个赤字部分还剩多少还剩 9000 亿可以用对吧好 9000 亿我们来看这 9000 亿够不够填福利的窟窿啊

首先大家知道中国福利有两套体系一个叫城乡居民一个叫城镇职工城镇职工是整个的大头就是我们的福利双轨制仍然没有解决现在城乡虽然拉平了但是城镇因为城市里面主要是职工所以城市居民呢主要享受职工

这两个东西的差别可以说是天渊之别我们先来看城乡居民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 9.6 亿职工医保参保人数 3.7 亿也就是说所谓的限度比较高的职工医保参保人数比居民医保要少很多但是居民医保在 9.6 亿人的情况之下支出只有 1 万亿

职工医保在参保人数 3.7 万亿 3.7 亿人的情况之下支出是 2.8 万亿所以说平均支出是要高得多得多的那居民医保参保人数 9.6 亿享受的人次是 26 亿人次职工医保参保人数 3.7 亿享受的人次是 25 亿人次人次数差不多但是他的参保人数低得多所以说

我帮助大家进行计算大家不用自己算我给你算好了居民医保平均支出 2.7 人次职工医保平均支出 6.8 人次这个人次要高得多

平均次支出差距更大居民医保平均每次支出 398 元职工医保平均每次支出 1106 元所以说如果我们要提高居民医保那既要提高其支出的人次也要提高其平均每次支出的数量

那提高支出人次其实没有那么容易没那么容易的原因呢是因为城镇的职工医保啊你家就住在医院边上你今天有一个小病你去医院下楼就去了但是居民就是乡村期间的医院的密度比较低所以说去医院各种成本比城市里都要高

所以提高平均支出的享受的人次数需要提高底层的医院的密度这个是非常非常难的所以提高平均支出次数对于中国的这个居民医保很难那就只能提高平均每次支出的比例比如说增加这个居民医保在三甲医院就是三等医院里面的这个报效比例能够让更多的人进入三等医院去治疗相对较大的疾病这是一个可以做的事情啊但是呢我们刚才还剩多少钱啊刚才还剩 9000 亿对吧

现在居民医保支出是 1 万亿就算这部分翻翻 2 万亿翻翻呢也只能让居民医保在相对支出人次比较低的情况之下平均支出能够到达 800 块钱也赶不上职工医保支出啊但这样一下呢就消耗了所有的剩下的钱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居民医保真正能够提升的量呢总的来说是比较有限的这是这次文件里说要提升的居民医保是这么一个数

那另一个更大的数呢就是居民养老居民养老和职工养老参保人数比较接近居民养老参保 5.4 亿职工养老参保人数 5.2 亿但是支出可是天渊之别啊居民养老 5.4 亿人一年一共就花了 4600 亿职工养老 5.2 亿人一年花了 6.3 万亿这很正常啊在任何国家养老都是第一大支出好平均支出我给你们算出来了啊

居民养老平均一个人 854 块钱请注意这不是一个月这是一年一年平均一个人 854 块钱职工养老平均一人一年 12115 块钱 12000 这个差距有多大你可以想象啊

所以居民养老呢其实平均每个人每个月就能拿两三百块钱这是个非常非常小的钱啊这个钱呢我觉得翻番估计才够但如果翻番呢又要多支出四千亿一共就九千亿所以说可见啊可见啊我认为啊解决中国内需真正关键的就是给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

增收这事国家说了不算啊这个是靠就业和企业来算的国家能提供什么呢国家能提供减负那减负能做什么呢我刚才算了减负你要么提高个税起征点要么增加城乡居民的这个福利体系就是城乡居民医保和城乡居民养老但是解决这三个事情啊就是增加赤字率提供这 1.3 万亿是完全不够的

所以这部分呢中国做了表态但这部分的钱将非常有限我认为不管是购水减负还是城乡居民的医保和养老明年不会有根本性的转变就是因为这 1.3 万亿的钱还要去保三保资金其实完全是不够的好我们已经说完了一个部分说完什么部分呢说完了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面真正动结构性增量的一个部分但这部分我的结论是完全不够

那其他的东西他们干嘛呢好我们就来说说这个两新两重啊两新两重呢是今年的一个新提法所谓两新呢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已旧换新所谓两重呢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说白了第二个就是基建说白了第一个主要就是消费品已旧换新的部分

消费品已旧换新的部分今年是吃到红利是有效果的就从从 9 月份 10 月份逐渐开始进行消费品已旧换新之后 9 月份和 10 月份的社会这个零售总额是有很明显的增长的尤其在白电和汽车的领域是有明显增长的所以国家觉得这好啊所以明年可以来增加

好来增加多少呢好 2024 年啊 2024 年从 7 月份开始啊国家发改委下了这个统筹资金大概是 3000 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来做这个两星就是以旧换新的部分这部分的逐渐在 90 月份开始落实如果等比扩大明年扩到 6000 亿我们就算明年扩大

这钱翻一翻超长期特别国债从 1 万亿翻到 2 万亿这部分到 6 万亿要得到 6000 亿 6000 亿可以拉动多少实际的消费呢按照过去的数据来比啊这个已旧换新的资金拉动消费可能有 7 倍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出七分之一居民出七分之六来进行消费所以如果这 6000 亿明年都能花了能够拉动 4.2 万亿的消费

那 4.2 万亿的消费是什么样的一个数额呢 2023 年社会消费领袖总额是 47 万亿所以基本上能够占 10%10%其实不是一个小数目啊但是呢我要说啊这个 10%是一个非常 magic number 一会我们来找另外领域也是 10%啊所以我们就能知道他们这个立法逻辑是什么样的了

但是我会认为什么我会认为消费品已旧换新边际效益是递减的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你刚刚推出这个政策的时候会刺激社会上一部分想消费但是需要一部分价格激励的人来进行消费

但随着时间拉长有这部分钱和意愿的人逐渐减少其实我认为它是不会起到消费品已旧换新最开始这两个月的效果的就今年 9 月和 10 月的效果非常好我大胆预测到 11 月效果就不会那么好如果明年延续这个路径依赖这个事要明年继续搞一年的话我认为其实明年的效果跟今年比是有问题的而且就算明年翻到 6000 亿并不代表力度增加

因为今年是从下半年开始 3000 亿对吧明年翻翻 6000 亿不过是把今年下半年的额度在明年花一年因为时间也拉长嘛所以实际上总体增量基本是没有变化的就是没有巨大的增量变化我认为边际效益是递减的如果他们只用这个方法来拉动明年国内的内需的话这个效果不会比今年好因为边际效益一定递减好

好这是两星的钱那么两重的钱呢两重的钱就是基建基建的钱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这个超长期国债里面的那 7000 亿翻一翻就是 1.4 万亿的超长期国债还有专项债剩下 3.7 万亿里面的钱

所以说我们就算这个钱啊全部拿来投就 3.7 万亿加 1.4 万亿增量的就是 5.1 万亿所以明年的基建上还可以多 5.1 万亿的钱这个 5.1 万亿是什么钱为什么我说这个 magic number 呢刚才我们已经看到了

2023 年这个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呢 50.97 万亿就是 51 万亿刚好又是那个数的 10%所以说不管是两星还是两重啊两星的钱如果等效期被拉动基本是 2023 年这个

社会零售品消费的 10%那两种基建的钱基本是 2023 年固定资产投资的 10%所以我们就明白了这个国家基本上就是按 2023 年的 10%在预计两星和两种的钱

为什么是 10%呢这个可以想象 2023 年 10%那大概到 2025 年呢对 GDP 的成长就是 5%因为今年增 5%嘛明年要增 5%嘛所以说说白了两心两重是什么钱呢是 GDP 保 5 的钱所以整个这个资金规模就是拿来做 GDP 保 5 的它能够保住在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领域增长 5%

所以两星两重的钱 magic number 就是保五的钱我刚才说到了两星的钱呢这里的钱我觉得明年我没有那么乐观因为这个已旧换新按照等额的方式做边际效益是递减的那两重的钱呢我就给大家介绍个小细节啊就是为什么专项债超长期国债区别是什么这超长期国债呢这个钱是要去还的这个专项债有一个点专项债明年在投到基建的时候呢希望能够更多用作资本金

用作资本金就是不占项目债权政府以入股的方式入到像高铁高速物流面器这个有个好处就是不增加付息的压力不额外增加付息的压力这是一个政府要去做的事情但其实这部分找到合适的项目是很难的中国提这个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提了很长时间了但是其实地方的推动是比较慢的

今年在基建问题之上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基建也中国遇到一个两难如果你要严格去审批项目中国真的没有太多基建项目可以建了如果你要突击把这钱花完就要修好多重复建设的项目所以说这个用处也不是很大

好我回来说两新两旧啊我们说总结一下两新两旧呢是保 5%的钱就是保 5 的钱但是这个对经济有好处吗我认为这个对经济没有好处我们在两新两旧之上投入多少钱啊你看投入的是 3.7 万亿的这个专项债以及 2 万亿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所以一共是 5.7 万亿的钱这 5.7 万亿的钱啊比那个新增次字的钱 1.3 万亿要多得多

但我认为啊这个钱用的不是地方为什么不是地方呢首先我们来看两种啊两种是里面最吃钱的部分这两种的钱呢我认为基本就是重复建设

就是现在中国再继续把固定资产投资靠基建的方式不管是搞什么高标准农田啊搞什么地方的物流中心啊搞什么高铁高速公路啊这都是重复建设这就是走这个 08 年以后的老路这个我们今天节目做的够多的了所以两重其实是延续过去老路反而会让中国的问题越来越大继续把很多钱投到这个领域真的是没有意义的

好两星就是这个尤其是消费品已旧换新领域那现在我们国家应该做消费品已旧换新吗我认为不应该为什么不应该呢请问今年啊我们有一个项目要遏制行业内卷那在很多领域比如新能源汽车国家还在做补贴这是加剧内卷还是遏制内卷呢请问补贴是助长企业的价格战还是遏制企业的价格战呢那补贴当然是加剧企业的价格战了

因为国家用补贴以旧换新的方式就会让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对吧在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的情况之下企业这时候应该怎么做呢当然是进一步压低价格加上国家的补贴来争夺本来就比较少的市场份额所以长远来看是削弱企业盈利能力的就今年白电企业的毛利率和汽车企业的毛利率其实都是很难控制的因此两新这个事跟遏制内卷根本就是冲突的

而且我认为这会导致整个社会的资源继续错配就是我们社会的资源真的应该再投到本来产能过剩就非常严重的白电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去吗如果不应该的话国家的这个消费品也就换新为什么主要还是往这两个领域扎呢所以我认为两新既无法遏制内卷也会导致国家资源继续错配

所以说这次增量资金主要投到两心两重里面就是 GDP 保五但这个 GDP 保五是短期策略长期会在加剧结构性的问题长期真正能够解决结构性的问题的是这里面所提到的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就是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这个对长期是有好处的但这部分安排的钱是绝对不够的

但安排到解决短期保 GDP 的这个数字但长期加剧结构性问题两心两重里面的钱又太多了这是我一个基本的总结那么这次还有一个领域非常奇怪啊就是房地产领域房地产领域在这次没有得到钱这次对于房地产的话有两句

第一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微房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去住房需求的潜力基本跟没说一样持续用力推动市场止跌回稳就是靠政策吧现在政策基本已经出清了就是一线城市也放开限购了还能有什么政策了好第二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商贩用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

合理控制新增用地规定就是减少用地的投入来平抑这个市场的新增啊但这次没有增量政策什么是增量政策呢我之前不是猜吗我猜这次国家会增大投资去回收这个库存房和库存用地来盘活房地产市场但是没有这笔钱

为什么没有这笔钱呢现在我们也看到很明白了因为这次这个财政增量不管是这个超前超长期国债加 1 万亿然后赤字率加 1.3 万亿然后这个

大概专项再加加一万亿左右这个已经是比较大的扩张了就这个扩张刚刚好够填上最新的窟窿能够保五房地产确实是没这笔钱了因为房地产是一个要大钱的领域现在中国要有这么多窟窿要填还真没有一笔钱能够拿来填房地产所以我想了一想为什么这次没有房地产去收购这个房地产企业的库存房和这个库存地可能就是因为真的还是没这笔钱了

好所以最后我总结一下我的总结呢就是依然没有面对真正的结构性问题这里面开始面对结构性问题了就是中低收入群体的增收减负就是涉及到分配的部分但这个分配部分能够投入资金太少了绝大部分资金是两新两重所谓两新两重就是旧瓶装新酒了依然是消费品和设备已旧换新以及基础设施建设

那这部分呢这个钱就是 magic number 增加的是 2023 年 10%为什么增加 10%呢就是保五所以说整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在解决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吗没有所有这些政治是干嘛呢是能够确定民间基于保五所以说这里面有很多问题没有应对哦

面对明年 GDP 保五你能够应对到这个关税战的问题吗你能够应对到这个国内人民币贬值之后带来的输入性通胀的问题吗其实啊在这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面呢都缺乏设计

所以说整个来讲我们对于国家经济政策从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来看有没有真正的前瞻性举措和对于中国结构性问题的关照呢并没有依然是非常机械的货币政策宽松一点财政政策积极一点但投入领域的都是这个

继续进行这个路径依赖的部分所以我会认为这就是富时的这个中国指数下跌的原因就是市场没有看到任何新意而且你要说跟现在比规模有大多少确实大了一些但是有根本性的增大吗其实也没有没有的原因很简单这个中国的地方的债务和专项债体系的扩张在这么几年来已经扩张的非常非常多了

你要说现在真的大规模扩张其实规模非常有限大家可能不知道中国这个专项债最近扩张的额度有多吓人我给大家来说一下对我最近其实有文章里面是写了专项债扩张的就我自己在搜之前我也没有想到中国专项债扩张速度这几年已经快到这个地步了所以你也能知道这个专项债其实要真正再大涨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专项债啊从 2018 年专项债 8 我就给大家念从 2018 年到 2023 年专项债的规模 2018 年到 2023 年开始是 8.6 万亿 9.4 万亿 16.4 万亿 18.1 万亿 21.8 万亿 25.6 万亿

这个增长是非常迅猛的明年再增 4 万亿就要到达 30 万亿的规模这个规模已经非常非常大了基本上是不可能有这个超额增长的一个部分不然的话这个各地的压力都会非常大所以说啊我们就说这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呢这是一个真没有意识和面对真正问题的会不解决结构性问题就是一个保五会

好我说完了大概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是这样因此我们继续等待下面的时间什么时间呢就是什么时候他们要去面对真正的结构性问题当然如果什么时候他们开始面对真正的结构性问题呢好我们真正的中国改变的这个过程啊才可能会开始好大概就是这样我要讲究这些如果哪里说错了你可以刊物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可以一起讨论

如果你有其他的问题呢我们也可以一起讨论我们也可以进行探讨啊要么您举手我们连麦或者右下角的对话气泡提供的意见那我来看看感觉福利和养老这几年解决不了会带来大麻烦是的在这个失业率继续扩张的情况之下如果福利问题不赌上啊社会矛盾会很大

因此他们开始说要提高这个居民和就是城乡居民的养老和城乡居民医保啊应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你会发现 1.3 万亿又要赌三保又要个税减负又要其他税收减负又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钱是绝对不够的

而且最近还有一个新的很不好的消息因为就随着这个中央精进工作会议我们又开始新一年的医保集裁了这一年的医保集裁里面很多药品的价格已经低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了有多低呢我给大家看一看就是看到最近的一个消息就是最近医保的集裁给大家看一下有很多药品的价格基本已经低到成本价以下了

什么成本价以下呢比如说阿斯匹林的价格阿斯匹林我已经忘了那个具体的数字了好像两分钱一片就两分钱一片是什么意思啊就两分钱一片就是可能比制作它的淀粉的成本价还要低所以你可以想象医保集裁进一步压低价格之后居民能够获得的药品质量是什么

就是你根本不敢想在这么超低限度压低价格的情况之下真正流到医疗体系里面的药是什么样的药阿斯匹林是三分钱三分四一片就是比制作它的淀粉还要便宜这个健本三分注射液最低报价两毛钱葡萄糖纳注射液九块三

就原研药墨沙东的这个葡萄糖纳的注射药液是 225 元一支中国的纺织药是 9.3 元一支这三种药都在成本线以下就基本成本线以下但这个成本线以下这个药的质量你就可想而知啊所以说就是养老福利和养老体系确实啊如果不进行比较大的改动啊肯定是要出问题的啊

好想问问关于美国加关税是不是目前没什么可做的注定要被加关税影响出口基本上注定要被加关税影响出口所以影响出口情况之下你就需要增加内需吗

但增加内需的方式就是我刚才说的问题你增加内需你到底是以所谓的两心两中的方式增加还是以更加的面对结构性问题的方式来增加就现在这个方式两心两中的方式我根本不看好继续延续这个路径资源在社会上能够得到有效的分配中国现在很大的问题就是这个国家太大资源非常有限导致分配领域有很大的问题但现在这个分配方式只是会让分配问题进一步加剧了

说现在的医药采购都是垃圾药和成效不明的中成药还有高手为这药辩护这个是政治正确的就是我们的元首这么喜欢中成药肯定是有人来辩护的这个就是真正属于自有大如为你辩经的领域了这个阿斯匹林三分钱一片是哈哈哈哈

可能最后真的我觉得最后给你的就是一个淀粉片吧就是估计就是看我就跟安慰剂差距也不大了就吃这种药哎呀我最后说一个我的感受啊就是都这样了经济政策还在消极保五我有点我有点不懂就是我有点不懂为什么他们的脑子里面好像除了消极保五之外

似乎想不出什么新的东西这特别这个东西特别的讽刺啊因为这次还在讲啊就是会议认为的第一句是实践中我们不断加深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啊最后就是这个结果这就是你们对于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我觉得挺讽刺的

这里有一个很好的问题说这个元首桌上的经济问题可说是千头万绪他最关心啥我们发现了最关心啥他最关心 GDP 保 5 元首最关心 GDP 保 5 这很明显是他最关心的问题明年汇率估计会要多少这个我不知道这个不知道就是我们说可以让汇率下跌但是你也知道

首先现在他们心里有没有一个固定的数没有就算他们现在心里有一个固定的数如果面对汇率真的快速下跌引发波动他们会袖手旁观吗不会中国经济事务肯定还是稳字当头所以说现在放开汇率我觉得你就当这个吧就当 7.3 这个关口他们不守了而已

那他们会守哪个关口呢 7.5 7.8 等等等等这个都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看我不认为他们现在心里会有个心理价位就算有的话如果到时候出现快速波动他们肯定也会干预他说感觉过年前还会不会有别的政策出来把经济太差了我觉得不会就是有的话就是这里面的细节执行呗

就比如说他们因为就是因为这里面有很多数字是市场沽的但是差距应该不会太大这三个数字都是市场沽的就是到底赤字率增加多少到底这个超长期特别国债和这个专项债能够增加多少要到明年两会的时候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之后才会有具体的数字但刚才我都是按上限沽的还可能比较少呢

按上限估的话基本就这个数了所以我觉得明年别的政策不会因为基本就这个政策了所以明年的政策就是两会具体看数字是多少包括明年的 GDP 目标是不是多少我大胆认为啊按照这个数字这个 magic number 来看明年 GDP 增长还是 5%他们会守住 GDP 增长 5%这个关口虽然最后实现说左一点右一点都可以但是定数还是还定 5%

这里说两心两就还能解释说是投资给低收入中低收入的减负见不到回报说服不了领导

这怎么会见不到回报呢这个解决社会的分配问题给中低收入者减负才是真正解决社会问题啊既解决底层矛盾又解决真正结构性消费问题的点啊就是我觉得如果他们真的能认识对于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啊他们就应该知道消费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不解决收入问题是没是不可能解决消费问题的所以我倒觉得这个这个我觉得这点说服说服领导不难啊就是

要给他们提高收入而且中国可是一个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国家给中低收入者增加收入在我国甚至可以说是政治正确所以我倒觉得这点要说服他应该不能但可能旁边会有人说如果我们要短期保五这个东西不够你要给他们发钱他们就拿来存款可能就是这个了明年的通货膨胀多大程度上会冲击正常生活其实不太特别会

因为从现在这个情况来讲啊就是它虽然有点大大水漫宽但是方向性非常明显你会发现绝大多数钱还是放到这个基建领域的所以如果这个钱这么大的程度冲击基建领域就是真正会有益的或者能够价格被拉起的板块还是金属有色金属和水泥钢铁啊等等这些领域这些价格可能会

得到一定的支撑但是对民生领域的冲击我不知道会不会特别大有可能其实也不会对民生领域冲击有多大就取决于那 8000 亿化债的专项债资金和增加这个赤字的 1.3 万亿里面真正拿给公务员发工资的钱要多少如果这部分钱或者解决欠款的钱多点呢可能会引发一定程度的通胀但现在看起来这个方向可能通胀不是最值得担心的因素

好这里有一个这里有个问题但是里面已经有同学其实回答了说

这个守住 5%对他们来讲意义是什么呢决策者真的看不到问题所在吗那下面有人回答了说保五就是保社会信心就是我们比较相信人的主观的东西对因为保五对于中国经济来讲啊就是第一啊元首是个好面子的人这肯定是真的所以保五对他来讲是具有信号的意义中国以 GDP 为纲这么多年所以 GDP 增长率是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在因为首先啊

现在中国的 GDP 增长肯定不是 5%这不用讲了最多是 2%吧就是高估的量高尚文也讲了这个高估量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现在保五的已经靠这个统计局的同志们加班加点来完成了

对他们来讲 GDP 保五 GDP 实质性稳住是中国可能最重要的经济信号如果 GDP 信号崩了的话中国经济可能会有更大的问题包括人们对于市场信心啊外资啊都有问题所以说现在我们对于这个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啊还是在走这个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这一点那人有多大胆呢就要看博弈信号在他们看来这个核心博弈信号就是 GDP 增长

就他们看执政的合法性啊中国经济的核心信号就是 GDP 增长如果没有哪个智囊能够拿出一个比 GDP 增长更好的单向数据指标就像动态清零一样病例清零就是一个最典型的单向明确指数的博弈信号就我们这个党就是就什么粗暴我不得不说就什么粗暴就信这种单个指数的博弈信号所以如果不能提出一个新博弈信号我估计他们会卡在 GDP 问题上卡很多年

会卡很多年这有人说增加中低收入这里不是请注意这不是低收入群体最近是中低收入群体不止低收入群体说增加是政治正确说已经说明了不养懒汉我有时候会觉得

就不养懒汉这种话是这样的就是我党这个元首啊包括各种各样的人员在各种不同的场合说过各种各样的话就是他当然说过不养懒汉他在很多地方其实也说过要增加人民群众收入这话肯定有的就各种话都有就不养懒汉这个话特别难听而且也特别不好听但我说实话我有时候也觉得也不用纠结于他这句话每次都拿这句话来揶揄他一下我认为到

到关键时候他们妥协给居民涨工资这是几乎是一定的事情你看这次不是也讲了吗而且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在里面是就是优先级相对很高的一个相当高的一个话就是有多高呢我给大家讲了这个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有多高

就是会议确定的工作方向就是来讲明年要怎么做第一句话就是这个一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提振消费是两心投资效益是两重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好第一句话这是目标怎么实现目标呢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这个行动的第一点是什么呢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

也就是说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天字第一号目标的天字第一号手段

就其他的还在后面所以说这个是就是这个的位置摆的还是很靠前的虽然我认为他给的钱太少太少了但至少位置是很靠前的所以我也认为也不一定要卡住那句话了这里有一个听床师我不说这个同学是听床师啊就是听床师气质的评论说没有宝物以外的这个理论根基是网上盛传王沪宁要出事的原因吗我没有看到王沪宁要出事啊

而且我也不认为王沪宁真的有这么大的作用说实话我觉得我们可能高估了我们这么实用主义的一个政党王沪宁那套到底能起多大作用我觉得高估了王沪宁同志的价值怎么没提就业提就业了怎么会没提就业肯定提就业了就是就业首先就业是提到最后一点提了就业这次一共有八大点第一大点是提振消费第九点是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你们就提到了

重点行业城乡基层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落实好产业就业等帮扶政策讲就业但就业的优先低非常低而且我们讲了他一共有八点嘛面面俱到但我们应该关心什么呢我们应该只关心增量政策

因为他这八点一定是中国经济的所有地方都是一个全级逻辑学院都讲了提就业了但是问题是政府怎么保就业呢对吧他总不能再扩大财政供养人群吧所以就业还是要靠内需保啊所以提就业了但我们今天这期节目我们只讲增量政策因为只有增量政策是有意义的

OK 大概就这样就如果有别的这个关于这个文件的事项和其他值得解读的我们可能之后还会再做节目今天的就是第一时间点就昨天晚上刚出我昨天熬到两点过熬到两点半就是我们今天在第一时间点来对这个项目的这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本的方向来做一个说法所以我对这个的结论就是消极保五还未面对真正问题

非常感谢大家的时间加根也是一个非常愉快的事情那么我们就下周一再见大家记得感谢相信也感谢分享的相信那我们下周一再见祝大家今天生活愉快也祝大家周末愉快好我们本期透明差事直播到这里结束

透明茶史是世界苦茶每日新闻的衍生节目和世界苦茶 YouTube 视频节目形成高低的搭配世界苦茶是新闻信息透明茶史是新闻的进阶分析 YouTube 审时主茶节目是历史和政治学的分析欢迎同时接受这三个服务世界苦茶可以订阅 newsletter 或者在 Twitter 和 Discord 查看

透明茶使在 podcast 和 youtube 分别有音频和视频版本的回放省时煮茶在 youtube 搜索世界苦茶可以看到所有这些在 show note 都可以找到链接我提供的所有服务都采取全免费模式也希望可以赞助我的创作在 patreon 赞助链接也在 show note 可以看到感谢你的收听和对我的支持我们下期透明茶使再见大家觉得感觉相信也感觉分享你的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