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Roadside系列将聊聊我们所生活的上海,去到那些熟悉又陌生的石库门里弄,它曾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存在。作为上海独有的“场所”,石库门有着中西融合的建筑风格和家长里短的弄堂文化,成为了上海记忆的具象化和空间化的象征。
我们跟着从小生长在上海老城厢腹地的独孤岛主,以曾经的南市区光启南路为起点,开始了一趟交织于新旧里弄间的城市考古。当我们走在渐渐消失的海上旧梦里,突然有一种看不见的乡愁,也仿佛依稀听到叫卖声一直唱着进来,直达弄底,又一直唱着回去,走出弄外。
上海开埠为石库门的诞生提供了契机,这一上海独有的建筑形式随着时代、地方风俗、科学技术和审美的变迁,逐渐演化出万花百态,雕刻着属于上个世纪的DIY精神。
在石库门建筑整体结构中,有一种颇具艺术原创性格的架构——亭子间。现代文学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弄堂邻居们,都是亭子间的常客。
虽然大部分旧式里弄都已是废墟或无迹可寻,但仍有一些修旧如旧的石库门新风景。我们也聊了聊百年张园在当代如何有机焕新,曾经的“海上第一名园”,而今的“里弄建筑博物馆”,着实带来了些许惊喜。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城市考古故事,也希望生活在上海的你或是来沪旅行的你,也可以逛逛石库门里弄,记录下那些正在消逝的文明。